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翻娥
(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第六中學 內蒙古鄂爾多斯 014300)
中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缺失及對策
喬翻娥
(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第六中學 內蒙古鄂爾多斯 014300)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我國各個領域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在這種情況下,社會對高素質英語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而中學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場所,其英語教學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隨著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中學英語教學在探索新的教學方法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研究中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不僅有利于學生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拓寬視野,而且對中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直接的現(xiàn)實意義。
中學 英語教學 跨文化意識 培養(yǎng)
1.增強英語學習趣味性
在高中階段,英語學習相應進入新的階段,教學內容的深度與廣度都有所增加,較初中階段有質的不同,加之受到高考的影響,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心浮氣躁的情況,對于枯燥的語法知識接收的并不是很好,此時對學生進行跨文化知識的滲透,有相對積極的意義。英語國家文化的介入,能夠為學生帶來一些耳目一新的體驗,增強英語學習的趣味性,從側面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將枯燥的語法內容寓于豐富的情境中;也夠吸引學生對英語本身的關注,對于單詞、語法的學習不再是單純的背誦記憶,而是帶入語境進行運用,增強學生的語感及語用能力。
2.符合高中階段學生特點
高中階段學生在生理上有了明顯的成長,身心都得到一定的發(fā)展,對事物的認知能力逐漸增強,對事物形成自身獨特的認識,已經(jīng)能夠超脫感性認識而逐漸上升到理性的層面,雖然在感知與理解上稍不成熟,但已經(jīng)有明顯的特點。此時進行跨文化意識的滲透正好符合學生的理解能力,使學生在日常英語學習中對跨文化知識有一定的認識,幫助學生打開文化交流的窗口。且在此時,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積累到一定程度,以一種開放、接受的心態(tài)面對語文化的交流。
3.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新課程改革要求中學積極重視學生的英語技能和英語素養(yǎng),探索科學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英語教學質量。首先,新課程改革要求中學英語教師以包容的心態(tài)樹立多元文化觀。中學英語教師應正確對待中西文化的差異,在西方文化的基礎上了解英語的發(fā)展,進而掌握英語規(guī)律,完善自身的英語教學技能;其次,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在英語教學中向學生介紹英語文化,培養(yǎng)學生的西方思維和跨文化意識;最后,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而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英語技能,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包容意識和文化尊重意識,實現(xiàn)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
在我國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很重視語法的教學,文化教學一直沒有受到重視和普及。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與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開始意識到在語言的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的重要性,同樣在實際的高中英語教學中,進行語言教學的教師們也開始努力將跨文化意識融入日常的教學中。但高中許多學生普遍存在英語基礎薄弱、缺乏學習興趣以及自主學習能力較差等問題也給高中英語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雖然在現(xiàn)有的教材中,人們已經(jīng)逐漸開始滲透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但這種滲透大多都是零碎的,沒有形成一定的系統(tǒng),更重要的是絕大部分從事英語教學的教師們沒有接受過系統(tǒng)的跨文化培訓課程。教師們本身缺乏實際體驗外國文化的機會,他們主要通過書本、教材或媒體獲得文化意識,這也為實際的文化教學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1.中學英語教學中文化背景信息的培養(yǎng)
背景信息是進行語言文化教學的方法之一。它要求進行語言教學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與所教授的材料相關的背景知識進行穿插式的介紹。例如:在學習《新課程英語》中的Unit10 Food and Drink這一單元時,教師就可以穿插進英美國家的人們的飲食習慣,并將之與中國傳統(tǒng)的飲食習慣進行比較。這種背景知識的介紹可多可少,可深可淺,可操作性強,教師掌控。教師還可以在進行正式教學前讓學生自己收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背景信息,并在課堂上與同學們一起分享。這樣既能激發(fā)學生對所學材料的興趣,也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更加有助于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
2.中學英語教學中根據(jù)不同的角色進行扮演理解
在英語學習的環(huán)境中,許多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際都是在虛擬的狀態(tài)下進行的。為了使學習者所使用的英語更加地道和準確,我們不得不模擬英語真實文化背景中的交際行為。此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根據(jù)特定情境下的交際場景,進行不同的角色體驗活動,并在班級內演出。角色扮演讓學生置身于真實的英語環(huán)境中去感覺、體驗英語文化,從而加深他們對英語文化的了解和掌握,增強他們對文化的敏感性,提高他們的跨文化的意識。在角色扮演之后,教師還應當對學生的演出進行評價,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優(yōu)缺點,從而達到鞏固已經(jīng)獲得的文化知識的目的。
3.中學英語教學中通過互相討論提升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
“討論式”教學法強調在教師精心準備和指導下,為實現(xiàn)一定的教學目標,通過預先的設計與組織,啟發(fā)學生就特定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以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學生在學習中會發(fā)現(xiàn),美國人喜歡稱贊別人,而被稱贊的人一般都表現(xiàn)得受之無愧,用“thank”,“It is my pleasure”等回答,而中國人的普遍做法完全不一樣。經(jīng)過討論,有學生認為這是美國人坦誠、直率性格的表達形式。又如“欲戴王冠,必承其重”——The one who wants to wear acrown must be art he weight,這一句話讓學生討論。結果學生討論出:這一句話因為韓劇《繼承者們》為廣大青少年所熟悉,知道是一句中外表達一種激勵意義的話,開拓了國際視野,培養(yǎng)文化的素養(yǎng)。
高中英語課程的教學涉及的范圍比較廣,內容較多,具有很強的時代感及現(xiàn)實意義,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在充分研讀教材的基礎上靈活教學,引導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良好的師生互動交流中,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1]周玲.我國中學英語課程目標的演變[D].杭州師范大學,2015.
[2]周昌惠.中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方案構建[J].校園英語,2015,1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