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高職院校學生人文素質培養(yǎng)的探索

      2016-05-14 20:09:58肖燕
      經(jīng)濟研究導刊 2016年6期
      關鍵詞:人文素質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高職院校

      摘 要:人文素質是高職院校學生的必備素質,人文素質教育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全面、和諧、可持續(xù)發(fā)展,以完善學生的心性為最高目標。而思想政治理論課主要是對大學生進行“三觀”教育,提升學生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道德素質、心理素質和法律素質。探索與研究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質的有效途徑與方法,以期全面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突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關鍵詞: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06-0120-03

      一、人文素質及人文素質教育的定位

      (一)人文素質教育的目標定位

      人文素質教育實質上是一種人性教育,是一種基礎和素養(yǎng)。高職院校的人文素質教育主要是加強學生在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教育,提高全體學生的文化品位、審美情趣、人文修養(yǎng),實現(xiàn)并促進個體身心發(fā)展。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是全面提升學生“德、技、力”三個層面的素質,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在德、力兩個維度較好地配合人才培養(yǎng)目標。人文素質教育的目標定位是培養(yǎng)“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共同生存”的高素質和高技術人才,這是新形勢下,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高素質勞動者的需要,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二)學生人文素質培養(yǎng)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

      學生人文素質教育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高校德育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相互滲透,相輔相成。在教育目標上,二者是一致的。在內(nèi)容等方面又有明顯不同。人文素質教育培養(yǎng)大學生個體的特殊品格,在潛移默化中陶冶人格,解決大學生的“做人”問題;而思想政治教育從正面對大學生進行“三觀”教育,解決大學生的“方向性”問題。人文素質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是“源”與“流”的關系。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文素質的源動力,可以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帶動人文素質教育。

      二、梳理課程體系建設目標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體系由《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形勢與政策》三門公共課、一門單列的思想政治理論實踐課、《三生教育》必修課和一系列人文素質教育選修課構成。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大學生進行“三觀”教育,解決大學生“做人的方向性”問題,提升學生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道德素質、心理素質和法律素質。以《三生教育》必修課為主,文、史、哲、藝選修課為補充的人文素質教育,著眼于學生的全面、和諧、可持續(xù)發(fā)展,以完善學生的心性為最高目標,促進學生通過自身的內(nèi)化和發(fā)展,逐步形成一種穩(wěn)定的內(nèi)在品質和價值取向。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從不同的角度實現(xiàn)了德以樹人、力以發(fā)展的總目標。

      (一)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黨的基本理論、國家的方針政策,認清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huán)境與國內(nèi)形勢;培育學生的公民意識,領會社會主義法律精神,掌握我國憲法和其他相關法律知識;培養(yǎng)學生把握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精神實質,確保我們培育人才的方向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

      2.能力目標。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面對風云變幻的國際、國內(nèi)形勢時,能夠具備敏銳的政治判斷力和辨析力;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培養(yǎng)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綜合運用能力;增強學生在實踐中把理論認知轉化為實際行動的能力,不斷提升高職大學生的學習力、道德力、心理調(diào)適力和發(fā)展?jié)摿Α?/p>

      3.情感目標。通過情感陶冶,增強信念,磨煉意志,形成良好德性;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法治觀念,運用法律手段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感受法律的公平、正義;引導學生確立社會理想,理性愛國。

      4.素質目標。在課堂教學中完成知、情、信;在實踐課中完成意和行。引導學生確立科學的人生觀、道德觀、法律觀,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法律素質和政治素質。堅定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培育學生良好的職業(yè)素質、職業(yè)理想、職業(yè)道德、職業(yè)態(tài)度、職業(yè)價值觀和職業(yè)紀律。

      5.德育目標。從世情、國情、省情、社情、民情入手,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辯證的思維方法;客觀解讀當前國際、國內(nèi)形勢,把握中國所處的國際環(huán)境,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培養(yǎng)學生的全局觀和整體意識,提高學生的政治素質。讓學生在探討、研究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堅定理想信念,明辨是非,自覺砥礪品行,不斷完善自我,從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

      (二)“三生教育”必修課和人文素質教育選修課的目標

      1.提升就業(yè)能力。“三生教育”及人文素質教育選修課,從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能力的角度出發(fā),訓練學生的人格品質、職場能力、思維模式、行為方式,幫助學生進行職業(yè)能力的整合、潛能的開發(fā);幫助學生順利就業(yè),擇機創(chuàng)業(yè),快速發(fā)展,展現(xiàn)出生命更為豐盛的意義。

      2.訓練辯證思維能力。哲學類選修課,幫助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自然界和人類歷史的運動變化。在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幸福觀的同時,訓練其辯證思維能力。

      3.提升心理素質。心理健康與調(diào)適的課程,培養(yǎng)學生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應對挫折的能力;開發(fā)學生的心理潛能,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完善人格,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增強身心和諧。

      4.提高審美素養(yǎng)。藝術類選修課,成為學生開啟藝術大門的鑰匙。引導學生認識真、善、美,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培養(yǎng)情趣,陶冶心靈,提高素養(yǎng);教會學生欣賞美的事物和人,最終上升到對美的人格、人性光輝的追求和對祖國的熱愛。

      5.提升學生的法律素養(yǎng)。法律類選修課,使學生通過對法律知識的學習,系統(tǒng)了解我國立法宗旨,調(diào)整對象、基本原則等,培養(yǎng)學生運用法律知識和基本原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思想政治理論實踐課的目標

      在系列實踐活動課中,提升學生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道德素質、法律素質和心理素質,從根本上體現(xiàn)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三、實施的途徑與方法

      (一)思想政治理論課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課堂、主陣地?!端枷氲赖滦摒B(yǎng)與法律基礎》是課程體系中的基礎課,在一年級開設。本課程綜合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從當代大學生面臨和關心的實際問題出發(f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線,開展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制觀教育,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該課程在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中始終起著“德以樹人”的基礎性和導向性作用,為培養(yǎng)具有“德、技、力”三位一體核心實力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起到了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是為培養(yǎng)大學生掌握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精神實質而開設的,是大學生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知識的主渠道,是大學生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途徑。

      《形勢與政策》課是集理論學習、社會認識和思想教育于一體的綜合性思想政治理論課,貫穿學生在校學習的全過程。該課程最主要的特點是形勢發(fā)展變化的動態(tài)性,也是教學的難點所在。為了充分體現(xiàn)課程教學內(nèi)容的針對性、實效性和行業(yè)特色的統(tǒng)一,形成了四個基本的教學模塊:一是政治素質培養(yǎng)模塊;二是培養(yǎng)學生國際視野模塊;三是省情教育和行業(yè)形勢發(fā)展模塊;四是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形勢及其熱點問題模塊。通過四個模塊的專題教育,提高了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培育了把握形勢的辨析能力和全局觀,增強了大局意識。

      (二)《三生教育》必修課和人文素質教育選修課

      確立了以《三生教育》必修課為主,文、史、哲、藝選修課為補充的人文素質教育體系。從必修課到選修課,從校園文化建設到社會實踐,探索了一條利用人文素質教育拓寬思想道德教育內(nèi)涵,促進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在新生入學時,對全院新生開展生命、生存、生活的教育。將校內(nèi)與校外兩種資源相整合,一方面引入優(yōu)質的社會資源,另一方面立足學生實際,挖掘身邊榜樣的力量,發(fā)揚良好風尚。

      (三)思想政治理論實踐課

      高度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資源,由學生工作部、團委、各分院、系部分管學生工作的領導、輔導員(班主任)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共同組成教學團隊,完成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每個學生必須參加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并完成規(guī)定的學時,取得學分,成績單列。思想政治理論實踐課的開設,使學生在產(chǎn)、學、研、社的平臺中,真正能夠做到“做中學,學中做”,并在實踐活動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質,包括政治素質、思想素質、道德素質、法律素質和心理素質,從根本上體現(xiàn)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四、課程建設效果分析

      (一)高度整合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形成了立體交叉、整合互補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素質教育顯成效

      在大德育觀念指導下,按照“德、技、力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yǎng)理念,以提高學生人格魅力為根本,鍛造學生技能、智能為基礎;以學習力的提升為重點,整體推進了學生素質教育,初步形成“教書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務育人”的全方位育人格局,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成效顯著。

      第一,依靠黨團組織,重點培養(yǎng)政治上要求進步的學生黨建示范群體,堅持高層次的德育教育,引導學生樹立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近三年黨校培訓人數(shù)逾萬人,發(fā)展黨員數(shù)千人。

      第二,團委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鼓勵學生自主活動,強化學生的自我教育。各級社團結合自身特點,緊緊圍繞思想政治教育主題,在理論教育、科技創(chuàng)新、文體藝術、社會實踐、技能培養(yǎng)等領域開展各項活動,促進了學生素質拓展,提高了校園文化品位,成為學校培養(yǎng)人才、塑造人才的重要陣地,成為學生施展才華、鍛煉自我的舞臺。

      第三,形成了全方位輔導員隊伍建設格局,出臺了一系列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隊伍建設呈現(xiàn)了專業(yè)化、年輕化的特點。輔導員入住學生宿舍,讓學生時時受到教育、引導和約束。

      第四,推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美育協(xié)調(diào)共進模式,增添學院學生素質教育新活力。育人先育心,把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工作結合起來,既有共性的理論教學,又有個性化的輔導。

      第五,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整合了校內(nèi)外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把學校課堂與社會課堂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了課堂內(nèi)外立體交叉、整合互補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實現(xiàn)了實踐教學途徑上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有實效。

      (二)提升了學生政治素質、思想素質和道德素質,增強了學生的辨析能力和分析能力

      云南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宣傳部和學生工作部對學生進行了隨機抽樣調(diào)查,發(fā)放了問卷160份,回收有效問卷160份,有效回收率100%,調(diào)查樣本比例基本平衡。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

      第一,學生總體上能冷靜地思考和分析一系列政治問題和社會問題,能較為理性的思考和判斷,鑒別能力增強。肯定了黨和政府的工作能力,對堅持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進一步增強,對黨的領導的社會主義制度的未來充滿信心。

      第二,學生政治立場堅定、思想素質穩(wěn)定,關心國家大事,關注國際形勢,關注民族未來,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愛國主義情感濃厚,思想道德狀況和精神風貌總體良好,學習態(tài)度端正,表現(xiàn)了強烈的成才意識和提高自身素質的愿望。擁護黨和政府,充分肯定黨和政府對內(nèi)對外的政策和各項工作,對社會主義前途充滿希望,對社會問題分析趨于冷靜和理性化。

      第三,在一些基本理論思想和基本價值觀念方面,學生思想的主流是積極的、正面的,體現(xiàn)出較強的社會責任感。態(tài)度積極進取,政治立場堅定,價值取向日趨穩(wěn)定和成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總體上正面、積極、健康。

      調(diào)查顯示,思想政治理論課及其實踐課達到了培育學生德與力的課程目標,取得了良好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培養(yǎng)并提升了學生的人文素質。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fā)[2004]16號文)[Z].2004.

      [2] 張曉荒.論高職大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J].教育與職業(yè),2015,(3):80-81.

      [3] 仇志海.思想政治教育視閾下高職院校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研究[J].職業(yè)時空,2013,(2):79-81.

      [4] 于芳,肖燕.大學生人文素質讀本[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5.

      [責任編輯 陳鳳雪]

      猜你喜歡
      人文素質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高職院校
      “以患者為中心”的醫(y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改革思考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與策略
      科教導刊(2016年26期)2016-11-15 19:35:46
      人文素質教育視角下醫(yī)學生道德行為習慣培養(yǎng)研究
      科教導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8:12:24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藝術探究
      文教資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18:49
      基于綜合能力測評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開卷考試改革
      文教資料(2016年19期)2016-11-07 11:03:44
      人文素質教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21:48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7:37
      高職院校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初探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8:21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yè)畢業(yè)生就業(yè)現(xiàn)狀分析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6:14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31:29
      石渠县| 元氏县| 双柏县| 潮安县| 仪陇县| 瓦房店市| 长宁县| 育儿| 延寿县| 运城市| 濉溪县| 长白| 广汉市| 墨脱县| 光泽县| 毕节市| 德兴市| 浠水县| 乌拉特后旗| 临西县| 白山市| 宾阳县| 富裕县| 辉县市| 大安市| 颍上县| 建宁县| 河池市| 巴东县| 苗栗市| 崇明县| 体育| 青铜峡市| 白水县| 富川| 西宁市| 修文县| 莫力| 洪江市| 临夏市| 舒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