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雙峻
摘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關乎著一個國家的盛衰榮辱。自1977年高考制度恢復以來,高考一直受到了社會的高度關注,提到“高考”就不得不聯(lián)想到與之息息相關的高中教育。高中教育不同于小學、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對學生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起著巨大的作用。高中時期也是學生個性迥異與對自由向往的發(fā)展時期。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更好地全面發(fā)展,為學生的人生奠定更好地基石,始終是各大高中學校的重點課題。對此,結合各個普通高中發(fā)展的實際情況,對21世紀普通高中教育的發(fā)展困境與優(yōu)化政策探析如下。
關鍵詞:普通高中 發(fā)展困境 優(yōu)化政策
一、新時期普通高中教育的發(fā)展困境
1.政府責任缺失導致辦學經費不足
數據研究表明,近年來我國普通在校生規(guī)模提升了50%,與2000年相比接近翻兩倍,造成普通高中教育發(fā)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國家對九年義務教育的實施,并且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社會對教育觀念的觀念也逐步改變。普通高中教育的急速發(fā)展讓各大高中來不及準備,各大高中為了讓學生全面發(fā)展,硬件與軟件設施的改善是必然急需解決的問題,然而政府對普通高中的投入經費卻遠遠低于九年義務教育的投入水平。由于政府的投入不足,每個高中學校面臨的都是巨額的債務問題,并且普通高中的學費標準自2003年以后就沒有出現增收的現象,經濟支撐的原因將直接影響到學校的正常上課,有些學校面對巨額債務甚至連利息都難以支付,正常運轉非常困難。
部分偏遠地區(qū),受到經費的制約,辦學設施非常的貧瘠,一些農村地區(qū)不僅缺乏圖書館、實驗室、各種儀器設備,甚至連最基本的教室都得不到滿足。對音樂、體育、美術等課程即使開設也因為設備的原因,學生多是在教室進行自習。據某調查問卷表明,還清巨額債務與政府加大對普通高中教育經費的投入是各大高中校長的頭等問題。
2.部分學校對高中教育存在認知錯誤
談及高考,就不得不提到一直處于風口浪尖的應試教育,大多數教育專家認為對普通高中教育,它始終都充當著一個過渡性或者中介性的角色,承接著大學與九年義務教育,不過也有教育專家認為應該從學生的生長特征這個方面來認定它的教育功能。對大多數社會人士來說,他們看中的是普通高中的預備功能,認為高中教育就是為學生將來上大學做準備的,其實這與國家出臺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意志也是一致的,這也是很多高校存在的一個認知錯誤。在小學跟初中階段學校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生活常識與基礎技能,而大學階段卻是為社會培養(yǎng)具有專業(yè)知識與具備技術含量的人才。那么作為起著承上啟下作用的高中教育應該來如何定位它的功能呢?似乎高中教育作為承接大學與九年義務教育的角色已經被廣大教育以及社會人士所接受,自身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功能。作為高中教育是應該繼續(xù)沿襲九年義務教育提升學生的素養(yǎng),還是模仿大學教學生一定的專業(yè)技能?的確,在社會經濟高度發(fā)展的時期需要人才的時期,高等教育的作用是為社會培育精英,自然而然高中教育就成為了為高等教育選拔合格學生的工具。重點是由于高等教育的資源是有限的名額也是有限的,普通高中教育已經變成篩選人才的漁網,人們對這張漁網的教育意義并不在乎,在乎的是學生能否跨過這張漁網一舉魚躍龍門,不惜犧牲學生的成長機會,這就是在教育發(fā)展中肆虐生長的應試教育。
二、新時期普通高中教育的優(yōu)化政策
1.制定招商引資政策,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
政府對普通高中學校的投資雖然必然起著不可小覷的作用,但是國家的資源也是有限的,一方面校長在公關方面應該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學校爭取到最大的效益,另一方面學校也應該想辦法自力更生,比如近幾年非常盛行的招商引資,利用市場對資源的微觀調控,制定一系列的優(yōu)惠政策吸引社會上開發(fā)商的投資,進而拓寬資金領域,優(yōu)化師生的教學環(huán)境。集各方力量投資學校投資教育事業(yè)?,F今,依靠這種方法成功擺脫債務的學校有很多,依然處于巨額債務的普通高中可以借鑒經驗。
2.定位高中教育,發(fā)展科學教育觀
教育作為強國之本,應該找到自己的使命,高中教育應該對自己的作用有所定位,而不僅僅是為大學做準備的“應試教育”。各大高中學校應該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跟信念觀,在應對高中升大學的壓力之余,積極配合教育政策的改革,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給學生留下足夠的空間,進行全面發(fā)展跟綜合素質教育,樹立正確的科學教育觀。學校要秉著“以人為本”的思想尊重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差異,不能磨平學生的菱角,盡最大的能力為師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從“應試教育”的模式中轉化出來,讓學生的學習生活更加豐富化、多樣化。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給予學生時間和空間,滿足他們的求知欲,呵護他們對知識的追求,展翅翱翔,放飛夢想。
教師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質量的好壞,目前各大高中學校應該把如何提高課堂水平,如何提高課堂有效性當作重點工作來抓。學校就像一個好的企業(yè)一樣應該具備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確各部門的職責,盡量做到人員精簡,運轉高效。積極推動教師投身于教育事業(yè)當中,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杜絕一本教案使用多年的情況,在課堂45分鐘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高中教師要由“主動”轉換成“被動”的身份,教師在整個課堂上不能一味的進行講解,要多聽取學生的看法,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化成“主動”學習,這樣一來課堂氣氛就會變得比較活躍,學生相對來說也會學的比較輕松,以達到為學生減負的目的。
學校應該定期組織教師進行進修活動,來提升教師的自身修養(yǎng)。創(chuàng)造條件讓教師到先進校園進行實地考察,將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案引進校園。另外,在普通高中教師隊伍中,中青年教師往往擔任著重要的任務,中青年骨干以自己獨特的教學思維,給教學帶來了新氣息,因此高校應該重視引進和培養(yǎng)中青年骨干,給予他們特別的優(yōu)惠政策,來培養(yǎng)富有活力的青年教師。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人事制度,實行優(yōu)勝劣汰的競爭制度來解決混日子的教師人員的現象。設立考核制度,定期進行考核,對表現優(yōu)良者,定期進行獎勵晉升,對態(tài)度敷衍,行為不負責的教師,應對其進行談話教育。如果屢次不改者,可通過學校的原則對其進行解聘。以此提高教師的綜合質素,進而達到更好的服務于學生。
最后,政府要處理好學校與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關系,學校要處理好升學與學生終生發(fā)展的關系。
三、結語
高中教育肩負著國家的一代使命,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經濟全球化,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等等,經濟的變化這一切都促使著教育的改革,教育關系著一個國家未來的繁榮與昌盛,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積極思考探討出一條最適合普通高中教育的發(fā)展道路,創(chuàng)造新的輝煌。
參考文獻:
[1]潘靜.城市四區(qū)普通中學結構布局調整方案的通知[J].法律法規(guī)數據庫,2009-10-14.
[2]李盼.包容性發(fā)展取向下縣級政府競爭優(yōu)化研究[J].中國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12-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