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史記》百名歷史人物(六)

      2016-03-16 12:11:53史記人物大辭典編寫組
      渭南師范學院學報 2016年6期
      關鍵詞:武王鮑叔程嬰

      《〈史記〉人物大辭典》編寫組

      ?

      《史記》百名歷史人物(六)

      《〈史記〉人物大辭典》編寫組

      《〈史記〉人物大辭典》主編:段國超、丁德科

      副主編:李克讓、程正江、崔康柱

      撰稿人(按照姓氏筆畫排列):丁德科、王亞玲、王炳社、王忙有、白建西、田曉榮、馮望岳、葉玲、仝梅菊、成榮強、李克讓、嚴安政、張曉明、張念紅、吳占文、何新國、杜振虎、岳慶華、段國超、黨藝峰、賈巨川、賈耀林、郭楚偉、崔康柱、梁建邦、曹永貞、曹書生、曹強、程正江等。

      【司馬遷與《史記》研究】

      編者按:地處司馬遷故里的渭南師范學院是“史記學”研究重鎮(zhèn),學校研究團隊編纂的《〈史記〉人物大辭典》將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史記〉人物大辭典》涉及歷史人物6814人,總計130萬字。辭典的出版,將向廣大讀者通俗易懂地展示精彩紛呈、生動鮮活的《史記》人物畫卷,為做人識人提供借鑒,也將為研究者提供借鑒。最重要的是,能夠為《史記》的普及、弘揚中華人文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fā)揮現(xiàn)實作用,充分體現(xiàn)《史記》的現(xiàn)代價值。本刊摘百余詞條,以饗讀者,并請教于大方之家。

      周武王

      周武王,西周王朝的創(chuàng)立者,西周王朝的第一個國君。姓姬名發(fā),亦稱“太子發(fā)”“發(fā)”。其父為周文王姬昌,母為姬昌正妃太姒。約前11世紀,姬發(fā)繼姬昌為周族首領以“太公望”呂尚為太師,號稱“尚父”;以其弟周公旦為輔佐,任用畢公、召公等賢明之士作為近臣,勵精圖治,聚集力量。繼續(xù)其父開始的滅商興周大業(yè)。

      周武王九年(一作十一年),姬發(fā)在畢祭祀文王和畢星。然后往東檜閱軍隊。到達孟津(今河南孟州市),不期而會孟津的有八百諸侯。武王刻割文王牌位,用車裝著,供在中軍帳內。自稱太子發(fā),奉文王之命討伐商紂,于是起兵,呂尚發(fā)布了進軍命令。武王乘船渡河,行至中流,有白魚躍入舟中,武王俯取祭天。渡河之后,有一團火自天而降,落到武王屋頂時,化為烏鴉,大紅色,發(fā)出魄魄聲音。武王以為天不絕紂,遂率師回歸。

      過了兩年,武王聽聞紂昏亂暴眶更加厲害,殺王子比干,囚箕子。太師疵、少師強投奔西周。武王遍告諸侯:“殷有重罪,不可以不畢伐?!比缓舐暑I戎車300乘,勇士3 000人,士兵4.5萬人東征伐紂。

      周武王十一年(約前1130—前1027年之間,《集解》作十三年)十二月,武王率軍隊渡過孟津,諸侯都來會合。武王發(fā)表名為《太誓》的演說,指出了殷紂王偏信婦人的話,毀壞三說,自絕于天,表明了他“共(共同)行(實施)天伐(上天的懲伐)”的決心,要求諸侯率兵努力奮戰(zhàn)。諸侯聯(lián)軍一路攻城略地,于第二年二月甲子日攻到了商都城郊外的牧野(今河南淇縣),在此與商紂王進行了決戰(zhàn)。紂的隊伍雖多,皆無作戰(zhàn)之心。武王用戰(zhàn)車沖鋒,紂軍全部崩潰叛逃。殷紂返入鹿臺自焚身死。

      武王入朝歌,散發(fā)紂王聚集在鹿臺的金銀財寶,開鉅橋糧倉以救濟商民,得到商民擁護。周武王實行了分封制度。首先,封商紂王的兒子祿父于商故地,管理殷商的余民;又以其弟管叔鮮、蔡叔度來協(xié)助祿父治理商地。其次,又封其弟周公旦于魯(今山東西南部),其弟康叔于康(今河南禹縣西北);封叔振鐸于曹(今山東定陶西南)。以這些親族封國來護衛(wèi)西周朝廷。其三,大封功臣。封姜尚于齊,封召公奭于燕,以此來獎勵忠于西周王朝的人。其四,為穩(wěn)定局勢,周武王又封古代圣人之后為侯。如封黃帝的后代于祝(今地不詳);封堯的后代于薊(今北京城西南角);封舜的后代于陳(今河南東部和安徽北部),封禹的后代于杞(今河南杞縣),等等。周武王的各種分封總共“不下千余人”。

      武王建立西周王朝后,引兵西歸,建都于鎬(今陜西西安西);又命令周公旦營建東都洛邑,以控制整個東方?;氐芥€城后,還解散諸侯聯(lián)軍,以示意以后不再發(fā)動戰(zhàn)爭,民眾可以安居樂業(yè)。

      武王回鎬京兩年后,有大病,第三年病卒。(《史記集解》引皇甫謐的話說,周武王定位元年在乙酉,六年庚寅去世),謚曰“武”,其子姬誦繼位。(《周本紀》131)

      周夷王

      周夷王(前939—前879),西周國王。姬姓,名燮(xiè)。夷王為周懿王姬囏(jiān)太子,懿王死后,懿王叔父(據(jù)《周本紀》《三代世表》則言懿王弟)孝王姬辟方繼位。孝王于前895年卒,夷王繼位。夷王之時,周王朝衰落,諸侯甚至不來朝見。夷王曾因受重賄而命衛(wèi)國君國為侯(據(jù)《衛(wèi)康叔世家》,《索隱》則言衛(wèi)康叔始封時已是侯爵,后康伯稱“伯”乃“方伯”之“伯”,非爵位降低為伯爵。至頃侯時衛(wèi)國衰弱,不能再監(jiān)護諸侯,于是復稱其本爵,非賂夷王而稱侯)。夷王在位17年(前895—前878),其子厲王姬胡繼位。(《周本紀》141)

      周幽王

      周幽王(?—前771),西周王朝的最后一位國王。周宣王姬靜之子,姓姬,名宮湦。以荒淫殘暴,好色聞名。前782年,幽王即位后,封申伯之女為皇后;封申氏所生的長子姬宜臼為太子,并將申伯爵位提升為侯。幽王三年(前779),入后宮偶遇褒姒,見而愛之,生子伯服,竟廢申后及太子,立褒氏為后,伯服為太子。褒姒不愛笑,幽王點燃烽火,諸侯悉至,不見敵寇,逗得褒姒大笑。幽王大為高興,為褒姒數(shù)燃烽火。幽王十一年(前771),申后的兄長申侯聯(lián)合繒、犬戎攻打西周都城豐鎬。幽王舉烽火召諸侯勤王,但諸侯無一人領兵來救。幽王兵敗逃往驪山,被犬戎所殺,褒姒亦被俘虜。申侯等擁立故太子宜臼為國王,即為周平王。姬宮湦死后,謚曰“幽”,故史稱周幽王。(《周本紀》145)

      太史伯

      太史伯,西周末期太史,名伯,《國語》又稱“史伯”。其時周幽王寵愛褒姒,諸侯叛離。周厲王少子,鄭桓公姬友(封地在今陜西華縣)在朝為司徒(掌戶籍田賦),向伯請教遠禍之道。伯說東虢(姬姓小國,在今河南滎陽東北)和鄶(妘姓小國,在今河南密縣南)的國君不得人心,可遷鄭于虢鄶之間,百姓定會歸附。鄭桓公問可否南遷,伯說周衰而楚興,楚興不利于鄭。又問向西如何,伯說西方百姓貪婪好利,難以久處。又問周衰而誰興,伯說大概是齊、秦、晉、楚。再問周衰之因,伯說:“去和而取同。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故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國語·鄭語·史伯為桓公論興衰》)他認為“和”是事物多樣性的統(tǒng)一,是構成百物的法則;“同”是無差別性的單一事物。周幽王拋棄“和”而追求“同”,聽不得不同意見,所以衰敗。于是,鄭桓公聽取伯的建議,將封地百姓東遷到虢鄶之間。后來,其子鄭武公攻滅虢鄶,使今河南中部盡屬鄭有。(《鄭世家》1757)

      史佚

      史佚,西周武王、成王時太史,名尹佚(見《正義》)。滅殷后第二天,武王舉行清除道路、修治社壇和商紂宮室動工典禮時,由史佚朗讀祝文,把紂的罪惡奏聞皇天上帝。后成王戲削桐葉為硅以封其弟叔虞。史佚于是請成王擇定吉日封叔虞為諸侯。成王說自己是和弟弟開玩笑,史佚說:“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每一句話史官都要記載),禮成之(用禮儀完成),樂歌之(并奏樂歌詠)”。于是成王即封叔虞于唐(今山西臨汾西南,一說此事促成者非史佚而是周公,見《梁孝王世家》)。史佚的話,多被后人用作至理名言。但對其因成王戲以桐葉封弟而為叔虞請封一事,唐柳宗元《桐葉封弟辨》則力斥其非,言如叔虞當封,史佚不當請于戲言之時;如不當封,更不應因戲言而請之。(《晉世家》1635)

      周宣王

      周宣王(?—前782),西周天子,姬姓,名靜,一作靖,為周厲王太子。國人反叛,周厲王出奔,太子靜藏匿于召公家。國人聞之,乃圍召公家。召公以子代太子,靜始得脫。厲王卒,召公、周公二相立靜為王,是為宣王。宣王即位,重修政治,法文、武、成、康之遺風,諸侯又以周為宗主。但宣王不修親耕之禮,于千畝籍田,又頻頻對外用兵。宣王三十九年(前789)對姜氏之戎用兵,兵敗,亡南國之師。宣王計點民眾數(shù)字,以便再征兵,大臣勸諫,宣王不聽,由是周勢日衰。公元前782年宣王卒,在位46年。子幽王宮湦繼位。(《周本紀》144)

      白乙丙

      白乙丙,春秋時秦國將領。秦穆公三十二年(前628)冬,奉秦穆公命令,與秦將孟明視、西乞術率秦軍襲擊鄭國。第二年春,其軍至滑(今河南滑縣)。鄭國商人弦高發(fā)現(xiàn)秦軍意圖,乃假鄭穆公命慰勞秦軍,并使人急告鄭穆公。鄭穆公得知后,即采取措施,使秦人杞子、楊孫、逢孫三人被迫離鄭。其軍獲悉鄭國已有準備,乃放棄了襲鄭意圖。滅滑而還。夏四月,行至崤山(今河南洛寧北),遭晉軍伏擊,其軍大敗。其與孟明視、西乞術皆被晉軍所俘虜。晉文公夫人文贏是秦穆公女兒,乃向晉文公說:“彼(指白乙丙等三人)實構(挑撥離間)吾二君,寡君(秦穆公)若得而食之(指白乙丙等三人),不厭(滿足、解恨)。君何辱討(懲罰)焉?使(其)歸就戮于秦,以逞(滿足)寡君之志,若何?”(《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請求釋放秦軍被俘將領。晉文公答應其請求,即釋放了白乙丙、孟明視、西乞術。后晉文公悔,使人追至黃河邊,則他與孟明視、西乞術已乘船渡河,遂得以歸秦。秦穆公穿著喪服在郊外迎侯他們,面對軍隊哭著說:“孤違(我違背)蹇叔(之言)以辱(屈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保ā蹲髠鳌べ夜辍?,《秦本紀》191)

      鮑叔牙

      鮑叔牙,春秋時齊國大夫。姒姓之后,亦稱鮑叔。深知管仲之賢。管仲家貧,鮑叔牙與管仲共同經商,及分財利,管仲嘗欺騙鮑叔牙,多自取,鮑叔牙始終友好對待,不說長道短。鮑叔牙服事公子小白,管仲服事公子糾。齊生內亂,小白與糾爭位,小白繼位,是為桓公,糾慘敗身亡,管仲被囚。鮑叔牙極力向桓公薦管仲,管仲終被任用,鮑叔牙反居管仲之下。鮑叔牙與管仲等人,治理齊國政事,致使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雖為管仲之謀,亦賴鮑叔之賢。管仲說:“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與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zhàn)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jié)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碧饭唬骸磅U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子孫世祿于齊,有封邑者十余世,常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保ā洱R太公世家》1485-1487,《管晏列傳》2131-2132)

      伯樂

      伯樂,春秋時秦穆公善相馬者。姓陽名陽,或言其名王良,或言其名孫陽,或言其即秦穆公之子孫陽。《英賢傳》云:“秦穆公子孫陽伯樂,善相馬,其后氏焉(以孫陽為姓氏),漢有孫陽放。”《戰(zhàn)國策·楚策四》云:“君亦聞驥(千里馬)乎?夫驥之齒至矣(牙口老了),服(拉)鹽車而上太行(山名)。蹄申(僵直)膝折,尾湛(zhàn,漬濕)膚潰(皮膚潰爛),漉(lù)汁(口鼻中的白沫)灑地,白汗交流,中阪(同坂,山坡)遷延(掙扎不進),負轅不能上。伯樂遭(遇)之,下車攀而哭之,解隋衣(麻衣)以冪(mì,覆蓋)之。驥于是俯而噴,仰而鳴,聲達于天,若出金石聲者,何也?彼見伯樂之知己也?!庇窒鄠鳌安畼贰断囫R》有‘隆顙蚨日(額頭突出),蹄如累曲(酒母)’之語。其子執(zhí)《馬經》以求馬,出見大蟾蜍,謂其父曰:‘得一馬,略與相同,但蹄不如累曲耳,’伯樂知其子愚,但轉怒為笑曰:‘此馬好跳,不堪御(駕車)也?!^按圖索駿(一作‘驥’)也?!碧拼膶W家韓愈云:“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保ā恫桦s說四》)屈原《懷沙》《莊子·馬蹄》《列子·說符》均載有伯樂相馬的故事。(《屈原賈生列傳》2490)

      蔡哀侯

      蔡哀侯(?—前674),春秋時蔡國國君。姬姓,名獻舞。哀侯繼其兄桓侯為蔡國國君,在位22年(前695—前674)。哀侯和息侯(息國國君)均娶夫人于陳國。哀侯十一年(前684),息侯夫人出嫁經過蔡國,哀侯表現(xiàn)得不尊重。息侯怒,設計請求楚文王攻打本國,然后他向蔡國求救,讓楚國趁蔡國來救援自己時攻打蔡國,結果哀侯于十一年(前684)被俘虜?shù)匠0Ш钤诔豢哿袅?年,死在楚國。蔡人擁立哀侯之子肸(xī)為國君,他就是蔡繆(mù)侯。(《管蔡世家》1566)

      蔡文侯

      蔡文侯(?—前592),春秋時蔡國國君。姬姓,名申。在位20年(前611—前592)。周匡王二年(前661)繼其父莊侯姬甲午為蔡國國君,卒后謚“文”。其子景侯姬固繼位。(《管蔡世家》1567)

      曹共公

      曹共公(?—前618),春秋時曹國國君。姬姓,名襄。曹昭公班之子。曹國第十六任國君。在位35年(前652—前618)。曹共公十六年(前637),晉公子重耳過曹,曹共公無禮欲觀其駢脅。釐負羈諫,不聽。曹共公二十一年(前632),晉文公重耳伐曹,虜曹共公,后復歸之。(《管蔡世家》1572,《十二諸侯年表》585,《晉世家》1658)

      曹武公

      曹武公(?—前528),春秋時曹國國君。曹成公負芻之子,姬姓,名勝(《左傳》作“滕”)。周靈王十八年(前554)繼位,在位27年,謚武。(《管蔡世家》1572)

      陳成公

      陳成公(?—前569),春秋時陳國國君。媯姓,名午,靈公之子。靈公十五年(前599),大夫夏征舒射殺靈公,自立為陳侯,午即奔晉。一年后,楚莊王率軍伐陳,殺征舒,午即由晉返陳,在楚莊王支持下繼位。在位30年,謚成。(《陳杞世家》1580)

      陳子禽

      陳子禽,春秋末期人。名亢,字子禽。曾求教于子貢、伯魚(即孔子之子孔鯉)。子禽曾問子貢:“仲民焉?”(孔子向誰學習到那么多知識?)子貢說:“文武之道未墜于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文王、武王的治國思想仍在人間流傳,賢能的人記住它重要的部分,不賢的人只知它的細枝末節(jié),所以文王、武王的思想無處不有??鬃酉蛩械娜藢W習,所以沒有固定的老師。)子禽又問:“孔子適是國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孔子每到一個國家都能了解到此國之政事,這是請求人家告訴他的呢,還是其國君主動告訴他的呢?)子貢說:“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也?!保ㄟ@是孔子憑借溫良恭儉讓的美德得來的。因此,他這種求得的方式也與眾人不同。)(《仲尼弟子列傳》2196)

      程嬰

      程嬰(?—前577),春秋晉大夫趙朔好友。曾受趙氏厚待。晉景公三年(前597),屠岸賈殺趙朔,滅其家族,程嬰與趙朔家臣公孫杵臼相約保全朔婦遺孤趙武。公孫杵臼問:“立孤(撫養(yǎng)孤兒)與死孰難?”程嬰說:“死易,立孤難耳。”公孫杵臼請先死。兩人遂藏他人嬰兒于山中,由程嬰出山向屠岸賈自首。屠岸賈派兵隨程嬰襲殺公孫杵臼,并殺嬰兒,以為后患已絕。于是真孤得以存活。程嬰乃攜趙武隱居深山,將其撫育成人。

      15年后,韓厥請晉景公立趙氏孤兒即趙武。景公命程嬰、趙武滅屠岸賈族。趙武20歲時,程嬰辭別諸大夫,對趙武說:“昔下宮之難(昔日趙朔遇難于下宮),皆能死(許多人都能殉死)。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趙氏之后。今趙武既為成人,復故位(恢復原來的爵位),我將下報趙宣孟(即趙盾)與公孫杵臼?!壁w武哭泣叩頭,懇請程嬰不要殉死。程嬰說:“不可!彼(指公孫杵臼)以我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報(如今我不回報他),是以我事為不成(他會以為我的任務沒有完成)。”遂自殺。趙武為其守喪3年,世代祭祀不絕。(《趙世家》1783)

      【責任編輯 賀 晴】

      【高等教育研究】

      基金項目:渭南師范學院社科重大研究項目:《〈史記〉人物大辭典》編纂與研究(15SKZ04)

      猜你喜歡
      武王鮑叔程嬰
      管鮑之交
      恢弘震撼的北昆《趙氏孤兒》
      旅游(2021年5期)2021-07-21 10:52:26
      真誠交往,知人善薦
      美文(2020年18期)2020-09-09 07:28:11
      心底無私天地寬
      人民周刊(2020年15期)2020-08-31 14:48:26
      與人相處,不累最舒服
      問鼎
      問鼎
      小小說月刊(2019年9期)2019-09-24 02:07:21
      “武王攻擊紂尸”的原由探析
      青年生活(2019年6期)2019-09-10 17:54:19
      不同程嬰的不同主題——由程嬰看豫劇《程嬰救孤》,以及話劇、電影《趙氏孤兒》的主題
      道德的力量
      安徽文學(2013年7期)2013-04-29 07:42:28
      阿坝县| 巴彦县| 锦州市| 丹寨县| 平江县| 晋州市| 南康市| 天等县| 杨浦区| 崇州市| 舟曲县| 日土县| 青铜峡市| 巴林右旗| 灌南县| 开远市| 井研县| 德令哈市| 江北区| 诸城市| 阜阳市| 长兴县| 全椒县| 化州市| 乐亭县| 普格县| 贵定县| 黔江区| 唐山市| 出国| 三穗县| 如东县| 鞍山市| 搜索| 东至县| 米脂县| 马鞍山市| 阜新市| 大埔区| 昌都县| 太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