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花
語文是一首詩,朗讀是一首歌。長期以來,朗讀一直是閱讀教學的基本訓練之一。它有助于學生掌握每個漢字的音、形、義;有助于加深對詞語的理解和運用;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層次結(jié)構;對兒童語言的形成和發(fā)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朗讀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欣賞力、想象力;便于豐富學生的感情,陶冶學生的人格。
一、養(yǎng)成良好的朗讀習慣
1.朗讀的正確姿勢
讀,一般是坐著的,要求學生身體坐端正,兩腿分開,兩腳平放地上,兩肩放平,背腰挺直。兩手稍曲拿書,書不要垂直,稍稍向外傾斜一點,眼睛和書相隔一尺。特別注意胸部和桌面,要保持一拳距離,讓呼吸和血液流動都很自然。
2.朗讀的正確、流利
不少學生朗讀中的錯誤與他們態(tài)度馬虎、不動腦筋有關。教師應要求每個學生都準備一本字典,讀書之前,讓學生自己動手預習,看準字形,查找字音,先“讀”為快。讀中要求運用普通話,聲音要響亮,吐字要清晰,字音要讀準,句子要讀通……
3.朗讀的大方、響亮
朗讀就是朗聲讀書,即運用普通話把書面語言清晰、響亮、富有感情地讀出來。應力求聲音響亮,吐字清楚,朗讀時大方得體,不拘謹。久而久之,學生不但能樹立信心,養(yǎng)成大聲朗讀的習慣,還可以為學生提供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鍛煉他們自我表現(xiàn)的膽量。
4.朗讀的“三到”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只有三者并用才能收到良好的讀書效果。朗讀,是眼、口、耳、腦協(xié)同作用的創(chuàng)造性閱讀活動,朗讀時要身心入境,邊讀邊依據(jù)文字腦海中浮現(xiàn)相應的畫面,真正讀懂文字背后的意思。
二、提供充足的朗讀時間
根據(jù)教材特點、不同年級學生特點等安排好每一堂課的朗讀時間,并自我監(jiān)控達成度,要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正確朗讀文本。在老師范讀的基礎上,要留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試讀、練讀。特別是自學性、預習性的朗讀,切不可只做做樣子,匆匆走過場,草草收兵;在理解基礎之上的表達性朗讀,更要想方設法調(diào)動全體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并適當?shù)貏?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趣,切不可未作準備就倉促上陣。讀后應該留出評議時間,在“評一評、議一議”的過程中強化朗讀的激勵功能、診斷功能及調(diào)節(jié)功能,促進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
三、保障扎實的朗讀訓練
在充分朗讀時間的基礎上,必須想方設法調(diào)動學生的朗讀積極性,讓朗讀成為學生課堂表現(xiàn)自己的一種方式。創(chuàng)設氣氛讓學生愿讀、樂讀、甚至搶讀。
每個班的學生都不是整齊劃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顯的差異。因此,在朗讀教學中也應體現(xiàn)層次性。在朗讀訓練中,教師應當量人而行,量材而讀。讓各種層次的學生,讓多人次的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朗讀的機會,都有展示自我朗讀的舞臺。同時,多為“丑小鴨”創(chuàng)造“登臺亮相”的機會,要知道美麗的白天鵝也有“丑小鴨”的經(jīng)歷。
評價則因人而異,多肯定少否定,多給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多讓他們有展示自我的機會。比如:在預習性的朗讀中,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展示讀,哪段最感興趣讀哪段,哪段讀得最棒讀哪段……小組合作朗讀,不僅加深了小組成員之間的溝通,易于小組成員讀通讀準課文,更擴大了朗讀的訓練面,以一帶十,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朗讀積極性,使朗讀訓練落到實處。
四、創(chuàng)設濃郁的朗讀氛圍
要想讓學生把課文讀正確、流利、有感情,也需要使他們對朗讀產(chǎn)生興趣,去主動學習,把朗讀當成一件樂事。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興趣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利用“成就感”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
對于成就感,說到底就是自己的做法和結(jié)果得到別人的肯定時產(chǎn)生的一種滿足或興奮的心理,這種興奮可以增強自信心,產(chǎn)生一股抑制不住的再奮斗的動力。所以,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朗讀的優(yōu)點,及時地加以肯定和表揚,讓學生享受到取得成績的滿足、興奮,從而對朗讀產(chǎn)生興趣,提高自己的朗讀能力。
2.評選“小老師”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
教學中應特別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每上一篇課文時,都要給學生范讀兩遍,讓學生模仿,以聽助讀,在模仿中糾正自己的發(fā)音,在模仿中培養(yǎng)自己的語感,在模仿中掌握朗讀方法,以提高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的能力。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開始實施評選“小老師”的活動。學生們聽說要選“小老師”,教室里頓時熱鬧起來,個個把小手高高舉起,躍躍欲試。一部分“朗讀小老師”脫穎而出。
3.創(chuàng)設“情境法”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
運用電教手段發(fā)揮其優(yōu)勢,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誘發(fā)朗讀的興趣。小語課文類型不一,倘針對不同類型的課文內(nèi)容,選擇與各自朗讀基調(diào)相宜的音樂進行配樂朗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巧用“鼓勵法”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
學生如果課前不預習課文,教師范讀時不認真聽,一讀書就多字、少字、錯讀字等。作為教師應用鼓勵的語言、表情、眼神和親熱的動作使他們從“失敗”中堅強起來,樹立起“我要讀好書”的決心和“我一定要讀好書”的信心。不應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應多給些時間,多加指導,鼓勵其想去讀。
五、演繹精彩的朗讀示范
教師的范讀,是朗讀教學中最原始、最樸實、最有效的手段。教師范讀的滲透力和影響力比錄音教學更為直接,其正遷移效應也更為明顯。教師范讀的聲音更真切,更具立體感,除了聲音的傳遞外,教師的眼神、表情、手勢等體態(tài)會作為一種信息,及時直接傳遞給學生,更易感染學生。學生可以從教師的范讀中受到熏陶和啟發(fā),潛移默化地學會了一些朗讀方法和技巧,而且通過教師的點撥和鼓勵也逐漸培養(yǎng)他們自覺向老師學習的習慣,使他們的朗讀水平不斷提高。
六、呈現(xiàn)有效的朗讀指導
我們所學的漢語言文字,不僅語音和諧悅耳,又有四聲、輕聲、變調(diào),聲調(diào)有抑揚,詞語結(jié)合在一起,就有了起伏、疾徐、強弱、明暗等有情感的節(jié)奏。所以,朗讀也有基本的方法可循。但我們并不贊成死搬方法,關鍵是讓學生在朗讀中學會朗讀,方法只是拐棍,最后終究是要扔掉的。
要咬文嚼字地品味,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調(diào)讀出不同的語氣、語調(diào)、情感,讀出文章的輕重緩急和停頓。為此,要善于抓住文章重點段落進行訓練。課文的重點段落,往往詞語準確生動,句子含義深刻,很有意境。指導學生讀好這些重點部分,可以幫助學生深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真正做到“有感情地朗讀”。
七、展示多樣的朗讀形式
一堂好的語文課,往往是把朗讀穿插其中的,并且朗讀的形式還要靈活多變。如果一味地讓學生齊讀或指名讀,就會感覺到整個課堂沒有生機,更不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朗讀的形式:領讀、指名讀、分角色讀、輕聲讀、快速讀、競賽讀、配樂朗讀、評讀、范讀等多種朗讀方法。
教學時當我們遇到對話較多的時候,情趣較濃的課文時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讀;當需要借助讀來幫助學生分清短文中的內(nèi)容層次時可以采用領讀;當學生讀不到位時,需要老師來激情引趣時,這時適合教師范讀;當需要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激起他們的閱讀興趣和熱情,活躍課堂氣氛適宜采用競賽朗讀;如果課堂需要渲染氣氛、推波助瀾時,可以采用齊讀……如果教師能靈活運用多種朗讀方法,課堂將會變成另一番生機勃勃的景象。
還語文課堂朗朗的讀書聲,呈現(xiàn)語文本色,成為語文課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作者單位:丹陽市蔣墅中心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