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微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第一中學
構建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價值性研究
李 微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第一中學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高中語文教育在突出工具性的同時彰顯出人文性的要求越來越迫切。而在教學的過程中如何構建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價值性則是擺在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筆者為此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對此進行了一定的探究工作。
高中語文;人文價值性
學科性質(zhì)決定了學科發(fā)展的方向,如果定位不準則會影響學科的發(fā)展,甚至會對學生學習的方向產(chǎn)生一定的誤導,高中語文的教學就是如此。一直以來,高中語文的教學目標都是強調(diào)其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但是在現(xiàn)在的高考制度之下,高中語文的人文性缺失非常嚴重。筆者認為高中語文教師應該根據(jù)新課改的要求,采取各種有效的策略來構建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價值性。
1、人文精神培養(yǎng)的必要性
在人的成長過程中,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這種精神是一個人素質(zhì)的綜合性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個人品性的重要指標,對于學生而言其也是衡量其品格的重要指標。
2、語文教育的特殊性所在
高中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都是充滿人文關懷以及內(nèi)涵豐富的作品,在高中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不自覺的受其影響,最終提升自身的品格。
3、現(xiàn)今語文人文的缺失性
構建構建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價值性的一個重要原因也在于當今我國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人文性的缺失。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更多的傳授是應試的知識點與技巧,而學生受其影響只是機械的記憶,完成知識的儲備,這樣就不能體會到教材編著過程所蘊含的人文精神。
1、以學生為主體,在學習過程中蘊含人文性
新課改對于學習的主體進行了很明確的說明,即高中語文學習的主體就是學生。為此,在教學設計上必須以學生作為授課的主體,在教學內(nèi)容的選取上必須選取那些貼近學生生活的有效的文化作品。在此過程中,還應該想辦法在授課的過程中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此同時一定要在教學的過程中滲透人文性的關懷。針對這一點,筆者認為在實際執(zhí)行的過程中,可以有多種辦法,首先在教學內(nèi)容的選取上必須選取貼近學生與充滿人文色彩的作品;其次,針對學生要將多種教學方式結合,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學生在激發(fā)興趣的過程中,也應該抓住學生的心理,每周可以選擇一名學生,讓他來分享自己的學習感悟,然后對其進行一定的表彰,從而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從學習中得到認可,這樣他們在高中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就能夠享受學習,自己更多的自發(fā)去感悟?qū)W習過程中所滲透的人文色彩。
2、提升課堂效率,適當?shù)丶尤胝n外閱讀
高中生的學業(yè)比較緊張,而且還要兼顧其他學科,尤其是大部分學生就將學業(yè)的重心放在了那些丟分比較多的科目上,很少有學生會在意高中語文所包含的人文精神。這就需要高中語文教學充分利用每一節(jié)課的時候,去充分展示出教材中所包含的人文色彩。高中語文教材中所涉及的很多文章本身就包含了豐富的人文精神,無論是歷史故事、散文,還是名人傳記等,作者在所創(chuàng)造出的文章不只語言凝練,而且包含著豐富的思想內(nèi)涵,每一句話都滲透著人文精神。為此,教師要帶領學生去充分的挖掘,細心的體會。同時要高度重視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沒有一定的閱讀功底是很難說得上具備人文精神的。對此,筆者認為教師可以號召學生每周讀一篇文章,抄寫自己認為的好詞好句,然后在寫出自己閱讀完后的心得體會,這樣堅持下來,學生不知不覺中就能夠提升對于文章的鑒賞能力,最終培養(yǎng)起一定的人文素養(yǎng)。
3、舉辦多種活動,使語文教學更加有趣
語文學習是一項有意思的活動,例如之前所說的進行課外閱讀的主要任務就是為了擴展學生的閱讀量,使他們享受閱讀的過程,培養(yǎng)其人文精神。為此,在基本培養(yǎng)了學生語文素養(yǎng)以后,教師要舉行一定的活動,來展示每一個學生學習的成果,進而激勵他們更多的去學習。為此,筆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筆者創(chuàng)立了以下的活動:
(1)舉行讀書會,故事會等。讓學生將自己一定階段所讀到的故事在好友之間分享,從而達到交流讀書感悟與經(jīng)驗的效果。
(2)開展讀書征文活動。讓學生針對自己所讀的內(nèi)容,自愿進行一定的創(chuàng)作,從而使學生將作者所傳達的東西用自己的筆傳達出來,這樣就能進一步深化對于作品的印象與感悟。
4、尊重學生觀點,進行平等和諧的交流
高中語文課堂的授課主體是的學生,因此在進行培養(yǎng)其人文精神的時候,在維持教學主線的情況下更多的要讓學生學會自己去探究知識,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讓的學生去學會應用,而在綜合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如何交流對于學生是很重要的。因此在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和學生的平等交流,去真正明白學生的需求。在交流的時候要注意平等交流,不要總想著凌駕于學生之上。當學生們說出自身的想法的時候,作為教師應該充分尊重他們的意見與觀點,與他們進行平等有效的交流,從而使學生更好的完成學習的過程。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對于學生進行了人文的關懷,從教師人文性的表現(xiàn)去影響學生,這種言傳身教的教學方式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人文精神。
5、建立評價標準,更好的完成學習計劃
在高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會給學生發(fā)布一定的學習任務與對于學生一段時間學習的成果進行一定的評定。而在新課改以后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機械重復的任務與以分數(shù)為本的評價體系,筆者認為在實際評價學生的過程中,并不只以學生所取得的書面上的成績?yōu)橹?,而應應該更多的側重于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評價。應該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與需求,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使整個初中語文的教學體系能夠真正服務每一個學生的成長,使每一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構建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價值性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應該從教師自身以及教學方法上進行一定的改革,將課堂還給學生,充分尊重他們發(fā)展的需求與主體地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入適當課外閱讀,舉辦多樣活動,還要尊重學生的觀點,建立一定恰當?shù)脑u價標準,從而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這樣就能真正的實現(xiàn)構建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價值性的目標。
[1]宋瑤.淺析積累與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課外語文.2016(09)
[2]史海英.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J].學周刊.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