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佳
【摘要】詞義修辭是一類主要借助語義聯(lián)想的修辭格,在英文商業(yè)廣告口號中使用頻繁。本文以英文經(jīng)典商業(yè)廣告口號為例,對其中詞義修辭的運用效果及其翻譯進行探討。
【關鍵詞】商業(yè)廣告口號 詞義修辭 廣告翻譯
一、引言
商業(yè)廣告口號是企業(yè)用于強調(diào)自身定位或宣傳品牌所使用的一種較為簡短的廣告用語。在英文商業(yè)廣告口號中,為增強語言感染力,修辭格的運用屢見不鮮。修辭格可分為音韻修辭、詞義修辭與句法修辭三大類。詞義修辭是主要借助語義聯(lián)想的修辭格。包括simile(明喻)、metaphor(隱喻)、
personification(擬人)、hyperbole(夸張)、understatement(低調(diào)陳述)、euphemism(委婉語)、irony(反語)、pun(雙關)、parody(仿擬)等。英文商業(yè)廣告口號中最常用的詞義修辭格包括隱喻、擬人、夸張、仿擬與雙關。
二、英文商業(yè)廣告中詞義修辭應用實例與翻譯
1.隱喻與擬人:隱喻是不出現(xiàn)比喻詞的比喻辭格。擬人是給動植物或無生命的物體賦予人的特征的修辭格。下文英文廣告及其譯文成功糅合運用了這兩個辭格。
例如: 英文:Poetry in motion,dancing close to me.
譯文:動態(tài)的詩,向我舞近。(豐田汽車)
該英文廣告口號首先將豐田汽車隱喻為“poetry in motion”,未出現(xiàn)本體和比喻詞,表達含蓄蘊藉,給讀者以美的感受。“dancing close to me”將汽車人格化,讓受眾感受到豐田汽車蘊含的浪漫柔情。譯文沿用英文廣告口號的修辭,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廣告的精髓。
2.夸張:夸張是為了強調(diào)某一事實對該事實做出的藝術(shù)上的擴大或縮小。夸張是廣告語言的顯著特色之一。
例如: 英文:Take Toshiba, take the world.
譯文:擁有東芝,擁有世界。(東芝電子)
該廣告口號運用夸張,突出了東芝的品牌價值。譯文沿用英文廣告的修辭,包括兩個四字短語(也稱為四字格),八個字如行云流水,有邏輯上無可辯駁之勢。四字格表達形式工整,節(jié)奏感強,是形式美和音韻美的統(tǒng)一,為中文所常用。四字格的使用可以使廣告言簡意賅、便于傳頌。這反映了在翻譯中,譯者要考慮目的語的文化習慣。
3.仿擬:指對現(xiàn)成的語言形式(如格言、警句、諺語等)的模仿。英文商業(yè)廣告口號頻繁運用仿擬,以達到幽默的效果。
例如:英文: Not all cars are created equal.
譯文: 并非每輛車都生而平等。(日本“三菱”汽車)
該廣告口號模仿美國 《獨立宣言》 中的句子“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突出了三菱汽車的卓越品質(zhì)。譯文為引起中國受眾相似的聯(lián)想,模仿中國讀者熟悉的譯句“人人生而平等”,達到了與英文廣告口號相似的效果。仿擬的翻譯需要仔細斟酌,試想,若譯文為“并非每輛車在被創(chuàng)造出來都是平等的”,雖然含義一致,但受眾便很難聯(lián)想到《獨立宣言》 中的名句,譯文便喪失了幽默的效果。
4.雙關: 雙關是利用多義字詞或同音異義字詞的修辭格。廣告口號為了追求言簡意深,頻繁使用雙關,由于雙關建立在源語言字詞的特征之上,在詞義修辭中翻譯難度最大,對譯者提出了較大挑戰(zhàn)。
例如: 英文:Obey your thirst.
譯文: 服從你的渴望。(雪碧)
該廣告口號巧妙運用了雙關。“thirst”在英文中有 “a feeling of needing to drink”(想喝水)這一基本含義,也有“a strong desire for something”(對某事物的強烈欲求)這一引申含義。該口號讓受眾由口渴聯(lián)想至其他人生追求,使其印象深刻。譯文沿用了雙關,以漢語“渴望”糅合了“thirst”的兩個含義“渴”和“強烈愿望”,可謂精妙。
又例如: 英文:We lead. Others copy.
譯文: 我們領先,他人仿效。(理光復印機)
該廣告口號既點出了復印機的功能“copy”(復印),又以 “copy”的引申義“imitate”(仿效)強調(diào)理光復印機被其他復印機仿效,突出其行業(yè)領先的地位。由于中文中找不到對應“copy”的雙關字詞,譯文僅點出了“copy”一詞在該口號中更重要的含義“imitate”,雖然比起原文在藝術(shù)美上折損不小,但強調(diào)了重點。可見,在對雙關的翻譯中,譯者至少應譯出同形異義詞在廣告口號中最突出的含義。
三、總結(jié)
在英文商業(yè)廣告口號中恰當?shù)剡\用詞義修辭,可以使受眾形成對企業(yè)或品牌的積極印象。譯者應根據(jù)原文修辭的使用情況,結(jié)合譯入語文化,對譯文進行靈活處理。如果原廣告口號的修辭運用精妙,譯者需要盡可能地在譯文中保留原文的修辭,從而最大程度上體現(xiàn)原廣告口號的投放效果。
參考文獻:
[1]初廣志.廣告文案寫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李定坤.漢英辭格對比與翻譯[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4.
[3]劉榮征.淺談廣告英語中雙關語、杜撰詞、仿擬、明喻和暗喻的翻譯[J].中國地質(zhì)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12):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