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蕓
(太原學(xué)院 山西 太原 030012)
翻譯技巧在中外電影名互譯中的體現(xiàn)和應(yīng)用
杜 蕓
(太原學(xué)院 山西 太原 030012)
中外影視片名稱的翻譯需要一定的技巧,互譯過程中需要靈活使用。本文從中外電影名稱互譯技巧開始,討論了這些技巧在中外影片名互譯過程中的靈活體現(xiàn)和應(yīng)用原則。翻譯技巧一共有音譯法、直譯法和意譯法三種,在中外影片名互譯過程中只有靈活使用這三種翻譯方法,依照尊重文化差異、尊重商業(yè)利潤和尊重審美這三個原則,才能夠正確地互譯。
翻譯技巧;影片;互譯;體現(xiàn);應(yīng)用
翻譯是把一種語言文字的意義用另一種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語言活動。翻譯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實踐和不斷積累的過程。英漢兩種語言在句法、詞匯、修辭等方面均存在著很大差異,因此在進行英漢互譯時必然會遇到很多困難,需要有一定的翻譯技巧作指導(dǎo)。常用的翻譯技巧有增譯法、省譯法、轉(zhuǎn)換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譯法、反譯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組法和綜合法等。這些技巧不但可以運用于筆譯之中,也可以運用于口譯過程中,而且應(yīng)該用得更加熟練,因為口譯工作的特點決定了譯員沒有更多時間進行思考。電影作為一種日益流行的大眾文化形式,是對外進行文化傳播的有效渠道,電影字幕翻譯則在傳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一)音譯法
音譯法是影片名稱翻譯中最簡單的一種翻譯方法,主要是根據(jù)英文的讀音而直接漢化成漢字的一種翻譯方式。比如《Jane Eyre》翻譯為《簡愛》;《Tess》翻譯為《苔絲》等,英文名稱的發(fā)音被直接寫成了發(fā)音與英文相同的漢字。不過這種翻譯方法一般適合于影片內(nèi)容是著重介紹主人公、地名或者歷史等,以便起到強調(diào)作用。
但是,大多數(shù)英文影片名不適合這種翻譯方法。因為原英文影片名以及劇情的關(guān)系,使得原本的英文名字不能夠進行音譯,或者影片往往都會出現(xiàn)劇情轉(zhuǎn)折,導(dǎo)致內(nèi)容重點并不在關(guān)鍵人物、地名或者歷史情節(jié)上,具有這樣內(nèi)容情節(jié)的電影就不能夠用音譯法進行翻譯。比如《Don’t Say a Word》這部電影,翻譯成《沉默生機》就很容易被中國觀眾接受,因為名字不能夠直接音譯,而且內(nèi)容中不含有特殊的英雄人物、名勝古跡或者歷史情節(jié),所以不能使用音譯。
(二)直譯法
直譯法,是將原影片名直接按照英譯漢的翻譯方式進行翻譯。這種翻譯方法還原了原影片的片名。但是這種方式和音譯法一樣并不經(jīng)常使用,因為要考慮到中西方思維形式與文化的差異,如果一切都采用直譯法,那么翻譯過來的影片名將會十分枯燥,有的會令觀眾感覺莫名其妙,甚至還會引起觀眾的疑慮。
比如影片《A Beautiful Mind》被翻譯成《美麗心靈》、《Air Force One》被翻譯成《空軍一號》等,這些電影片名的翻譯都采用了直譯法。但是有觀眾表示,用這種翻譯法翻譯的影片名會失去原影片名的深意以及趣味性。
(三)意譯法
意譯法則是英文電影名翻譯最常用的方法。因為很多電影,其內(nèi)容介紹的并不是人物、地點或者歷史事件,而是現(xiàn)代社會價值觀以及人生觀等抽象情節(jié),或者是某種情緒,又或者是一種人文生活形式。對于這種電影,在翻譯其電影名稱時,使用意譯法最合適。所謂的意譯法,其實就是根據(jù)英文電影名或者電影內(nèi)容,將原英文影片名用適合東方人思維以及文化內(nèi)涵的翻譯方式進行翻譯,其翻譯的結(jié)果一般與原英文影片名的語意不同,但是其中卻蘊含了電影內(nèi)容所要表達的情緒或者情節(jié)。
(四)補譯法
補譯法指的是原英文影片名在翻譯時,利用音譯或者意譯都不能夠完美地表達出影片內(nèi)容所要表達的意思,而在音譯和意譯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影片內(nèi)容對片名進行補充,使之能夠符合觀眾的心理需求和文化期待。
比如影片《Terminator》被翻譯成《魔鬼終結(jié)者》、《The Piano》被翻譯成《鋼琴課》、《Sand and Blood》被翻譯成《碧血黃沙》、《Tomb Raide》被翻譯成《古墓麗影》等。
(一)翻譯技巧在中外片名互譯中的體現(xiàn)
1.外國影片名的中譯
外國影片名的中譯,除了少數(shù)采用音譯法和直譯法之外,大部分采用的都是意譯法,因為這種方法能夠讓精通英文的翻譯者通過對影片的先行觀看和了解,然后再對影片名進行漢化的過程中采用意譯法酌情對原影片名進行修改,使其能夠最大程度地符合觀眾的語言習慣和心里期待。
其中,電影《七宗罪》(《Seven》)是意譯法應(yīng)用最為成功的例子之一。首先原影片名《Seven》不可能被音譯或者直譯,因為只有一個數(shù)字“7”的影片名會令人莫名其妙,不能夠從影片名字中看到或者領(lǐng)會到影片內(nèi)容。
但是這部電影的內(nèi)容卻非常精彩,講述的是一個殺手扮演上帝,根據(jù)《圣經(jīng)》中人類常犯的罪行依次殺人,這七種罪行分別是饕餮(gluttony) 、貪婪(greed)、懶惰(sloth)、淫欲(lust)、驕傲(pride)、嫉妒(envy)和暴怒(wrath)”,但是除了影片中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jié)與兇殘的殺手這些看點之外,影片將“7”這個數(shù)字演繹到了極致,因為故事發(fā)生了7天,結(jié)局也是在7天之后的下午7時,7天中7個罪行和7種懲罰,無一不體現(xiàn)著《Seven》這個影片名所暗含的深刻寓意。
所以如果用直譯法進行翻譯,影片公映之后或許不會那么成功,但是在國內(nèi),這種蘊含著宗教意識的影片名《七宗罪》在一開始就已經(jīng)吸引了一大批觀眾,并且獲得了驚人的票房,其影響深遠。
英文影片名翻譯方法,以意譯的應(yīng)用最為廣泛,同時意譯過來的英文影片通常在我國也有較高的收視率,而音譯和直譯則較為遜色,這體現(xiàn)出了東西方文化經(jīng)過篩選并且重新將影片名修改之后所取得的神奇效果,同時也是翻譯技巧在英文影片名漢譯過程中的體現(xiàn)。
2.中國影片名的英譯
中國影片名的英譯,除了音譯和直譯之外,主要也運用了意譯的方式,和英文片名漢譯的原則一樣,在翻譯的過程中也需要注意外國人的思維習慣和文化因素,同時還要保證翻譯過來的名字對觀眾具有吸引力,這樣才能夠確保影片的商業(yè)價值。
比如張藝謀的幾部影片,《英雄》被用直譯法翻譯成《Hero》、《秋菊打官司》被用音譯和意譯結(jié)合的方式翻譯成了《The story of Qiuju》,而《十面埋伏》則直接被用意譯翻譯成《House of Flying Daggers》,這幾部影片的翻譯方式都沒有問題,并且還是中文影片名英譯的典范。而馮小剛的幾部影片也被翻譯成英文,比如《天下無賊》的名字就被直譯成《A world without thieves》、《非誠勿擾》則被直接意譯成《If you are the one》。還有許多國內(nèi)著名影片被IMDB(Internet Movie Database)收錄并且擁有正式的英文譯名。
中國影片名的英譯,從IMDB收錄的名字可以看出,大部分還是被意譯,不但要考慮到國外人群的思維方式和文化與國內(nèi)不同,還要匠心獨運,考慮到電影的商業(yè)價值能否體現(xiàn)出來,能否在人們知道影片名稱之后產(chǎn)生強烈的觀看欲望。
(二)翻譯技巧在中外影片名互譯中的應(yīng)用原則
1.尊重文化差異
中西方因為文化差異的不同,導(dǎo)致了思維和為人處事方式的差異,在影視方面也是如此。影視是以現(xiàn)實為原型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供大眾欣賞的聲畫藝術(shù)。在跨地域跨文化翻譯方面,尤其要尊重不同的文化差異,否則就會令翻譯過來的影視作品在觀眾觀看之后不知所云。所以在影視名稱的翻譯上尤為重要。
比如《Get Carter》,正確的翻譯則是《大開殺戒》。之所以翻譯過來的影片名含義非常兇惡或者令人緊張,其目的就是要符合東方人的思維和閱讀習慣,能夠令亞洲人群明確影視所表現(xiàn)出來的真正內(nèi)容。無論使用何種翻譯方式,都要以尊重文化差異為基礎(chǔ),確保觀眾能夠看懂作為基礎(chǔ),以還原影視所要表達的真實意境為追求,這樣才能夠?qū)⒎g技巧正確地運用。
2.尊重商業(yè)利益
尊重商業(yè)利益,在影片名翻譯工作方面的要求是要以不違背影片內(nèi)容為前提,最大可能增加影片名稱的吸引力,以確保影視片的商業(yè)利潤。選擇何種翻譯方式不重要,但是翻譯技巧卻是和這個原則相呼應(yīng)的。這需要翻譯工作者深刻理解兩種文化內(nèi)涵和理念,別出心裁、匠心獨運,才能夠作出恰到好處的翻譯。
3.尊重審美原則
影片的觀眾往往是普通大眾,大眾的審美能力一般不會非常高,但是也不會過于庸俗。影片名的翻譯不僅要注意審美效果,能夠令人回味深遠,還不能偏離影片的表現(xiàn)主旨,這才是完美的翻譯。這就要求翻譯工作者對文字有很強的運用能力,然后根據(jù)文化差異斟酌運用文字結(jié)構(gòu)。
中外影視名稱的翻譯,總共有音譯、直譯與意譯三大種類,但是在使用的時候還需要注意三個原則,一是尊重文化差異,確保翻譯過來的作品能夠讓觀眾讀懂,并且盡量還原影視片本意;二是尊重商業(yè)利潤,影視片名稱的翻譯,對于商業(yè)利潤來說意義重大,因為一旦影視預(yù)告發(fā)布之后,大部分觀眾第一印象是海報,第二印象就是影視名稱,在預(yù)告發(fā)布之時就能夠成功吸引大部分觀眾,是成功的翻譯;三是尊重審美原則,注意影片名稱的翻譯需要簡潔、勻稱并且悅耳,所以翻譯技巧在中外影片名稱互譯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黃忠廉.變譯理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2.
[2]許鈞譯.事探索與譯學(xué)思考[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02.
[3]劉宓慶.當代翻譯理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9.
[4]陳宏薇.漢英翻譯基礎(chǔ)[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
[5]楊自儉.翻譯新論[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6]金惠康.跨文化交際翻譯[M].貴州:貴州教育出版社,1997.
H315.9
A
1007-0125(2016)12-0262-02
杜 蕓(1979-),女,任職山西省太原學(xué)院(中區(qū))外語系,助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