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華
【摘 要】小學精讀課文是閱讀教學的主體,依據(jù)《課標》要求,準確把握精讀課文的導讀策略,實施有效的教學方法,是提高閱讀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小學;精讀;策略
精讀課文,是教材的主體,指導學生學好精讀課文,對學習略讀課文、選讀課有著引領、遷移作用。據(jù)統(tǒng)計小學一至六年級教材有精讀課文255篇,占教材總數(shù)的61.44﹪,略讀98篇,選讀62篇。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對各學段的精讀教學提出了具體要求,教學中如何實施有效的導讀策略,是達到閱讀目標、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一、精讀課文 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精讀課文教學,要重視對文章的總體感受和文章精髓的把握,對語言的積累和寫法的借鑒;要從整篇課文入手,引導學生自讀自悟、整體感知;要重視識字、寫字,在低年級教學中落實課標提出的以識字寫字為重點,中高年級也要把識字、寫字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整體感知,要堅決摒棄對語言文字進行繁瑣的內容分析。如六年級上冊《少年閏土》這篇課文,課文一開始,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是閏土看瓜刺猹的場面,讀了這段文字,少年閏土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海里。在朗讀中,抓住對閏土外貌、語言、動作描寫,體會閏土的人物特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我”的思想感情的變化,初步認識魯迅。在整體感悟的基礎上,聯(lián)系全文,抓住少量重點、難點、精彩的句段,引導學生理解、揣摩、內化、吸收,在學習語言、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的同時,不斷提高學生分析概括和品味積累的能力,是指導學生學習這篇課文的要點。
二、讀中學寫 培養(yǎng)學生分析概括能力
對于一篇課文,只有整體把握是不夠的。要在提高學生對課文的閱讀理解能力方面下功夫,詞匯積累、句意整合、歸納概括、情感體會、評價賞析、綜合運用等方面分層訓練,逐步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因此,閱讀教學要在結合語言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分析概括能力,逐漸發(fā)現(xiàn)、習得一些語言規(guī)律和表達方法?!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要“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如二年級上冊《清澈的湖水》,課文中兩次寫小潔“緊緊攥著紙面包”,指導學生在讀中從這兒體會到什么?中年級要“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比缛昙壣蟽浴兑淮纬晒Φ膶嶒灐罚ㄟ^閱讀,理清文章主要內容:實驗說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贊揚有了危險先為別人著想的高尚品質。高年級能“在閱讀中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蔽迥昙壣蟽浴独茄郎轿鍓咽俊氛n后第2題:默讀課文,想想課文的敘述順序,并填空。接受任務——(誘敵上山)——(引上絕路)——(頂峰殺敵)——跳下懸崖。此題既理清了作者的表達順序,又讓學生學習了作者按照事情發(fā)展順序記敘的方法,同時,五壯士熱愛祖國、仇恨敵人的思想感情得到升華。
精讀課文教學要重視引導借鑒,從讀學寫,加強讀寫訓練。由詞句到語段到篇章,不僅要抓理解,更要抓表達。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課文表達的特點、閃光點,鼓勵他們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中遷移、運用。這是閱讀教學的任務,也是閱讀教學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三、精讀課文引路 落實略讀實踐活動
在精讀課文教學中要重視對語言的積累和寫法的借鑒。通過對每篇精讀課文的學習,引導學生在略讀課文實踐中運用。四年級上冊第四組精讀課文《貓》和略讀課文《母雞》,都表達了作者老舍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但寫法完全不同。通過學習《貓》,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了解課文,文章從哪幾個方面具體表現(xiàn)貓的性格古怪,感受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體會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學習作者用具體事例表現(xiàn)動物特點的描寫方法。如寫貓的性格古怪和淘氣可愛,由兩部分構成,并以“小貓滿月的時候更可愛”為過渡句,將前后兩部分緊密地聯(lián)系在了一起。
讓學生略讀《母雞》這篇課文時,根據(jù)課前的閱讀提示:“看看他寫的母雞又是怎樣的;再比較一下,兩篇文章的寫法各有什么特點?!弊x后思考、討論、交流,同樣是寫動物的文章在表達情感上的異同,體會作者對母親的崇敬及贊頌。學生通過與《貓》進行比較閱讀,一是感受作者在表現(xiàn)動物特點和表達情感上的方法;二是通過讀《母雞》這篇文章,體會作者對母親的崇敬以及對母愛的贊頌;三是在寫動物特點時,兩篇文章作者善于用總分段式。寫《貓》時,先寫“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再具體寫它的表現(xiàn);寫《母雞》時,先寫“我一向討厭母雞”,再寫它令人生厭的三個方面;這種寫法利于學生學習掌握,在習作時借鑒運用。
在精讀課文教學中,只要從語言文字入手,把握文本內容,體會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的情感態(tài)度;關注語言形式,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指導學生在精讀課文中掌握的學習方法,去自主學習略讀課文、選讀課文,是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和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的有效導讀。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崔巒.小學語文教學.崔巒老師談課改[J].太原:山西教育報刊社,2004入年增刊
[3]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