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冬
改變作文批改方式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徐冬冬
高中作文教學中,作文的評改是難點也是重點。在傳統(tǒng)的評改方式中,語文老師在作文的評改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取得的效果卻是令人不滿意的。如果我們在教學中采取教師示范,學生自改與互改互評相結合的方式,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更能讓學生在評改的過程中取長補短,從而使他們的寫作水平都能得到有效提高。
作文教學中,要讓學生自己修改作文,就要先學會修改的方法和標準,采用規(guī)法和統(tǒng)一的修改符號。因此,老師要拿出一篇修改的范文,邊改邊評,教給學生評改的方法和標準,讓他們用統(tǒng)一的修改符合在文章中做出標記,這樣學生評改時就“有法可依,有據可循”。
1.示范具體評改
學生寫完作文后,老師先瀏覽全班學生的作文,然后選出特別好的作文和水平低的作文,這兩篇作文的選取一定要有代表性,一定要能體現(xiàn)當前高中生寫作中存在的優(yōu)點和缺點。
對于這兩篇作文,老師在課前一定要作精細的批改,以給學生作示范講解備用。這兩篇精改后的文章,可復印多份,人手一份??山M織學生學習評改的要求,明確評改的具體細節(jié),評改使用的符號,評分的標準等,并讓學生進行討論,老師再根據學生的討論結果作出綜合的評價,以使學生從中得到借鑒,從而為學生以后的自改、互改走入正軌打下基礎。
2.評改的要求
評改的要求包括特殊要求和一般要求。特殊要求是指在某次寫作訓練中的側重點不同,就某一方面、某一問題的特殊性要求。一般要求指寫作中的普遍性要求,即標點使用正確、書寫規(guī)范清楚、結構嚴謹、立意符合文章要求、選材真實可靠等。
學生的作文寫好后,老師要讓學生進行朗讀修改自己的作文,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寫作時不能發(fā)現(xiàn)的錯誤,具體包括:
1.字詞方面:文章中是否有用錯的字,是否有不規(guī)范的字;標點符合使用是否正確和規(guī)法。
2.語言方面:文章中的語言使用是否準確、通順、生動、鮮明,詞語的運用是否恰當。
3.選材方面:文章中的選材是否符合文意的表達,是否具有真實性和合乎道理等。
4.思路方面:寫作思路是否條理清楚、句子與句子之間的轉折是否合理、段落層次是否錯落有致等。
5.觀點方面:觀點是否正確、健康,是否積極向上。
6.主題方面:主題或中心思想是否突出與明確。
7.形式方面:格式是否正確,書寫是否工整,是否亂涂亂改。
另外,自改要讓學生應用朗讀的方法,一字一句地慢讀,從而發(fā)現(xiàn)用錯的字和句子是否通順等。
學生掌握了評改的標準后,可把全班學生按每組3人分成若干小組,小組內學生進行互評互改,這樣小組形式的評改,能夠保證學生當堂互改完成。學生在作文修改完后,可向老師推選每組作文寫得好的學生作為小組長,小組長可以不固定,大家輪流出任。組長負責互改的步驟和程序,評語的總結和歸納。在互改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在互相批改前,應要求學生把將要批改的作文先通讀一遍,對文章有個總體的印象。
2.批改符號的使用一定要規(guī)則標準,不能在文章上面亂寫、亂畫、亂涂。
3.評語的字體要工整,評語要用詞恰當、準確、精煉。
4.對作文的評分一律寫到題目的右邊,批改的時間寫到最后一頁的右下邊。
5.互改完成后,要再將全文認真看一遍,看是否有漏改的地方或錯改的地方。
小組成員在了解了要求后,對于需要批改的作文,在瀏覽完的基礎上,每個成員領一本,認真地閱讀和修改,按照批改的步驟和標準認真進行批改,對于文章中的錯字、別字、病句等先用鉛筆畫出來,等全部修改結束后,再認真核對,對于確定了的錯誤再用紅筆寫到文章上,把不確定的用橡皮擦掉。
給批改的作文寫評語時,要本著多鼓勵、少批評的原則。但是在鼓勵和表揚的同時,對于文章中出現(xiàn)的錯誤也不能視而不見,但是在寫評語的時候,要多用些委婉的詞語。如果學生的字的非常潦草,讓人看不清楚,就要這樣寫評語:“如果下次字寫得工整些,文章就顯得更好了”,當事學生看到后,也能理解,不至于和批改的學生鬧矛盾。
學生在批改作文的時候,語文老師要不時地查看,對于提到的問題,要給予及時回答。這樣就能提高學生批改的積極性和節(jié)省批改的時間。
總之,在多年的作文評改實踐中,筆者深深地體會到互改互評,既節(jié)省了老師批改的時間和減輕了批改的負擔,又調動了學生寫作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寫作的欲望,培養(yǎng)和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在互改、互評中,學生們交流了思想、提高了交際的技巧、更能相互學習、互相提高,以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和進步。
★作者單位:江蘇如東縣掘港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