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夙慧+曹曉娟
摘 要: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把“互聯網+”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在職業(yè)教育中,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普及和深入,高校的辦學理念、辦學特色、辦學模式等方面都發(fā)生了一些新的變化。其中,職業(yè)學校的科研管理作為日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反映了一個學校的整體實力,而且對科研進展、科研成果的獲得、經費的使用、效益的高低等都會產生直接影響。
關鍵詞:互聯網+;教育科研;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5-12-25
一、職業(yè)院校教科研管理的現狀
在職業(yè)教育中,科研管理工作每年都會產生大量的文件和數據,如何高效有序地處理繁雜的科研統計管理工作中的文件和數據,使相對分散的科研人員方便快捷地獲取和共享科研信息,一直是科研管理部門的重要研究內容。如何高效率地把學??蒲谢顒雍透鞣N科研資源有機地組織起來,達到實時管理和動態(tài)管理,全面提高管理能力和效率的目的,切實使數字化校園建設為提高科研管理的質量、效益、效率服務,為提高辦學質量和科研水平服務,是一些職業(yè)院校亟須解決的問題。
二、職業(yè)院校利用“互聯網+”提升教科研管理效率的必要性
1.職業(yè)院校教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必然性
近年來,職業(yè)院校對數字化校園建設和教科研管理的推進力度進一步加大,信息技術在職業(yè)院校的科研管理中也得到了廣泛應用,先進的信息環(huán)境已經成為實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技術支撐。在教科研管理中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以科學管理理念為依托,充分挖掘信息資源,探索科研管理信息化,并采用工作流技術實現業(yè)務流程的自動化,促進高職高專院校科研管理工作信息化、科學化、規(guī)范化。
2.教科研管理系統存在的問題
數字化校園的概念由來已久,現又將“互聯網+”概念引入職業(yè)院校的日常管理中。對多數職業(yè)院校來說,由于數字化校園建設起步較晚,信息化軟件建設處于剛剛起步階段。教科研管理工作依然采用計算機錄入、手工進行科研量化統計,工作強度上與以往沒有太多改變,也無法做到量化科學性。對教師科研工作的管理仍停留在簡單表格統計階段。從以上情況來看,急需重新構建高效管理的科研管理體系,利用“互聯網+”與教科研管理相結合,以提升教科研管理的效率。
三、“互聯網+”下提升教科研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徑
1.更新教科研管理理念
將“互聯網+”理念引入職業(yè)院校為學校教科研管理中學術理念、行政理念與服務理念等方面的協調發(fā)展搭建了平臺。教科研管理信息化是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信息資源和環(huán)境,建立教科研管理信息網絡系統,優(yōu)化科研管理模式,提高科研管理效率和水平的過程。同時,教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設也不是指單純的信息系統建設,在滿足各類數據上報、整合的需求之后,更應對信息管理系統的廣泛應用和數據價值作深度挖掘,為學校、各職能部門以及教師提供各類信息化服務。
2.確立教科研管理職能,搭建“互聯網+”背景下的教科研信息化管理平臺
“互聯網+”背景下的教科研管理信息系統分為部門管理、人員管理、項目管理、科研成果、學術活動、科研考核、年度統計、網上辦公和系統維護等幾大類目。該系統通過教科研工作網絡化管理,及時準確地更新學校教科研數據,同時創(chuàng)建一個有利于教科研管理機構溝通的便捷平臺,使學校能全面、實時、準確地提供各類教科研信息,使個人科研申報、成果登記、查詢等環(huán)節(jié)免除填寫各種統計報表的麻煩,變得更加快捷、易操作、網絡化,節(jié)省工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對于職業(yè)院校的教科研管理來說,“互聯網+ ”對教科研模式和教科研管理模式有著重要的創(chuàng)新和推動作用。伴隨著職業(yè)院校的全面建設和整體推進,創(chuàng)建基于網絡的信息化教科研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是一項亟須解決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丁少慧.科研管理辦公自動化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5.
[2]史春杰.院級科研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D].昆明:云南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