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永林
摘 要:高中體育教學作為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教學的重點所在,是學生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主要途徑。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體育在思想觀念和教學方式方面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作為體育教學基礎的田徑項目也應受到重視。
關鍵詞:高中體育;田徑;問題;策略;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8-039-01
田徑項目是一切體育運動的基礎和運動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中體育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教學中,我們教師應清楚認識到教學中存在的不足,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合理運用各種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的運動熱情,注重學生養(yǎng)成終身體育的意識,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諸方面健康、和諧、全面發(fā)展。本文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幾點看法。
一、現(xiàn)階段高中體育田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由于各方面原因的影響,我們的高中體育教學一直不盡人意,特別是田徑部分的教學,完全沒有發(fā)揮出應有的教育教學意義。其主要原因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教師、學校不重視。隨著課程改革的實施和進一步深入,雖然我們的教學體系發(fā)生了改變,但是,由于傳統(tǒng)教學的根深蒂固,升學考試壓力加大,體育作為副科的存在一直沒有收到教師、學校的重視,除了體育考生以外,體育根本走不進他們的視野,加之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沒有規(guī)定具體的教學內容,因此,田徑部分的教學更是受到忽視,學生不愛,教師不理、學校不管。其次,教學內容單一化現(xiàn)象嚴重。在高中由于場地限制以及是教師、學校的不重視,高中體育田徑教學的教學內容比較單一,一般為短跑、實心球、立定跳遠等內容,這些內容的開展經(jīng)常會讓學生感覺枯燥無味,加之教師在課堂的組織形式方面比較單調,更加影響了學生對體育田徑的學習興趣。再次,學生對田徑運動缺乏興趣。迫于升學率的壓力,學校在一定程度上對田徑教學也縮減了比重,同時加大了文化課的比重,體育課的課時被迫縮減,就導致田徑教學缺乏足夠的課時來讓學生進行很好的訓練,同時高中生由于受高考壓力和自身身體素質的影響,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文化課的學習中,忙于文化課的研究復習,對體育鍛煉缺乏興趣,尤其是對于十分枯燥的田徑運動更沒有興趣。最后,很多高中學校體育設施及器材缺乏或陳舊,影響高中體育田徑教學的順利進行。各方面原因的綜合制約,使得高中體育田徑部分的教學困難重重,有待我們教師進行進一步的解決和落實。
二、提高高中體育田徑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分析
1、轉變教學觀念,更新教學思想
俗語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敝挥绣憻挸鲆粋€健康的體魄,才能保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學習和工作。高中階段正是青少年發(fā)育和成長的關鍵時期,經(jīng)常進行田徑運動鍛煉身體,是促進青少年身體各方面的協(xié)調發(fā)展的一種有效方式。因此,高中體育田徑教學要實現(xiàn)新課改下競技體育與趣味性體育的結合,積極轉變教學思想,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逐步減少以競技為目的的田徑教學課程,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把學生放在首位,以新穎有趣的田徑課程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實現(xiàn)學生全面發(fā)展。為此,教學中,作為教師的我們,應積極學習課程改革指導的教學思想和方法,積極的轉變教學觀念,充分重視田徑教學的重要作用,合理運用多種教學模式,科學、有效的開展教學,培養(yǎng)高中學生學會和掌握正確的、科學的鍛煉方法,以保證學生通過田徑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其身體素質,為應對高考提供一個健康的身體。
2、寓教于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潛在動力和前提。” 學生是教師教學的對象,是課堂學習的主體。高中的學生,喜歡關注新鮮的領域與話題,創(chuàng)新意識強,不喜歡循規(guī)蹈矩,按部就班地學習與生活。由該特點所決定,田徑運動,特別是跑步、鉛球等運動項目,很不受學生喜歡,加之傳統(tǒng)的田徑教學內容,形式單一,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授與技能的訓練,忽視了教學的娛樂性、參與性,更是讓學生厭倦。因此,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在我們的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的我們,在積極轉變教學觀念的同時,我們還應從學生的性格、愛好的各方面入手,結合教學的實際需要,充分挖掘教學中存在的趣味因素,寓教于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快樂的學習和鍛煉。例如,就跑步而言,既可以讓學生順著跑,也可以讓學生倒著跑;既可以讓學生單獨跑,也可以讓學生接力跑;既可以讓學生直著跑,也可以讓學生曲線跑;既可以讓學生徒步跑,也可以讓學生帶球跑。這樣,在有效的引導學生鍛煉的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落在實處。
3、優(yōu)化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
課程改革的落實,教學理念、方式的革新已成為必然。高中田徑教學的成效受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影響十分明顯,良好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所學的運動技能。因此,新課改下,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方式,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田徑運動的教學,引導學生在快樂中參與運動,體驗運動。比如,改變田徑運動單一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設一些比較有趣味的新奇的綜合訓練方式,如改良版的“抱團報數(shù)”游戲,改“教師的示范”為“學生示范”等。這樣,通過各種教學方式的優(yōu)化組合,在有效開展教學的同時,也順利的達到了教學目標,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總結:在素質教育理念的背景下,高中體育田徑教學應該不斷的進行改進,實現(xiàn)快樂體育、健身體育的學習目標。教學中,我們教師應不斷的總結教學方法,不斷的探究教學途徑,不斷提高教學效率,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許玲玲.高中田徑教學的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體育時空,2012
[2] 孫福麟.新課標下的高中田徑教學模式構建――以我的成長經(jīng)歷為背景[J].考試周刊,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