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奎生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點訓練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學生只有真正掌握好這四種能力,才能夠擁有較高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尤其閱讀是了解世界、掌握知識、學習技巧的重要途徑,所以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之一?,F(xiàn)代教育要求課堂教學要重視對學生個性化發(fā)展需求的滿足,閱讀教學同樣如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化要求,嘗試通過個性化閱讀教學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讓學生成為一個更加優(yōu)秀的人。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個性化閱讀;問題和建議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需要。個性化閱讀教學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滿足每一個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同時更加重要的是,個性化閱讀教學的開展能夠給學生更大的空間,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發(fā)展方向,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發(fā)展道路。當前小學個性化閱讀教學體系的構(gòu)建還不是很完善,這就導致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出現(xiàn)了比較大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找到產(chǎn)生問題的原因,然后結(jié)合實際情況尋找合適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一、當前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存在的一些不足
1.閱讀時間的不足和教學方法的不當
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閱讀。各種作業(yè)占據(jù)了學生太多的時間,學生所剩無幾的時間還要用來培養(yǎng)自己的各種特長。所以,總得來說學生基本沒有足夠時間進行閱讀,更不要說進行個性化的閱讀了。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有閱讀課的存在。這個時間其實應該給學生自由的閱讀和思考。但是,因為教學任務的要求,教師會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完成自己布置的作業(yè)。這樣一來學生又要承擔作業(yè)帶來的壓力,沒有辦法真正投入到閱讀中去。在這種狀態(tài)下學生沒有辦法真正進行閱讀,也沒有辦法深入地思考問題,反而浪費了大好的學習時間。例如,在閱讀文章的時候,教師經(jīng)常會要求學生找出文章里面自己最喜歡的一段話,然后進行仿寫。但是其實有的文章全部都是精華,學生都很喜歡。真正讓學生進行模仿會影響學生對文章的情感。而且文章的理解應該是多元化的,學生可以從自己的角度選擇理解的方式,然而教師往往喜歡給學生劃定一個正確的范圍,學生只能夠在這個范圍內(nèi)進行理解。甚至有一部分教師會給學生標出什么是標準答案,這會嚴重影響到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
2.過度強調(diào)閱讀的“規(guī)范性”
在小學語文考試中,閱讀占據(jù)了比較大的比重。所以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不少教師都強調(diào)閱讀對學生的成績的影響,因此閱讀教學慢慢地變成了教師的答題技巧講解課堂。教師會以閱讀考試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問題為例,給學生講解怎樣答題才能夠獲得更高的分數(shù)。在閱讀的時候,不管什么樣類型的文章都可以用教師講授的方法進行剖析,以致無論什么樣的閱讀文章在這里都變成了得分的根據(jù),文章失去了差別,喪失了美感。所以越來越多的學生覺得閱讀是一件很無聊的事情。此外,不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度強調(diào)自己的得分技巧,強迫學生將學習重點轉(zhuǎn)移到技巧的學習上來,這使得閱讀課堂的主體出現(xiàn)了變化。學生只能夠被動地按照教師的安排來學習,沒有一點點自由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因此原本充滿無限可能的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課堂變得一成不變,教師和學生都必須要按照既定的規(guī)則來行事。而這一切都是為了讓學生在考試的時候獲得更高的分數(shù)。應試教育的壓力讓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尤其是個性化閱讀教學走了樣,學生喪失了思考的空間,只能夠把自己的想法往教師給定的正確答案上面靠攏。而實際閱讀的過程中學生也沒有足夠的思考空間,教師在學生看完題目以后會急切地告訴學生用什么樣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怎樣才能夠拿到最高分。這些方法都使得學生的思維只能夠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活動,不可能產(chǎn)生更多的想法。
二、提升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質(zhì)量的一些建議
1.給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留下空間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需要給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留下空間,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xiàn)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目標。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夠光看學生的考試成績,同時也要重視學生的人格發(fā)展和思想發(fā)展。現(xiàn)代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yǎng)考高分的考試機器,而是培養(yǎng)真正有血有肉的、能夠獨立思考的人才,這樣的人才才是現(xiàn)代社會需要的。所以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給學生留下個性發(fā)展的空間。在學生閱讀的時候,教師不要急著用各種各樣的任務去給學生增加壓力,而要讓學生不由自主地去閱讀和思考。在學生閱讀之前教師不要給學生布置任務,只要讓學生自己閱讀就可以。在學生閱讀以后,教師可以用聊天的方式和學生溝通,問問學生閱讀了這些內(nèi)容以后心里有什么樣的想法,同時又有什么樣的感觸。在學生說完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進行組合,以小組的形式對文章進行探討。探討的內(nèi)容不一定是考試必考的內(nèi)容,而是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進行討論。比如有的學生喜歡主人公,那么就談談為什么喜歡主人公,這些理由哪一個最具有說服力。而其他的學生可以就這個學生的想法進行溝通,說說自己的想法,相同或者不同都可以。這樣的課堂教學可以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讓學生能夠自由地思考,也能夠更好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2.讓學生到生活中去尋找知識
個性化閱讀的內(nèi)容往往和學生的課外生活有更加緊密的聯(lián)系,而閱讀的目的其實就是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所以要做到個性化閱讀教學,教師還要讓學生從生活中去尋找知識,通過實際生活讓學生得到更加真實的閱讀體驗。這是因為,閱讀得到的知識還是理論上的,這樣的知識雖然學生能夠了解,但是并不能夠真正掌握。只有實際生活才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所以讀書固然重要,教師還要給學生時間和自由,讓學生到實際生活中去獲得更多。
3.提升教師的素養(yǎng)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領(lǐng)路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首先需要教師的“鼎力相助”,因此要保證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首先必須要保證教師的質(zhì)量。不少教師的眼光比較狹隘,過于看重眼前的得失,所以他們在閱讀課堂教學過程中更加傾向于讓學生學習如何在考試中獲得高分,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也更加喜歡教授學生各種得分技巧。此外,個性化閱讀教學同樣需要教師有足夠的能力來回答學生的疑問。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必然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一些思想上的問題的解答會直接影響到學生思想認知的發(fā)展。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具備比較高的素養(yǎng),才能夠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保證教師的素養(yǎng)是做好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必然選擇。學校應該定期對學校教師的能力進行考察,通過考試、聽課等方式判斷教師的能力,對于能力有問題的教師,學校應該給予積極的重視,安排這些教師進行學習,定期對他們進行培訓。
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對于學生的思想認識的發(fā)展和綜合能力的提高等都能夠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現(xiàn)代教育必須要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針對當前存在的部分問題,教師應該積極地進行改進,解決好這些問題,保證個性化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
責任編輯 范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