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軍
摘 要:為了更好地適應新課程的要求,在高中歷史的教學中,我們應該不斷地更新教學方法,來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本文就高中歷史的課堂教學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分析了新課標下高中歷史的教學方法,以及怎樣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全面素質(zhì)。
關鍵詞:高中歷史;歷史教學;教學方法;過程式教學
在新課程的教學中,教學任務與學生掌握基本的歷史信息的要求并不矛盾。如果在新課程的教學中忽視了學生對于歷史基本信息的掌握,且單方面地追求現(xiàn)代教學,那么培養(yǎng)學生對歷史的分析與綜合能力都會成為一句空話。
一、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
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注重的是知識的傳授,這樣往往會造成學生全面素質(zhì)的缺失。所以作為一名歷史教師來說,有必要更新一下我們的教學觀念,把重點放在學生身上,要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不能一味地將知識灌輸給學生,那樣只會適得其反。在歷史的教學中,既要指導和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又能從中讓學生陶冶情操,提高學習能力,與此同時還要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和正確的價值觀。
歷史的課堂教學不僅是為了讓學生記住歷史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還要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并從中得到素質(zhì)的全面提升。通過日常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掌握歷史知識的同時,激發(fā)內(nèi)心深處對優(yōu)秀歷史人物的崇敬之情,從而感受到歷史人物的優(yōu)良品質(zhì),并從這種崇敬之情中得到感染和熏陶,進而提高思想素質(zhì)修養(yǎng),獲取良好的價值觀。
學校的教學目標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需要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個性和特長,調(diào)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在教學上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綜合地運用傳統(tǒng)的集體授課與活動、分組討論、小組交流,讓學生課前自學,經(jīng)過小組討論后再進行輔導,學生們在通過自行查找搜集相關資料的同時歷史相關信息也得到了掌握,再由每個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小組進行討論后,討論所產(chǎn)生的信息將會是學生們自我吸取知識的一個途徑,經(jīng)過討論和教師的輔導,學生將會對歷史的學習獲得一個良好的參與感與認同感。
二、利用科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
在學校的歷史課程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趣味課堂把歷史的知識融入進來,利用講故事的方式傳遞知識??傊绾尾捎煤侠淼姆绞教嵘龑W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是學校正在面臨的一大難題。在課余時間,教師可帶孩子們?nèi)⒂^當?shù)氐臍v史博物館,感受當?shù)氐臍v史文化,教師可以在參觀的過程中與孩子們暢聊,并讓他們在下節(jié)課上能用講故事的形式把看到的知識以及感受到的歷史復述出來,這樣不僅能提高孩子們的優(yōu)越感和自信心,也對培養(yǎng)孩子學習歷史的興趣有很大的引導作用。
對于高中歷史的教學,同樣需要教師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每堂課前教師要設計教學內(nèi)容和學習方法,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需求,認真分析學生的差異性,做到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學習潛能,調(diào)動每個學生的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借以提高歷史課堂的效率。
總而言之,新的教學改革勢必會讓高中歷史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發(fā)生根本性的改變,歷史教師可以通過科學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形成自己新的教學方式,順應時代的要求,從而不斷發(fā)展,提升課堂效率。
三、改變結果式教學,注重過程式教學
一直以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都是重視結果而忽略了過程。與此同時,大部分的學生面臨著學業(yè)壓力,這也是教學的一大弊端。高中歷史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完成的一門基礎學科。在大部分學生的眼中,所學的歷史學科就是所謂的“副科”,在課堂上,學生們從思想上就不重視這門學科,很多學生會因為之前的歷史基礎較差,所以在聽課時就會感到非常吃力,這樣將很大程度地影響學習的效率。由于歷史學科的知識是具有過去性的,學生在學習時可能會缺乏興趣感,甚至產(chǎn)生厭學的心理。然而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相當一部分的原因是結果式的教學方式。
因此在高中歷史的教學中,我們更要重視教學過程,讓學生能夠明確學習歷史的目的和意義。而過程式的歷史教學,則需要注重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進一步地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在高中歷史的學習中,高考成績雖然重要,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方法也同樣重要,也是歷史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如果強調(diào)重視歷史學習的結果是為了高考,這樣容易把學生的思維帶到只重結果而忽視過程的一個誤區(qū)。而重視教學過程,則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多找相關的歷史資料,讓學生通過輔助性的信息獲取所學知識的內(nèi)容,強調(diào)歷史的學習過程,也是發(fā)展學生思維的一個過程,讓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中得到訓練。
想要讓高中歷史教學質(zhì)量得到提升,教師要讓學生和整個課堂都活躍起來,改變原本教師枯燥的說及學生被動的學。當課堂變成了一個互動、討論和諧的課堂,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將不再以教師為中心,而是會自覺主動地去發(fā)現(xiàn)、討論和思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