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 要:小學音樂教育是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修養(yǎng)最行之有效的手段,教師應該從德育、審美和科學等方面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yǎng)的全面培養(yǎng)。提出了具體的小學音樂藝術教學中人文素養(yǎng)的優(yōu)化教學對策。
關鍵詞:小學音樂;人文素養(yǎng);教學對策
音樂在中國古代屬于“六藝之一,到了現代我國素質教育全面發(fā)展,音樂教育也更進一步強調了人文素養(yǎng)綜合教學的融合,在這個融合的過程中小學音樂藝術教學要發(fā)生一定改變,優(yōu)化教學對策。
一、音樂藝術教學中品德素養(yǎng)的優(yōu)化對策
“以藝育德,以德促藝?!币魳匪囆g教學過程中離不開品德素養(yǎng)的滲透教學,所以教學過程中進行品德素養(yǎng)的教育要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才好。首先,音樂教育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通過學習來了解音樂。例如:教師可以結合歌曲內容講述音樂家故事。例如:欣賞肖邦音樂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了解到肖邦14歲那年,肖邦對波蘭民歌已經到了迷戀的程度,他經常去鄉(xiāng)間收集民歌,到農田干活聽農民唱歌,然后把這些歌曲記錄下來。正因為如此用心,肖邦的音樂才有著對故鄉(xiāng)的濃厚眷戀。又如:音樂家聶耳與《賣報歌》《國歌》的故事講述,讓學生感受聶耳生活的壞境,及創(chuàng)作歌曲的背景。讓學生領悟到學會音樂的同時,也要學會做人,做一個努力的、積極學習的人。其次,要讓學生感受到民族音樂的魅力,例如:欣賞民族管弦樂《春江花月夜》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聆聽,在充分感受樂曲所表現的幽雅溫馨意境的同時,領略我國民族樂器神奇而獨特的表現力。同時,也可以請業(yè)余學習古箏的同學進行課堂表演,增強學生對音樂的獨特感受。另外,音樂教學滲透的德育內容離不開愛國情緒的培養(yǎng),例如:歌曲《保衛(wèi)黃河》的欣賞過程中,教師可以請學生進行歌詞的朗誦,體會英雄兒女斗志昂揚奔赴抗日戰(zhàn)場的情景,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然后再進行學唱歌曲,體會藝術的魅力??傊?,學生在教育中獲取知識,在教學中掌握技巧,并得到音樂藝術的熏陶,他們的思想感情也由此得以建立和升華。
二、音樂藝術教學中審美情趣的優(yōu)化對策
音樂屬于美育的一部分,在審美情趣的滲透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品味藝術美。例如:在欣賞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大河之舞》教學活動中,通過播放《大河之舞》VCD的片斷,感受踢踏舞熱烈的節(jié)奏和氣勢宏大的場面。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小學音樂教師必須要對所欣賞的曲目內容要素、曲式結構非常清楚,事先進行反復聆聽,分析記錄,擷取音樂當中有表現特色的段落,作為重點深入賞析。其次,教師要指導小學生在演唱中體驗美。例如:教學《歡樂谷》時,小學音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借助小鈴、沙球、三角鐵等課堂中常見的音樂器材來模擬他們熟悉而喜愛的動畫音樂。當然,學習用打擊樂器伴奏,也不能每節(jié)課都用同樣的樂器,而可讓學生自己設計伴奏型,一邊演唱一邊歌唱,這樣能使學生興趣盎然,課堂氣氛活躍,又能使學生樹立起我能行的自信心。在歌唱中引導他們準確辨別音與音之間的差異,可以磨煉他們對學習、工作一絲不茍的意志,在參與音樂藝術實踐活動中,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另外,音樂教師要在歌舞中展示美。例如:教學《我是草原小牧民》時,教師可以結合蒙族舞蹈來進行教學,教授他們《輕騎組合》,讓喜歡唱歌的同學來唱歌,喜歡跳舞的學生來跳舞。學生在舞蹈的世界之中能夠感受到音樂的魅力,這樣學生自然會喜歡上音樂課程,體會到音樂的美。
三、音樂藝術教學中科學素養(yǎng)的優(yōu)化對策
所謂人文素養(yǎng)不僅僅包括品德素養(yǎng),還包括個人的科學素養(yǎng)。音樂藝術教學之中教師要滲透科學素養(yǎng)就要從多方面進行學科知識的教育教學融合。首先,教師要利用音樂進行歷史教學的融合。例如:從歷史的角度審視《東方紅》《春天的故事》《走進新時代》,認識新中國三代領導人的豐功偉績,學生對中國歷史會產生興趣,歷史素養(yǎng)不斷提升。其次,教師要與手工課程結合起來。例如:在欣賞樂曲《泥娃娃》的過程中,讓學生在完成歌曲表演之后,真實地動手用橡皮泥捏一捏泥娃娃,感受音樂與生活的聯系。小學音樂教學還可以與影視藝術結合起來。例如:在欣賞歌曲《多來米》時,為了讓學生分享、體驗電影音樂的魅力所在,在教學上我安排了讓學生觀看《音樂之聲》電影片斷,影片之中的感人情節(jié)結合優(yōu)美的音樂,學生自然會對藝術產生興趣。音樂與美術也能夠完美結合起來。教師可以經常組織學生進行畫“音樂”的活動,喜慶的《歡慶鑼鼓》《金蛇狂舞》,悲涼的《二泉映月》、細膩流暢的《茉莉花》,雄壯有力的《西班牙斗牛曲》等都可以用繪畫的彩筆表現出來。另外,現在音樂多媒體教學是通過幻燈、電視、廣播、錄音、錄像、電腦等現代化的視聽工具為媒介進行教學的,是現代科學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應該廣泛使用。
總之,小學音樂教育是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修養(yǎng)行之有效的手段,應該從德育、審美和科學等方面進行人文素養(yǎng)的全面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宋繼紅.在音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J].教師,2011.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