楊國平
【摘 要】縱觀我國語文教育歷程,語法教學一直沒有受到太多的重視。有的教師認為,語文語法不需要系統(tǒng)的教,而應該讓學生通過大量閱讀從中自行體悟,有的教師認為,只要教會學生一些必要的語法知識就足夠了,因此在教學中經(jīng)常講語法教學“簡化”。然而語法教學其實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初中階段的語文語法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正確的理解和運用我國的語言文字,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為此,筆者針對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語法教學的策略進行探討,并發(fā)表一些看法。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初中語文;語法教學;策略
任何一門語言都有其特定的語法,通過對語法的學習我們能夠更高效的學習這門語言,而語文作為我國漢語文化的傳承,應該加強學生對語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讓學生熟練的掌握語文語法知識,讓他們在日后更好的弘揚我國的語言文字文化[1]。
一、初中語文語法教學的現(xiàn)狀
現(xiàn)今初中語文的語法教學不容樂觀,教師往往不重視甚至是忽視語文語法教學,學生對語文語法的掌握程度不高,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有很多種。首先,應試教育對我國語文教師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使語文教師注重對學生進行考試題型的講解,更多的對學生講解生字生詞,并要求學生誦讀大量的文章,以此提高學生的詞匯量以及閱讀理解能力,確保學生能在考試中取得令人滿意的語文成績,但是,這種做法卻減少了學生學習語文語法的機會。其次,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化,教育部出臺了《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其中明確指出:“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可以引導學生隨文學習必要的語法和修飾知識,但不必進行系統(tǒng)、集中的語法修辭知識教學。”這就使眾多語文教師產(chǎn)生了誤解,并開始淡化語文語法教學,有的甚至直接將語法教學這一部分省略[2]。為此,初中語文語法教學必須進行一次徹底的改革,教師們應該正確的認識到語文語法教學的重要性,讓學生掌握語法知識,這樣才能使學生具備更高的語文素養(yǎng)。
二、初中語文中語法教學的必要性
“聽”“說”“讀”“寫”是提高語文水平的四種重要途徑,一直以來,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也在這四個方面不斷的對學生進行相應的訓練,但是,他們卻沒有將這四個方面綜合的動態(tài)的聯(lián)系到一起,而是將其孤立的逐一分開,因此,學生學到的語文知識和掌握的語文能力也比較片面,這就是為什么有的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較強,而寫作能力卻相對較弱的原因[3]。
三、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語法教學的方法策略
1.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
語文語法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掌握和使用我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只有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正確的進行語文語法教學,才能使學生在各種語文活動中更好的解決“聽”“說”“讀”“寫”方面的語文任務。為此,教師可以遵循“精要”“易懂”“實用”這三個原則進行語文語法教學,“精要”是指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語文語法知識講解,以滿足學生學習語文的需要為基準,但不可誤認為是語法知識越少越好?!耙锥笔侵附處熢诮虒W過程中應該盡量讓學生更容易掌握和理解語法知識,不必系統(tǒng)的向?qū)W生講授語法知識,但要由淺入深通俗的講解語法的概念及應用原則。“實用”是指,教師盡量講解常用的語法知識,以此提高學生語法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
2.靜態(tài)的語法教學和動態(tài)的語法教學相結合
語法教學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靜態(tài)的語法教學,另一種是動態(tài)的語法教學。所謂靜態(tài)的語法教學,主要是教會學生分析語言結構、語法結構。這些語言語法都是沒有進入交際活動的語言,處于“靜”的狀態(tài)。而動態(tài)語法教學,則是教會學生分析語言結構的使用和功能、語言環(huán)境對語言結構的制約,而這時的語言語法處于“動”的狀態(tài)。教師應該做到“動靜結合”,將二者有機的聯(lián)系在一起,并以動態(tài)的語法教學為主,確保學生能夠在實際的語言環(huán)境中徹底的提高語法能力。
3.語法教學與閱讀教學相結合
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有很大一部分比重,所以教師可以將語法教學與閱讀教學相互結合,在講解語文教材內(nèi)的閱讀文章時,挑出文章中含有特別語法的句子,讓學生了解并掌握如何運用。這樣不但能增加學生的語法知識,也能使學生對文章中的個別段落或語句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使學生更加高效的完成學習任務。
4.語法教學與寫作教學相結合
除了在閱讀教學中滲透語法教學外,也可在寫作教學中滲透語法教學。寫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應出一個人的語文功底,能使教師更好的了解學生的語法運用能力,從而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糾正學生的錯誤,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創(chuàng)作出更優(yōu)秀的寫作作品。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語文語法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為此,教師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并采用正確的方法,全面的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使學生能夠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鄒正華.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語法教學的策略[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12):23-23.
[2]賈興美.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語法教學之我見[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29):108-108.
[3]伍歡.淺論新課程背景下的中學語文語法教學[J].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2013(8):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