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義在脊髓損傷患者護理管理中的有效性分析*
呂惠茹,郭曉英,李珂,陳靜,袁翠翠,賀西京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骨科,陜西西安710004,yishu0536@163.com)
摘要〔〕目的探討人本主義理念在脊髓損傷患者護理管理中的有效性。方法選擇2011年1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脊髓損傷患者11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6例),對比兩組護理效果。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護理管理,觀察組將人本主義護理管理理念貫穿于常規(guī)護理管理中。結果健康教育知識知曉率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調查兩組間有統(tǒng)計學差異,抑郁水平低于對照組。結論在脊髓損傷患者的護理管理中應用人本主義護理理念效果良好,不僅提高了護理效果,而且患者的滿意度明顯提高,促進了患者的心理適應性。
關鍵詞〔〕人本主義;脊髓損傷;護理管理;有效性分析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
中圖分類號〔〕R47〔
收稿日期〔2015-04-62〕
Efficiency Analysis of Humanism in Nursing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LYUHuiru,GUOXiaoying,LIKe,CHENJing,YUANCuicui,HEXijing
(DepartmentofOrthopaedics,theSecondAffiliatedHospitalofMedicalSchoolofXi′anJiaotongUniversity,
Xi′an710004,China,E-mail:yishu0536@163.com)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humanism concept i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care.Methods:Choose between January 2011 and February 2011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112 cases of spinal cord injury patients,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56 cases), compared two groups of nursing effect.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observation group will humanistic nursing management idea runs through in the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Results:Aware of knowledge about health education group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satisfaction survey in nurs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epression level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s: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in the application of humanistic nursing concept effect is good, not on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the nursing, and obviously improve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promote the patient′s psychological adaptability.
Key words:Humanism; Spinal Cord Injury; Nursing Management; Efficiency Analysis
脊髓損傷(spinal cord injury)是指由外傷或疾病等因素引起的脊髓結構和功能的損害,導致?lián)p傷平面以下感覺、運動、自主神經功能障礙。脊髓損傷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而且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的負擔。國內外的研究表明,56%的脊髓損傷患者患過泌尿系感染,28%的患者患有壓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為96.5%,死亡率為16.78%。[1-2]二次住院率較正常人高2.6倍,[3]較高的精神疾病患病率和自殺率,以及較低的生活滿意度和自我價值感。[4-5]幸運的是,患者的生活滿意度在接受康復治療后有所提升。[6]此外,建立穩(wěn)定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尤其是來自醫(yī)護人員的支持和家庭成員的支持,對于患者的生理康復和心理調節(jié)有著積極的作用。[7]
美國心理學家C.R.羅杰斯創(chuàng)建了以人為本的心理治療取向,強調人的自主性,認為醫(yī)生對患者的無條件關懷、移情理解和積極誘導能夠促使患者消除心理障礙。人本主義治療遵從三個基本原則:真誠一致、無條件關懷與同理心。[8]我們針對脊髓損傷患者的特征和需求,提倡人本主義的護理理念,對他們從生理、心理、疾病治療、家庭及社會的安慰和支持進行多層次、個性化、全方位的護理管理,以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F(xiàn)將經驗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治療的脊髓損傷患者112例,診斷符合脊髓損傷神經學分類國際標準(2011年修訂),[9]年齡18~79歲,平均為(44.2±2.8)歲。男性68例,女性44例。按損傷部位分,頸髓損傷36例,胸髓損傷19例,腰髓損傷57例。按損傷類型分,完全性脊髓損傷28例,不完全性脊髓損傷84例。除1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療外,其余患者均采用手術治療,手術方式為脊髓減壓、復位、內固定術。
1.2護理方法
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的脊髓損傷類型、性別、年齡、治療方法、病程長短等資料差別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做好患者的新入院護理、圍手術期護理、功能訓練指導及出院指導等各項常規(guī)的治療及護理工作。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模式的基礎上,應用人本主義護理理念,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開展護理工作。①關注患者情緒變化。②健康教育管理。③功能訓練管理。④并發(fā)癥的預防。⑤家庭及社會支持。⑥溫馨的出院指導。
1.3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2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組脊髓損傷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曉情況
表1 兩組脊髓損傷患者健康教育知識知曉率對比
χ2=16.700,P=0.024
根據脊髓損傷疾病特點,自行設計健康教育知曉率調查表,內容包括疾病相關知識、常見并發(fā)癥的自我預防知識、功能訓練方法、日常行為及飲食注意事項、遵醫(yī)行為改變等,由主管護士在患者出院前進行問卷調查,并對調查結果進行匯總,同時主管護士也進一步了解了患者對相關健康教育知識的掌握情況,有針對性的加強指導,有利于患者的康復。本組調查結果顯示,對照組有11人未能完全掌握健康教育相關知識,優(yōu)良率僅為80.3%,而觀察組有2人未能完全掌握,優(yōu)良率為96.4%,兩組脊髓損傷患者健康教育知曉率有明顯差異(P<0.05)。
2.3兩組脊髓損傷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
表2 兩組脊髓損傷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對比
χ2=14.482,P=0.0172
采用我院住院患者滿意度調查表,出院前由患者或其家屬填寫,內容包括住院環(huán)境、病房設施的使用、醫(yī)護人員服務態(tài)度、用藥指導、功能訓練宣教以及是否能耐心解答患者疑問等。本組調查結果,對照組有9位被調查者對本次住院過程不滿意,滿意度僅為83.9%,而觀察組無不滿意患者,滿意度為100.0%,兩組脊髓損傷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有明顯差異(P<0.05)。
2.5兩組脊髓損傷患者的抑郁水平測試
表3 兩組脊髓損傷患者的抑郁水平對比
χ2=23.931,P=0.01
采用Zung氏抑郁自評量表(SDS),[14]是目前精神醫(yī)學界最常用的抑郁自測量表之一,使用簡便。量表有20個題目,分別反映出抑郁心情、身體癥狀、精神運動行為及心理方面的癥狀體驗,能相當直觀地反映抑郁患者的主觀感受。由患者根據自己過去一周內自身的情況作答,并按照表中分值計算出總分,將總分乘以1.25后為最后得分,最后得分在50以下為正常,50~59分提示輕度抑郁,60~69分提示中度抑郁,70分以上提示重度抑郁。本組調查中,對照組有13例調查對象表現(xiàn)有嚴重抑郁癥狀,18例有輕度抑郁癥狀, 25例正常。而觀察組中, 3例患者出現(xiàn)嚴重抑郁癥狀,9例有輕度抑郁癥狀,44例正常。兩組脊髓損傷患者的抑郁水平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此評定量表可幫助診斷是否有抑郁癥狀及抑郁程度的輕重,但不能用來判斷抑郁的性質,因此,對本組調查中出現(xiàn)的抑郁癥狀患者,及時請心理精神科專家會診,進行詳細地檢查、診斷及治療,使患者的癥狀逐步得到緩解。
3討論
人本主義護理理念是以患者為中心,相信患者的自主性和內在優(yōu)勢,結合患者的特征,為患者提供全程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在不違反原則的前提下,無條件關注患者的需求。
3.1人本主義護理促進了脊髓損傷患者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和功能訓練管理對脊髓損傷患者非常重要,直接影響患者的愈后及生活質量。不只是護士的床頭講解,更重要的是患者及家屬的理解和掌握。進行健康教育時,首先要注意時機的選擇,重視調動患者的主動參與意識,應用人本主義理念,充分理解患者的感受,取得患者的信任與配合。其次形式要多樣化,通過講解、動作示范、宣傳手冊及圖片等形式,使患者易理解、易接受,逐步掌握功能訓練的方法,學會預防并發(fā)癥的措施。從兩組患者健康教育知識知曉率來看,對照組優(yōu)良率僅為80.3%,而觀察組優(yōu)良率為96.4%,兩組患者健康教育知曉率有明顯差異。健康教育增加了患者疾病的相關知識,減輕了患者對疾病的恐懼感,增強了患者面對疾病的信心和勇氣,有利于疾病的治療和出院后的適應。健康教育知識的一對一、個性化宣教,有利于患者及家屬的學習與掌握。
3.2人本主義護理極大改善了患者及家屬滿意度
在本組研究的病例中,從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上來看,對照組滿意度為83.9%,而觀察組無不滿意患者,滿意度為100.0%,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存在明顯差異。護理工作中人本主義理念的運用,拉近了護患之間的關系,提高了患者對護士的信任度和滿意度,促使患者更主動、積極地進行治療與康復。
3.3人本主義護理減少了患者的抑郁情緒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中有13例患者出現(xiàn)嚴重抑郁癥狀,而觀察組通過人本主義理念干預,僅有3例出現(xiàn)嚴重抑郁癥狀,我們及時請心理精神科醫(yī)生會診。通過心理醫(yī)師及時的心理誘導、干預和治療,患者的抑郁癥狀都得到了恢復。護士無條件的關注和同理心,降低了患者產生抑郁癥的風險。同時,來自家庭、病友和社會的支持也消除了患者獨自面對脊髓損傷的孤獨和無助感,進一步降低了抑郁癥的產生。因此,在護理脊髓損傷患者時,要重視患者的心理變化,醫(yī)護人員要關注、關愛患者,理解、尊重患者,要有換位思考意識,充分理解患者的感受,與患者間建立溝通的橋梁,減輕患者因脊髓損傷后機體的部分功能障礙所產生的負性情緒,并促使患者將自身的抑郁情緒釋放出來,減輕心理壓力,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與康復。
參考文獻〔〕
[1]Zahra Khazaeipour, Abbas Norouzi-Javidan, Mahboobeh Kaveh, et al. Psychosocial outcomes following spinal cord injury in Iran[J].The Journal of Spinal Cord Medicine,2014, 37(3): 338-345.
[2]陳銀海,劉敏,何井華.脊髓損傷患者流行病學調查脊髓損傷患者流行病學調查[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1,27(6):1032-1034.
[3]Barclay L, McDonald R, Lentin P. Social and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following spinal cord injury: a critical review[J].Int J Rehabil Res, 2015, 38(1):1-19.
[4]何予工,何宗穎. 心理康復對脊髓損傷患者抑郁癥狀、睡眠質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13,35(4):300-302.
[5]Post MWM, Van Leeuwen CMCV. Psychosocial issues in spinal cord injury: a review[J].Spinal Cord,2012,50(5):382-389.
[6]van Koppenhagen CF, Post MW, vander Woude LH, et al. Recovery of life satisfaction in person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during inpatient rehabilitation[J].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2009, 88(11):887-895.
[7]Müller R, Peter C, Cieza A, et al. The role of social support and social skills in people with spinal cord injury—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Spinal Cord, 2012,50(2):94-106.
[8]唐淑云,吳永勝.羅杰斯人本主義心理學述介[J].哲學動態(tài),2000,(9):31-34.
[9]美國脊髓操作協(xié)會,國際脊髓操作學會.脊髓損傷神經學分類國際標準(2011年修訂)[J].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1,17(10):963-970.
〔修回日期2015-06-24〕
〔編輯曹歡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