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紅霞
摘 要: 班級文化是班級的靈魂,主要指班級內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觀念、班級風氣、學習風氣、人及環(huán)境和行為規(guī)范等,是一個班級內在素質和外在形象的集中體現(xiàn)。班級文化的內容主要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方面,物質文化是班級文化建設的基礎,精神文化是班級文化建設的核心,制度文化是推進班級文化建設的保證。
關鍵詞: 班級文化 物質文化 精神文化 制度文化
班級文化是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班級文化可以成為凝聚班級力量的精神支柱,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推動力量,同時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班級文化的內容主要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方面,這三者互相滲透,密不可分。
一、班級物質文化是班級文化建設的基礎
教室的物質文化氛圍不僅體現(xiàn)了班級的精神風貌,而且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健康。
教室的布置要做到:凈化、綠化、美化。教室的凈化要求地面干凈,黑板清潔,四壁無灰塵積垢;課桌椅排列整齊、劃一,各種教學、學習用品擺放有致。這就要求學生要養(yǎng)成保持教室環(huán)境整潔的習慣,每個同學都能主動進行自己課桌周圍的衛(wèi)生打掃,每個同學都能主動地收拾好自己的學習物品。在做到教室干凈整潔的基礎上,讓學生帶一些綠色植物布置教室環(huán)境,使教室充滿生命氣息。平時,不少學生會主動地對這些綠色植物進行日常料理。不要小看了這幾株植物,它凝聚著同學的心,也為緊張的學習生活增添了情趣,更有助于學生形成“關愛生命”的意識。在對教室美化的布置中,要讓孩子們充分展開自己的想象,鼓勵每一個孩子說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教室環(huán)境,或者提出建議,讓每一個孩子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鼓勵全體學生一起動手,剪的剪,畫的畫,貼的貼,在大家的一起努力下,“我最棒”、“學海泛舟”、“心愿心語”、“圖書角”、“榮譽欄”成了教室里最亮麗的風景。設計和布置的勞動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教育過程,讓學生自己去體會美,去體驗審美的情趣,比單純的說教要好多了。更難得的是,發(fā)動全體同學參與,積極地發(fā)揮了學生的主人公意識,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另外,應充分發(fā)揮班級文化的教育功能。班主任應注意把教育的意向、教育的目標等通過具體物化的充滿情趣的環(huán)境設計和布置充分表現(xiàn)出來,從而達到在班級文化環(huán)境建設中教育人、培養(yǎng)人和熏陶人的目的。
二、班級精神文化是班級文化建設的核心
班級精神文化,是班級文化的核心內容,主要指班級全體成員所共同認可的價值觀念,一般由班級輿論、班級目標、班名、班歌、班級口號、班訓等構成。班級精神文化具有移情、承載和凝聚的功能,是所有師生共同創(chuàng)造的一種精神財富,體現(xiàn)著師生一致認同與維護的理念、情感、價值取向,是規(guī)范學生行為、熏陶學生人格、陶冶學生情操的重要手段。
首先是樹立榜樣。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學校與班級的輿論陣地與宣傳工具,擴大正確輿論的影響力。如,利用學校廣播、黑板報、閱報欄、宣傳櫥窗、圖書閱覽室、名人名言、警示牌等,大張旗鼓地弘揚正氣和健康的思想,批評歪風邪氣和錯誤的思想行為,從而在班上形成積極的輿論導向。榜樣具有很強的說服力、號召力,引導學生向先進人物學習也是形成積極班級輿論的有效途徑。榜樣可以是來自班級以外的先進人物,也可以是本班中的優(yōu)秀分子。班主任要實事求是地樹立班級中的先進學生典型,引導學生向先進看齊。班主任要結合本班實際,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欲望,發(fā)掘學生的潛能,組織全體學生對班級文化建設,精神的打造,進行宣傳討論,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從而在班主任的引導下取得共識,確定出班集體的共同目標。圍繞班級目標,每個小組可制定小組目標,每個人也可制定個人奮斗目標。其次是擬定班訓。班訓是全班共同遵守的基本行為準則與道德規(guī)范,為激勵全班學生勤奮學習、刻苦自勵,形成積極健康的班風而以簡短的詞句擬就的標語,是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結合,特點是主題鮮明突出、簡潔明快、富有教導和勸誡意義。再次是提出班級口號??谔柺且粋€班級工作的基點,是班級目標的濃縮,是一種激發(fā)班級同學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一句好的口號就是班集體的一面旗幟,指引著班集體團結友愛,精神振奮,身心愉悅,由此煥發(fā)出無窮的力量和生機。如有的班級提出了“不求最好,但求更好”的口號,班級所開展的一切活動都圍繞這句口號設計,增強了班集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班級制度文化是推進班級文化建設的保證
科學、民主、健全的班級管理制度是班級文化的另一個重要內容,是良好班風得以形成的有力保證。對于一個良好班級的形成,必須要有適合本班的切實可操作的制度?;诖?,為了得到全體同學的認同,我們應由全體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符合班級實際的班規(guī)、班級公約、獎懲機制等。在班級制度管理中體現(xiàn)對學生的學習、做人等方面的人文關懷,學生也就祛除了排斥的情緒,既適應學生心理的發(fā)育過程,避免打擊學生,又能培養(yǎng)一種自立精神和主體意識,使他們真正成為班級的主人,管理班級全方位事務,接受制度文化的熏陶。
班級制度要突出“童心”、“童趣”,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制定出相應的班級管理制度,重要的是班級管理“以人為本”,重在引導,而不是強制性懲罰。班規(guī)涉及多方面內容,但大家要達成共識,還應針對每位學生的實際狀況,對規(guī)范進行變通。如在“上課”一欄,對性格外向、好動的孩子提出遵守課堂紀律、不影響別人、發(fā)言熱烈等要求;對性格內向的孩子提出上課能發(fā)言就可加星等要求,一個星期評定一次。早讀時由值日班長評價,早讀認真的及時加星,不認真的通過批評教育,扣除相應的星。總之,制度嚴慈相濟,合理、適度,學生通過努力能做到,不搞假、大、空的花架子。
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開展民主評價,可自主組建合作小組,在此基礎上制定班內小組量化評比細則,以合作小組為單位,對各組組員的情況根據(jù)細則進行量化統(tǒng)計和加減分,每兩周評比一次,對得分最高和進步較大的組進行獎勵。讓學生依照班級公約自主進行考評,公正、公平、公開,學生易于接受。一段時間后,學生逐漸由被動遵守變?yōu)樽杂X行動,我們的常規(guī)管理目的也就達到了。所有的制度,究其目的,不是為了“管住”學生,而是幫助學生完善人格,鼓勵自我發(fā)展。
班級文化建設是個永恒而新鮮的話題,作為班主任,我們只有用思考去預約教育的美麗,在不斷的實踐中創(chuàng)新,在教育改革中找準方向,才能給孩子們多多創(chuàng)設自主發(fā)展的空間,張揚他們的個性,讓孩子們在鮮活靈動的班級文化中,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真正實現(xiàn)班級文化建設在育人中的功能。
參考文獻:
[1]班主任之友.
[2]魏書生文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