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浩燕
(連平縣廣播電視臺,廣東 河源 517100)
論新媒體時代傳統(tǒng)電視新聞傳播如何走出困局
何浩燕
(連平縣廣播電視臺,廣東 河源 517100)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電視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逐漸降低,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傳統(tǒng)的電視新聞傳播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傳統(tǒng)新聞傳播若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優(yōu)勢,走出生存困境,進行自身轉變是必不可少的。筆者針對此問題,在本文中提出了一些建議,以期促進傳統(tǒng)電視新聞又好又快地發(fā)展。
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傳統(tǒng)電視;新聞傳播
在科技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新媒體以其傳播速度快、效率高、傳播途徑廣等特點為大眾所喜歡,且不斷融入人們的生活之中,為人們了解新聞資訊提供更多的渠道。與此同時,它也給傳統(tǒng)媒體帶來了不小的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電視新聞如何在新媒體時代下贏得挑戰(zhàn),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促進自身發(fā)展是其應當考慮的問題。
在新媒體時代下,傳統(tǒng)電視新聞傳播的生存存在著一定的困境。
首先,電視新聞傳播缺乏時效性。傳統(tǒng)的電視新聞發(fā)布需要經歷資料收集、新聞制作、影像編輯以及新聞發(fā)布等四個環(huán)節(jié)。而在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發(fā)布則可以依托互聯網平臺實施發(fā)布,其時效性遠遠高于傳統(tǒng)的電視新聞。
其次,傳統(tǒng)的電視新聞發(fā)布與觀眾個人需求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對于傳統(tǒng)的電視新聞傳播而言,它只是通過聲音和畫面向眾傳遞信息。而在新媒體時代下,觀眾們可以在互聯網上搜尋自己想要觀看的新聞,其種類繁多,可以滿足不同觀眾的需求,尤其是智能手機的普及,使得人們可以在手機上隨時隨地地觀看新聞,傳統(tǒng)的地市新聞更加受到忽視。
最后,傳統(tǒng)的電視新聞節(jié)目的實用性不強。由于傳統(tǒng)的電視新聞是在固定時間播出的,新聞一旦播放之后,便不可以重新回放,使得人們無法對新聞內容進行采集。在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的播放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并且可以隨意下載,人們可以隨時播放和回播,充分滿足了大眾的需求。
(一)提高電視新聞的時效性
時效性對于新聞欄目來說會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并提高其收視率。一個新聞欄目若想保證其時效性,則要做到即時播報并且簡潔明了。新聞報道的時間與事件發(fā)生的時間相隔越短,說明新聞的時效性越好,越具有價值。現場直播作為電視新聞播報形式的一種,可以體現出它獨具的魅力,在一定程度上吸引觀眾的眼球。因此,現場直播的播放效果和水平是對編輯和制作能力的檢驗標準之一。
若想提高電視的傳播效率,則需要將新聞的傳播途徑、新聞的播放形式以及新聞的制作方式等全部銜接、契合起來。為了將新聞發(fā)生的時間與新聞播放的時間之間的時間差縮小,電視新聞的采編部門可以在各個新聞點進行設置,一旦有事件發(fā)生,便可以立即采集,并通過網絡進行實時播報。在播放的形式上,可以采用窗口跳出的方式或者屏幕下方實時滾動的形式來對新采集到的新聞進行播報。
(二)提高電視新聞的真實性
直觀、形象以及速度是新聞傳播的重要特征。在新聞傳播的過程中,真實性與時效性是其最為重要的兩個環(huán)節(jié),提高新聞播報的真實性,將客觀的情況展現在人們的面前,并且做到及時有效,才能使人們了解到真實的情況并提升電視新聞的公共信服力。
電視新聞的真實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即真實的事件、真實的本性以及真實的手法。真實的事件主要指的是事件發(fā)生的各種細節(jié)都要真實,沒有偏差,在對事件進行采訪的過程中,要挖掘事件的本質,深入了解事件發(fā)生的真相,將事件的不真實性和偶然性排除在外;對于新聞的畫面效果以及聲音和畫面的結合也要真實有效;對于電視的真實性來說,時空真實是最具個性的,在新聞采集的過程中,攝錄的對象沒有進行人為的干預,對于已經發(fā)生過的事情,應當采用對當事人電話采訪等形式獲取真實信息,而非將事件重演,混亂事實真相。
(三)增強新聞信息傳播的互動性
對于電視新聞傳播而言,其最終的關注對象是熒屏前的觀眾,因此在進行節(jié)目播放的過程中,可以采用互動的方式來調動觀眾的積極性,讓觀眾從簡單地觀看新聞轉變?yōu)樾侣劰?jié)目的參與者。這樣既可以增加新聞傳播的有效性,又可以吸引更多的觀眾參與到討論新聞話題過程中來,以此來滿足觀眾的需求,使新聞傳播從單方向傳遞向互動性轉變。
觀眾參與電視新聞節(jié)目的互動方式包括很多種,如可以直接對現場觀眾進行采訪,讓觀眾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也可以開通觀眾熱線,讓觀眾撥打進來,說出自己的看法或者提出自己的意見。再或者利用視頻切換播報、短信發(fā)送、QQ留言或者建立微信平臺等,通過多種形式來讓觀眾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實現新聞播報的互動性。以吉林電視臺的《守望都市》節(jié)目為例,該節(jié)目在播放的過程中,會讓觀眾通過微信平臺或者短信的形式對于節(jié)目中播出的新聞進行評論,說出自己的看法或者意見,主持人會實時播讀觀眾的留言,從而實現與觀眾之間的互動。
(四)重視深度新聞報道的策劃
在手機、平板等新興媒體盛行的今天,觀眾可以通過定制實時新聞來獲取新聞資訊,這在一定程度上超過了電視新聞的播報速度。但是,由于在手機或者平板上獲取的新聞資訊大都比較簡潔,沒有深入探索問題的真相,人們只能夠通過簡單的文字表述和他人的評論來獲取簡單的消息,使得人們無法實現對新聞的深入了解,這使得電視媒體對新聞的深入播報具有了一定的競爭力。電視新聞可以憑借自身強大的團隊對新聞進行深入的發(fā)掘,對新聞進行擴展延伸,新聞編輯人員要加大對新聞報道的策劃,幫助大眾了解事實的真相及其發(fā)生的前因后果。
在新媒體時代下,傳播媒體之間的競爭是不可避免的。作為電視新聞,要將自己的優(yōu)勢完全展現出來,不斷彌補自己的缺點,在發(fā)揮自身主體地位的同時,也要借助新媒體的幫助,與各路媒體合作,從而在競爭中取得勝利,實現自身長久發(fā)展。
[1]陳紹富.新媒體時代傳統(tǒng)電視新聞傳播如何走出困局[J].新聞界,2010(03):132-133.
[2]劉瑾璐.試析新媒體時代傳統(tǒng)電視新聞傳播如何走出困局[J].新聞傳播,2014(18):17-18.
[3]吉旭忠.試析新媒體時代傳統(tǒng)電視新聞傳播如何走出困局[J].新聞研究導刊,2016(03):259.
G222
A
1674-8883(2016)16-03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