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德貴
芻議高中生物實驗有效教學策略
◎羅德貴
在新課改教學的推進下,高中生物教學作為重要的教學科目之一,其實驗教學逐步提上日程,在掌握基本生物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實際動手操作能力成為重要的教學目標。提高生物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我們要創(chuàng)新實驗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利用科學理論指導實驗設計,開展探究教學,開展開放式實驗教學,拓展學生的學習思路。因此,注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探索生物實驗教學策略勢在必行。
高中生物實驗;現(xiàn)狀探析;教學有效性;策略探究
實驗是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高中生物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新課改的教學精神,要求學生能夠有足夠多的時間進行實驗,把在理論學習中有待去解決的問題放到實際實驗中去驗證。高中生物實驗課堂教學也處于不斷推陳出新的狀態(tài),要求我們的高中生物教師必須堅持創(chuàng)新原則和實踐操作,認真審視生物實驗教學的現(xiàn)狀,體會高中生物實驗在實施過程中的教育價值。筆者認為我們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學習特征和生活實踐,運用認知理論分析,在高中生物實驗課堂開展有效的教學策略行動。
縱觀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現(xiàn)狀,在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很難發(fā)揮實驗的教育價值,不能切實體現(xiàn)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不能充分體現(xiàn)新大綱的要求。其主要原因包含教學、教師與學生等幾方面因素,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現(xiàn)狀如下所示:
1.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內容落后陳舊。我們高中生物教師很多年都是沿襲一套教學課件,在高中生物教學內容上都是照搬的課本課外習題的內容,或者是從科研雜志上照搬的實驗課件,它們已經落后于時代發(fā)展,很多實驗得出的結論早已經被學生所熟知,而很多實驗結果都是學生憑著主觀印象拼湊出的數(shù)據,實驗教學的影響力微乎其微,沒有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模式乏善可陳。高中生物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時,往往忽略了高中生物的教學特征,忽略了學生的學習感受,將實驗課程當成了課堂教學的延伸,教師在實驗過程中沒有引導和交流,只是將實驗原理、步驟和要求詳細陳列在黑板上,學生缺乏新鮮感和探索欲望,自然對高中生物實驗課程興趣索然。
3.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目標缺乏猜想??茖W的最大魅力就是探索精神和實驗論證,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就是詮釋自然生命的最好舞臺,而我們的高中生物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時,卻缺乏有效的實驗情景設定,對于實驗內容沒有認真規(guī)劃,教學目標中缺少猜想和假設,造成探索實驗成為走過程,而沒有猜想和假說就很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發(fā)散思維。
在高中生物實驗課堂開展有效的策略,需要根據《生物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仔細研究高中生物的教學特征,選取有針對性的策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在教學每一階段必須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例如,在講解“檢測生物組織中的有機物”時,筆者將課堂教學設計如下:首先,通過饅頭雞蛋等材料引入話題,即:這些食物中富含哪些有機物?之后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自己操作驗證.在此基礎上,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如何鑒定糖尿病人使用的奶粉?主要通過什么物質的鑒定?整個過程教師僅對一些概念做了解釋,對原理加以說明,核心部分均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探究,把實驗設計、操作都交給學生自己完成,由此培養(yǎng)了學生的科學思維方法及實驗動手能力和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
2.創(chuàng)新實驗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
人類開展行動的目的來源于自身興趣的驅動,而它也同樣適用于高中生物實驗課堂教學,只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才能在高中生物實驗課堂開展有效的教學策略。在高中階段的生物實驗,它們大多是對于成熟的生物結論的論證,要想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必須創(chuàng)新實驗教學內容,組織新的實驗課堂,探求新的實驗素材,教師可以適當增加實驗動手操作課程,提高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3.利用科學理論指導實驗設計,開展探究教學
高中生物教學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充分認識自然現(xiàn)象,從而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認知和生活體驗,為我們認識自然、利用自然和保護自然提高科學理論指導。因此,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必須充分利用科學理論指導實驗設計,提高實驗教學的探究精神。例如:教師在開設關于DNA的實驗教學時,基于DNA為分子結構,學生無法直觀體驗的狀況,教師就可以利用現(xiàn)代建構主義來設計課堂教學內容,通過模型方法建立有效的DNA直觀體驗,而通過提出研究DNA科學家的實驗構思來引導學生重演發(fā)現(xiàn)實驗的過程,體會科學家的研究過程,真正體會到探究精神的魅力。
4.開展開放式實驗教學,拓展學生的學習思路
正如我們所知道的科學研究是開放式的,它講究的是兼容并包與求同存異,而高中生物實驗課堂教學也不例外,教師可以將課堂實驗課程轉換為開放式實驗,挖掘實驗興趣,組織學生自發(fā)組織實驗內容,提高實驗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保證實驗目標、實驗過程、實驗材料和實驗結論的開放式、多元化,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例如:教師在開展植物細胞壁、細胞質的生物實驗時,根據實驗原理、方法、步驟,教師應該組織學生從生活中取材,在顯微鏡下認真區(qū)分不同的植物細胞結構,對于細胞液的濃度等實驗重點和難點,應該組織學生從教材講解和專業(yè)期刊論文中學習和考證,教師再進行必要的指導和講評,保證學生對生物實驗的新鮮感,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綜上所述,實驗教學是高中生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更好地讓學生通過實驗認識到生物現(xiàn)象具有良好的價值。因此,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開展創(chuàng)新精神和探究精神的培養(yǎng)已經成為大勢所趨,我們的高中生物教師一定要認識到生物實驗教學的現(xiàn)狀,將教學理論和學生的學習特征、生活實踐進行充分的結合,促進學生養(yǎng)成堅持探索實驗和探索生物科學真理的實驗態(tài)度,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作者單位: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qū)團溪中學563000)
G633.91
A
1992-7711(2016)08-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