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代喜
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qū)店鎮(zhèn)中學
如何加強初中教學管理改革途徑
張代喜
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qū)店鎮(zhèn)中學
初中教育是學生教育體系的基礎,在學生們的人格健全和文化素質培養(yǎng)上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我們對初中教學管理模式進行了更多的審視。在這個過程中暴露出當下初中教學管理模式的很多弊端。本文從多個方面分析了我們在初中教學管理中的不足之處,并對加強初中教學管理改革途徑進行了一個探究。
初中;教學管理;改革
初中是我國義務教育的重要階段,是學生教育生涯的基礎階段,對學生們未來的學業(yè)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一個完善的教學管理模式不僅能為學生們創(chuàng)建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出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更能讓教師更加熱情的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去。國家教育部不斷推進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初中的教學管理工作現(xiàn)狀與理想預期仍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對初中教學管理現(xiàn)狀進行一個科學清晰的分析,尋求更合理更科學的初中教學管理模式是我們一線教育工作者的職責所在。
1.教學管理過于生硬。很多學校太過強調教學管理中的理性,將教師們的教學管理限制在生硬的規(guī)范條例中,導致在日常的教學管理工作中存在著靈活度不夠的情況。甚至有很多學校將學生們的違紀情況與教師的補助獎金相掛鉤,這樣就讓教師太過注重績效指標,忽視了對學生們的基本關懷。教育工作應該是以人為本的,這樣單純的以利益和規(guī)范約束學生和教師們的行為,缺少了人文精神的關懷。以懲罰機制為管理手段,缺少了對學生們日常行為的深度分析,沒有實現(xiàn)初中教育對學生們的作用和意義。
2.對教學管理的認識不夠。教學管理的本質實際上在于服務兩個字。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傳統(tǒng)官僚思想的影響,教學管理工作者常常代表著領導的意義,缺乏對教學管理的實際認識。教學管理一旦附著在學校行政管理上,就喪失了教學管理的服務意義。缺乏服務精神和協(xié)作機制的教學管理不利于素質教育改革的開展,使得很多有價值的改革措施難以實施,嚴重阻礙了我們對教育改革工作的推進。
3.教學質量評估體系不夠完善。在現(xiàn)行的教學質量評估體系中有很多指標不能切實反映出實際的教學質量,導致教學評估流于形式,沒能發(fā)揮出教學質量評估的調控價值。教學質量不僅僅反映在學生們的學習成績上,更反映在學生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綜合素質的提高上。我們應該結合國際先進的教育理念,改進教學管理中的思想觀念,改革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努力發(fā)揮出教學質量評估的導向意義,為推進素質教育在根本上發(fā)力。
4.應試制度不夠完善。事實上,考試是比行政教學管理更有導向性的制度。在素質教育的理想下,考試制度應該切實反映出學生們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獨立思維的能力,但是現(xiàn)行的考試制度過于生硬和功利化,這樣使教師和學生在教育制度里被僵化,很難有施教上的靈活與自由。我們現(xiàn)在在不斷推進教育改革,可是應試制度的框架在絕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們改革工作的進行。比如在教育部高喊素質教育改革的幾年,一些在應試上很有能力的超級中學越改越“厲害”,進一步阻礙了素質教育的開展。
5.組織實施上的僵化。在實際工作中,教學管理制度的實施常常交于學校的管理層,教學管理經常變成一種行政命令的實施,一種權力的表達。這種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不僅不能體現(xiàn)我國民主制度的優(yōu)越性,也難以反映出實際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教學管理者和具體實施者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溝通,使得教學管理制度不夠科學,不能改良。問題不被發(fā)現(xiàn),不被解決,其后患自然難以估計。
1.倡導人文精神,樹立人本理念。教育工作的對象實際上是一個個具體的人,教育的目標也是將學生培養(yǎng)成一個個有健全人格的人。我們要突破傳統(tǒng)管理模式中的思想觀念,不能將人視為簡單的工具和手段。在實際教學和行政管理上要充分調動起人的主觀能動性,讓一線教師參與到教學管理系統(tǒng)的建設與改良中去。不斷的發(fā)掘問題,不斷提供改革新思路。對學生的管理上也要從實際出發(fā),減小規(guī)章制度的約束,面向每一個具體的學生來施教,對學生們展現(xiàn)出素質教育以人為本的特色,充分理解學生的行為方式,切實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尊重學生自我個性的展現(xiàn),讓學生的享受到應有的權力,健全自己的人格,甚至實現(xiàn)自我管理的先進目標。
2.轉變觀念,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教育體系建設。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一些互聯(lián)網(wǎng)特性也逐漸影響著各種組織?;ヂ?lián)網(wǎng)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連接,講究去中心化。所以有很多企業(yè)也對自己的管理體系進行了更符合互聯(lián)網(wǎng)特性的改革。教學管理不應該是傳統(tǒng)上的領導和一線教師之間的行政管理,更應該破除舊有觀念,建立具有現(xiàn)代氣息的先進教育教學管理體系。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僅是負責教書和履行領導下達的任務,更應該主動的參與到教學管理中承擔管理任務。還要對教學和管理的工作進行不斷的思考,以一種更有機的方式參與協(xié)作,不斷反饋和改良我們的教學體系。
3.加強教學管理團隊建設。在傳統(tǒng)體系中,教學管理者常常由學校的管理層領導擔任,教師是行政和教學的一線執(zhí)行者。建立起更現(xiàn)代化的教學管理體系之后更要注重提高全體教學工作參與者的整體素質。所以要加強對領導層和教師們的素質能力的提高。首先要對管理層的領導進行培訓,讓領導們放下身段,更加接地氣的參與教學管理,使行政命令更符合實際,更有利于教育教學的和諧管理。其次也要對一線教師進行培訓,讓一線教師開展學習交流的活動,提高自己的業(yè)務能力和綜合素質,吸收先進的教學方式,提高自己的管理意識,育人意識。
4.完善考試考核制度??荚囀菣z查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目前的考試制度只是落在幾張考卷上,這樣太片面也太死板。我們要健全對學生的考試考核制度,從多個方面檢測學生的成長情況,讓考試能切實反映出一個學生的德智體美的綜合素質。首先要弱化考試成績對學生的影響。其次要引入教學過程考核,不能讓一張試卷就決定了學生的一切。最后還要采取多種考試方式,不一定要讓成績落在紙面上。
總之,我們現(xiàn)在都在對素質教育的推行,對現(xiàn)代教育體系的建設進行摸索。希望我們廣大的一線教育工作者能積極地進行反思和探索,突破舊有模式對教學管理的禁錮,為我國教育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
[1]劉登祥.淺析當前教學管理的問題及歸因[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02
[2]汪新年.如何搞好教學管理——談教學管理中常見的問題的實用策略[J].中國基礎教育研究,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