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寧 孫蘭蘭
摘 要:當前,師生員工道德素質建設已經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學校在重視學生德育教育的同時,更要重視教職員工職業(yè)道德素質的提高,使師生員工的道德素質建設同步進行,既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又提高教職員工綜合素質,從而為學校教育教學事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基于此點,本文對提高師生員工道德素質的途徑進行探析。
關鍵詞:學校;教職員工;教師;學生;道德素質
一、提高教職員工道德素質的途徑
1.立足于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教職員工道德水平
思想政治工作是開展教職員工道德素質建設的重要途徑,學校領導應當將思想政治工作作為學校教職員工管理的首要任務,提高教職員工的道德水平。首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培養(yǎng)教職員工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的精神,增強職業(yè)認同感和自豪感。學校領導要調動起廣大教職員工參與學校建設和改革的積極性,做好教職員工的思想工作,使他們在面對利益調整時擺正心態(tài),正確處理好權利與義務的關系,讓他們支持教育教學改革,并貢獻自己的力量;其次,學校領導要主動關心教職員工的心理、生活狀況,從實際情況出發(fā)為教職員工排憂解難,解除本職工作的后顧之憂。學校要營造用心留人、安心敬業(yè)的文化氛圍,為教職員工道德素質的提高構建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條件。
2.開展師德建設,努力提升教師職業(yè)道德素質
學校要始終將師德建設作為全面提升教師職業(yè)道德素質的關鍵性工作。師德是指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中所形成的道德觀念、道德行為規(guī)范和道德品質,主要表現(xiàn)在師表、師品、師能、師智四個方面。在把握師德內涵的基礎上,通過師資培訓、典型引路、政治學習等渠道加強師德建設,使教師具備以下道德素質:首先,教師要堅定愛國敬業(yè)、獻身教育的觀念,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增強自身社會責任感和職業(yè)光榮感,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使自己成為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引路人;其次,教師要有嚴謹治學的精神,遵守學術道德和規(guī)范,維護學術嚴肅性,用嚴于律己的治學態(tài)度,追求學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再次,教師要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全面踐行素質教育,構建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通過言傳身教、為人師表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道德素質教育。同時,教師還要主動關心學生生活、品德、學習、思想、心理等方面的狀況,以德育教育優(yōu)先,堅持育人為本;最后,教師要提升自身文化修養(yǎng),自覺遵守社會公德,行為舉止端莊,言語文明規(guī)范,以此樹立良好的職業(yè)形象。
二、提高學生道德素質的途徑
1.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思想素質
社會主義建設需要德才兼?zhèn)涞娜瞬抛鳛樯?,而學校作為培養(yǎng)人才的主陣地,必須承擔起德育和智育的雙重責任,在重視學生學業(yè)完成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觀念。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理想教育和信念教育為主,引導和幫助學生堅定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信念,從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學校要將思想政治理論課納入到重點課程建設范圍內,始終秉承教書、育人相結合的原則,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水平,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同時,學校還應積極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將其作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平臺,從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學生的課余生活中去。如,在科技、文娛、體育活動中弘揚民族傳統(tǒng)文化,增強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激發(fā)學生樹立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而奮斗的信念。又如,在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青年自愿者活動中,明確思想進步的活動主題,使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思想教育,提高思想素質。
2.重視日常養(yǎng)成教育,培養(yǎng)學生道德習慣
道德習慣是指人在日常生活中處理對人、對己關系時表現(xiàn)出來一貫性行為。在學校教育中,要以日常養(yǎng)成教育為切入點,通過建設校園文化,將物質環(huán)境、制度環(huán)境、精神氛圍融為一體,使學生可以在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中,潛移默化地對思想道德、精神風貌、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和習慣習俗產生認同,自覺抵制功利主義、實用主義消極觀念,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同時,學校教師要將日常養(yǎng)成教育作為重要的德育教育方式,與學生保持良好的關系,經常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從而幫助學生增強識別錯誤觀念的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使學生形成敢于面對錯誤、改正錯誤的良好道德品行。
三、師生共同進步,提高道德素質的途徑
1.以思想道德建設為根基,構建深層次校園文化
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是構建校園文化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更是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必然要求,有助于師生在校園文化中共同進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學校要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來武裝師生,引導師生堅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樹立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學校要以營造道德文明風尚環(huán)境為切入點,倡導師生之間形成真誠、友愛、和諧、民主的關系,引導師生用和諧的態(tài)度對待事物,用和諧的方式處理矛盾,增強保護環(huán)境、節(jié)約資源的社會意識,從而形成理性平和、自尊自信、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為了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奠定思想道德素質基礎。
2.始終堅持校風學風建設,展示師生精神風貌
校風學風建設是塑造師生人格、陶冶師生性情、展示師生精神風貌的必然選擇。校風學風是學校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行為文化的綜合反映,加強校風學風對于規(guī)范師生道德行為、提高師生道德思想起著重要作用。學校要將追求真理、崇尚科學、愛國敬業(yè)、勤奮務實作為良好校風學風的建設宗旨,通過師德師風建設,規(guī)范教師職業(yè)道德行為,充分發(fā)揮教師的示范和表率作用,樹立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教育教學觀念,營造優(yōu)良教風;通過加強學生素質教育,切實落實學生行為規(guī)范和準則,確保學生嚴格遵守學校規(guī)章制度,從而營造奮發(fā)向上、勤奮好學的良好學風。在大力開展校風學風建設的校園氛圍中,可以促進師生在道德素質建設方面共同進步。
四、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教職員工而言,應當從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師德建設、制度建設著手,提高教職員工的道德水平,規(guī)范教職員工的道德行為;對于學生而言,應當從思想政治教育、日常養(yǎng)成教育、情感教育著手,提高學生思想素質,培養(yǎng)學生道德習慣、完善學生道德人格。師生員工的道德素質已經成為學校事業(yè)健康發(fā)展的關鍵性因素,為此必須重視師生員工道德素質的共同提高,為教育教學的有序開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