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力(遼寧對外經貿學院,遼寧 大連 116052)
基于禮貌策略的“てくれる”句和“てもらう”句的對比分析
郭力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遼寧大連116052)
日本人喜歡使用授受表達,尤其喜歡使用“てくれる”句和“てもらう”句來表達自己接受恩惠的感激之情。因為授受表達“てくれる”句和“てもらう”句都包含他人的動作給自己帶來恩惠的基本意義,所以在日常應用中經常使學習者產生混淆。本文以B&L禮貌策略為理論基礎,從構成·意義、應用場合及對人際關系調節(jié)作用等方面對“てくれる”句和“てもらう”句進行對比分析,以期對提高日語學習者語用能力起到推動作用。
禮貌策略;“てくれる”句;“てもらう”句;對比
B&L(Brown和Levinson:1987)提出了對語用學研究具有重要影響的禮貌策略。他們認為人們在交流過程中,為了滿足面子而采取的理性行為即是“禮貌”[1]134-168。禮貌策略的最顯著的特征就是“面子”理論的應用。
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都要與周圍的人產生聯(lián)系,在與他人的聯(lián)系過程中,與他人的人際關系和公共自我形象即是所說的“面子”?!懊孀印卑▋煞N:積極面子和消極面子。積極面子是說話者為了滿足對方想被認為友好的愿望而采取的禮貌策略;消極面子是說話者為了滿足對方不想被強迫、不想被限制自由的愿望而采取的禮貌策略。
例1「さあ、入って?!?/p>
例2「もしよろしければ、どうぞお入りください?!?/p>
例1表示積極面子,滿足了對方希望友好、不被疏遠的愿望;例2表示消極面子,滿足了對方不被強迫、不被干涉的愿望。
在交流中,說話者和聽話者雙方都在盡力維護對方的面子和保全自己的面子,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威脅面子的行為。為了保全雙方的面子,B&L(1987)提出了積極禮貌對策(PP)和消極禮貌對策(NP)。
積極禮貌對策(PP)是使聽話者自尊心得到滿足,使其心情愉悅,滿足對方積極面子需求的禮貌策略。PP包括15種具體策略,如:贊美、關心、玩笑等。消極禮貌對策(NP)是為了不傷害聽話者的自尊心,不增加對方心理負擔,不侵犯對方的領域,滿足對方消極面子需求的禮貌策略。消極禮貌對策(NP)包括10種具體策略,如:表達敬意、轉換立場等。
“てくれる”句和“てもらう”句是日本人喜歡使用的表達方式,主要原因之一是這兩個句式在維護聽話者面子和保全說話者自己面子方面發(fā)揮了作用。如:“てくれる”句用來贊美對方對自己的好意,從而拉近雙方的距離;“てもらう”句通過轉換立場滿足了聽話者的消極面子需求。由此可見,語用論的禮貌策略在分析授受表達的對人際關系調節(jié)作用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本部分將從構成要素和基本意義兩個方面對“てくれる”句和“てもらう”句進行對比分析。
(一)構成要素的對比
1.“てくれる”句的構成要素
(1)基本結構?!挨皮欷搿本涞幕窘Y構可以表達為:
Aは(が)Bに~てくれる/てくださる
這一表達中,當A為B的朋友、親人或同輩時,用“てくれる”表達;當A的地位高于B時,用“てくださる”表達。
(2)構成要素。從基本結構可知,“てくれる”句的構成要素為行為的給予者A、接受者B和動作行為。行為的給予者A作主語,視點在接受者B“我或我方人”。恩惠的方向是由外向內移動。
2.“てもらう”句的構成要素
(1)基本結構?!挨皮猡椁Α本涞幕窘Y構可以表達為:
Aは(が)Bに~てもらう/ていただく
這一表達中,當B為A的朋友、親人或同輩時,用“てもらう”表達;當B的地位高于A時,用“ていただく”表達。
(2)構成要素。從基本結構可知,“てもらう”句的構成要素為行為的給予者B、接受者A和動作行為。行為的接受者A作主語,視點在接受者A。恩惠的方向也是由外向內移動。
3.兩者的比較
(1)相同點。“てくれる”句和“てもらう”句的基本結構均可表示為:Aは(が)Bに~てくれる(てもらう)/てくださる(ていただく)。兩者均由行為的給予者、接受者和動作行為三大要素構成。
(2)不同點。通過上述分析可知,“てくれる”句與“てもらう”句雖然具有相同的結構和構成要素,但兩個句式中主語和補語有所不同,“てくれる”句的主語為行為的給予者,后接助詞“は(が)”,補語為行為的接受者(我或我方人),后接助詞“に”;“てもらう”句的主語為行為的接受者,后接助詞 “は(が)”,補語為行為的給予者,后接助詞“に”?!挨皮欷搿本渑c“てもらう”句的視點位置都在行為的接受者上,兩者恩惠的方向一致,均為由外向內移動。
(二)基本意義的對比
1.“てくれる”句的基本意義
“てくれる”句的基本意義是表示動作主體對我或我方的人實施動作,我或我方的人接受恩惠利益。豊田(1974)指出:“てくれる”的主語是不受限制的,可以為人,也可以為自然現(xiàn)象或某種事態(tài)[2]。
例3父は(私に)チョコレートを買ってくれました。
譯:爸爸給我買了巧克力。
例4雨が降ってくれて、大助かりました。
譯:多虧老天爺下了雨,幫了大忙。
例3表示爸爸主動自愿的對說話者“我”實施了恩惠,通過“てくれる”的運用,表達了說話者對爸爸的感激之情。例4中,自然現(xiàn)象作主語,表達了說話者在內的人對大自然的感激之情。
2.“てもらう”句的基本意義
益岡(2001)將“てもらう”句分為兩類,即有事先請求的“てもらう”句和沒有事先請求的“てもらう”句[3]。有事先請求的“てもらう”句與使役態(tài)對應,被稱為使役型“てもらう”句;沒有事先請求的“てもらう”句與被動態(tài)對應,被稱為被動型“てもらう”句。
使役型“てもらう”句的基本意義是表示說話者我或我方的人請求動作主體做某事。被動型“てもらう”句表示動作主體主動發(fā)出的動作使說話者受益。
例5弟が花子に辭書を取ってもらった。
譯:弟弟讓花子拿了字典。
例6先生に踴りをほめていただくなんて。
譯:老師竟表揚了我的舞蹈。
例5中,在弟弟的請求下,花子拿來了字典,花子的行為給弟弟帶來了恩惠。例5為使役型“てもらう”句。例6中,說話者不會請求老師表揚自己,而是老師因為“我”的舞跳得好,而主動地表揚了“我”,老師的動作正是說話者所期待的。例6為被動型“てもらう”句。
3.兩者的比較
(1)相同點?!挨皮欷搿本浜汀挨皮猡椁Α本涠及瑢Ψ綖槲一蛭曳降娜藢嵤┒骰菪袨榈囊饬x。其中,“てくれる”句和被動型“てもらう”句表示他人主動發(fā)出的動作使我或我方的人受益。
(2)不同點。通過分析可知,“てくれる”句和“てもらう”句雖然都表示了動作主體對我或我方人實施了恩惠行為,但恩惠行為實施的前提有所不同?!挨皮欷搿本浔硎舅酥鲃拥?、好意地為我或我方人做某事;使役型“てもらう”句則表示我或我方的人向他人發(fā)出請求,他人接受請求,從而使我或我方的人受益。
此外,“てくれる”句的主語不受限制,可以為人,也可以為自然現(xiàn)象或某種事態(tài);而“てもらう”句的主語必須為人。
“てくれる”句和“てもらう”句是日本人喜歡使用的語言表達形式,因為這兩個表達都屬于強調受恩的形式,符合日本人“強調受恩,避免施恩”的交際原則。但在實際使用中,兩者只在第一種情況下可以互換,其他情況下應用受到限制。
(一)兩者可以互換的場合
從兩者的基本意義出發(fā),可知“てくれる”句和被動型“てもらう”句都表示他人為我或我方人實施恩惠。
例7先生は私に作文を褒めてくださいました。
譯:老師表揚了我的作文。
例8私は先生に作文を褒めていただきました。
譯:老師表揚了我的作文。
例7表示老師主動表揚了我的作文,我對老師充滿了感激之情。例8雖然運用了“てもらう”句,但從常理分析,不可能是“我”請求老師表揚我,而是老師認為我的作文寫得好,才主動表揚了我,我從而受到利益恩惠。因此,兩者表達的意義一致,可以進行互換。
(二)只能應用“てくれる”句的場合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てくれる”句和被動型“てもらう”句可以進行互換,但在以下情況下,只能使用“てくれる”句。
1.當句中沒有明確的動作主體時,只能用“てくれる”句表達
例9aやっと春が來てくれた。
例9bやっと春が來てもらった。
譯:春天終于來了。
例10aだれかが教室を掃除してくれた。
例10bだれかが教室を掃除してもらった。
譯:誰打掃了教室。
“てもらう”句要求動作主體可以為有情物,也可以為無情物,但句中一定要明確的動作主體,即使句中省略了動作主體,動作主體也是真實存在于說話者和聽話者的腦海中的。而“てくれる”句中沒有明確的動作主體也可以。因此,例9、10句中的b句為錯誤表達。
2.當前項動詞為無意志動詞時,只能用“てくれる”句表達
例11a子供が寢ていてくれたので、小説が読めた。
例11b子供が寢ていてもらったので、小説が読めた。
譯:因為孩子睡了,所以才能讀小說。
根據 “てもらう”句的基本語義可知,“てもらう”句的前項不能為無意志動詞。而“てくれる”的前項既可以為意志動詞也可以為無意志動詞。因此,例11b表達為錯誤表達。
(三)固定表達中的“てくれる”句和“てもらう”句
通過上文分析可知,“てくれる”句和 “てもらう”句雖然視點位置都在行為的接受者,但二者強調的重點有所不同。李(2006)指出:“てくれる”是評價給予者行為的“感謝表達”;“てもらう”是表達接受者立場的“道歉表達”[4]。“てくれる”句和“てもらう”句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表達形式。
1.“~てくれてありがとう”表感謝
例12この本を買ってくれてありがとう。
譯:非常感謝你給我買了這本書。
例13いつも親切にしてくださいまして、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譯:非常感謝你總是對我這么熱情。
“~てくれてありがとう”這一表達常用來表示感謝,強調對方主動發(fā)出的對自己的恩情,充分表達了說話者對對方的感激之情。這一表達不僅經常應用于會話中,還用于書信往來中。
2.“~てもらってすみません”表道歉
例14家までわざわざ送ってもらってすみません。
譯:麻煩您特意給我送到家,太不好意思了。
“~てもらってすみません”場用來表示道歉。由于“てもらう”句的本義是說話者發(fā)出請求,說話者的請求不僅威脅了對方的面子,也給對方帶來了麻煩,因此,后面常接“すみません”表示說話者對對方的歉意。
3.“~と/たら~てくれる”表繼起關系
例15タクシーを呼んだら、すぐ來てくれた。
譯:要是叫出租車的話,馬上就會來。
當前項是表示事實的“と”“たら”等條件句時,后句要用“てくれる”句表示繼起關系。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てくれる”句和被動型“てもらう”句可以進行互換;當句中沒有明確的動作主體或當前項動詞為無意志動詞時,只能用“てくれる”句表達;另外,表感謝的“~てくれてありがとう”、表道歉的“~てもらってすみません”、表繼起關系的“~と/たら~てくれる”作為固定表達,不能互換。
橋元(2001)以語用論為基礎,提出了與授受表達相關的“恩義強調原則”?!岸髁x強調原則”表示在交際過程中,說話人要通過語言強調對方施與的恩惠[5]。授受表達“てくれる”句與“てもらう”句在日常交流中,之所以受到日本人的喜愛,就是因為它們都是強調對方恩惠的表達形式,均具有潤滑人際關系的作用。下面將從對人際關系調節(jié)作用角度“てくれる”句與“てもらう”句進行對比分析。
(一)“てくれる”句與使役型“てもらう”句
“てくれる”句是他人自愿主動為說話者實施恩惠的表達,強調了對方的親切,表達了說話者的感激之情。說話者使用“てくれる”句來強調自己受到恩惠的感激之情,這一表達是滿足了聽話者積極面子需求的積極禮貌對策(PP)。
使役型“てもらう”句是“てもらう”句的典型用法,它表示說話者向行為者發(fā)出請求,行為者接受請求,為說話者實施了恩惠行為。發(fā)出請求的過程,會產生威脅對方消極面子的可能,說話者使用“てもらう”來表達是采用了B&L(1987)的滿足聽話者消極面子的消極禮貌對策(NP)。
例16a松本さんは私に日本語を教えた。
譯:松本教我日語。
例16bスミスさんは私に日本語を教えてくれた。
譯:松本教了我日語。
例16c私は松本さんに日本語を教えてもらった。
譯:我請松本教我日語。
例句16中,a句中沒有產生恩惠的意義,沒有表達出說話者的主觀情感,只是客觀敘述了松本教我日語的事實。b句中,“我”并沒有向松本發(fā)出任何請求,而是強調了松本自愿主動地教我日語。c句強調了在“我”的請求下,松本教了我日語。添加了“てもらう”的表達滿足了對方的消極面子,是禮貌的表達方式。
因此,在表示直接受益的情況下,“てくれる”句強調他人自愿主動地為說話者實施了恩惠行為,使役型“てもらう”句強調在說話者的請求下,行為者為說話者實施了恩惠行為。兩者強調的重點不同,不能互換。
(二)“てくれる”句與被動型“てもらう”句
被動型“てもらう”句是指說話者不主動發(fā)出請求,而是動作主體主動發(fā)出的動作使說話者受益,結果是說話者希望發(fā)生的。從語義上分析,兩者可以互換。
例17aうわ―はずかしい。先生に踴りをほめていただくなんて。
例17bうわ―はずかしい。先生が踴りをほめてくださるなんて。
譯:哇,太不好意思啦,老師表揚了我的舞蹈。
以上兩句都可以翻譯成相同的漢語意思。但兩種表達的側重點有所不同,“てくれる”通過強調對方的親切,從而滿足聽話者的積極面子需求,采取了積極禮貌對策 (PP);“てもらう”通過強調自己受恩,從而滿足聽話者的消極面子需求,采取了消極禮貌對策(NP)。
(三)“てくれる”句和“てもらう”句中的“場”
“てくれる”句和“てもらう”句都具有表示“場”的功能,這一功能是指說話者與所處的“場”的關系。這類表達中,動作主體(恩惠給予者)并不明確,說話者和聽話者之間可以是同一立場的,也可以是相對立場的。
1.“てくれる”句中的共同立場
“共同的立場”是指說話者和聽話者形成共同的立場,間接受到行為者的恩惠?!挨皮欷搿本浔磉_共同的立場時,強調了說話者和聽話者的立場共同性,產生“我們的意識”。這一表達滿足了聽話者的積極面子需求,采取了積極禮貌對策(PP),有效縮短了說話者和聽話者的距離。
例18みなさん、今日はこの方が話してくださいます。
譯:今天由這位給我們演講。
例句18是主持人對聽眾說的話,本來主持人和聽眾屬于不同的立場,但通過使用“てくれる”,表現(xiàn)了主持人將自己與聽眾放在同一立場的意識。強調了說話者和聽話者的立場共同性,產生 “我們的意識”。也就是說接下來,主持人要與聽眾站在同一立場,共同聆聽專家的演講,“場”中的所有聽眾因為專家的演講而受到恩惠。
2.“てもらう”句中的相對立場
“てもらう”句表達立場的用法時,常用“~ていただく”的形式表示相對的立場。通過應用“~ていただく”,說話者向聽話者表達了敬意,疏遠了與對方的距離,滿足了聽話者的消極面子需求,采取了消極禮貌對策(NP)。
例19では、お先に失禮します。明日は休ませていただきますが、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
譯:那么,先告辭了。明天我休息,就拜托大家了。
說話者將公司看成自己和同事共同擁有的“場”,自己明天因為某些原因要休息,但其他同事明天并不休息,說話者通過“てもらう”句的使用,表明了自己與不休息的同事站在對立的立場上。這一表達中,說話者并沒有因為聽話者的行為而受益,說話者明天休息這一行為也并不需要得到聽話者的同意。說話者只是出于禮貌告訴大家這一信息。表達了說話者對聽話者的尊重,通常用于禮貌場合。
(四)“てくれる”句和“てもらう”句中的立場反轉機能
立場反轉機能是指由于“てくれる”句或“てもらう”句的應用,使說話者和聽話者的立場進行了轉換。也就是恩惠的給予者和接受者交換了立場,從而減輕了恩惠的接受者的心理負擔。授受表達中的“てくれる”句和“てもらう”句都可以用來表示立場反轉機能,但實際應用中卻存在一定的差異。
1.“てくれる”句中的立場反轉機能
例20
A:これあげる!
B:え、いいの?
A:これ、一人で食べきれなくて、あなたがもらってくれればちょうどいい。
譯:A:這個給你!
B:恩?好嗎?
A:一個人吃不了,如果你要的話正好。
例20中,A將自己的東西給B,本是A對B施加了恩惠。但A運用了“てくれる”使本是恩惠接受者的B成為施加恩惠的行為者,自己卻仿佛受到了B的恩惠,A與B交換了立場。恩惠的給予者與實際的受益者交換了立場,好像自己接受了恩惠,從而減輕了對方的心理負擔,使交流順暢進行。
2.“てもらう”句中的立場反轉機能
例21
A:じゃ、今度の日曜日にお邪魔するね。
B:うん。あ、いいよ。こちらで用意させてもらうから。
譯:A:那么,這個周日就打擾了。
B:嗯。沒問題,讓我來準備吧。
例句21中,A要在周末到B家去吃飯,本來受益者是A,但B通過使用“てもらう”將恩惠的給予者和接受者的立場進行了轉換,仿佛自己受到了A的恩惠。這一表達減輕了本來要來添麻煩的A的心理負擔,同時,滿足了聽話者的消極面子,體現(xiàn)了說話者為對方考慮的體貼之意,縮短了雙方的心理距離。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てくれる”句與“てもらう”句都可以表達立場反轉機能,區(qū)別在于:說話者提出建議,感覺到對方猶豫時,要用“てくれる”句表達,如例句20;聽話者行動前,說話者提出建議時,要用“てもらう”句表達,如例句21。
綜上所述,授受表達是日語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本文以B&L的禮貌策略為理論基礎,從構成·意義、應用場合和對人際關系調節(jié)作用等方面對“てくれる”句和“てもらう”句進行了對比分析。不僅為日語學習者進一步明確了兩者的區(qū)別,提高了學習者的日語運用能力,也為日語教學提供了有力的借鑒。
[1]Brown&Levinson.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ObanaYasuko,1987:134-168.
[2]豊田豊子.補助助詞「やる·くれる·もらう」について[D].東京:東京外國語大學,1974:31-35.
[3]益岡隆志.日本語における授受動詞と恩恵性[J].言語,2001 (30):112-115.
[4]李仙花.“てもらう”文と受身文の交換可能性について[J].名古屋女子大學紀要,2006(48):263-267.
[5]橋元良名.授受表現(xiàn)の誤用論[J].言語,2001,30(5):46-51.
[6]山田敏弘.日本語におけるベネファクテイブ記述的研究第一回ベネファクテイブの視點の位置と方向性 [J].日本語學,2000,19(01):94-103.
[7]王燕.日語授受補助動詞再考——從日語教學的角度出發(fā)[J].日語學習與研究,2002(2):57-62.
(責任編輯:呂增艷)
H36
A
1008—7974(2016)04—0054—05
10.13877/j.cnki.cn22-1284.2016.07.010
2016-03-24
遼寧省“十二五”高校外語教學改革專項2015年度課題“建構主義視閾下《基礎日語》課程數字化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與應用研究”(WYYB150161)
郭力,女,遼寧大連人,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