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保民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引入,以往的教育模式逐步被豐富新穎的教學模式所代替和取代,使以往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變得豐富多樣化,充滿了生機。小學數學教學也在新課改的推進中,著重提倡教學有效性的實施,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就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給出見解,并分析我國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現狀和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根據教學經驗提出一些解決方法,希望能給小學數學教師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思考
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枯燥、單一,課堂氣氛不夠活躍,較為低沉,導致小學生無法產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更有甚者還會產生厭煩和抵觸的情緒,阻礙了小學生數學學習,無法讓學生在課堂上將數學成績得以提高。在新課改這個大環(huán)境、大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被提到了重要位置,也一直得到了社會各界教育人士的議論,那么如何才能讓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不只是一紙空文,而得到真正的實現呢?這也是教師一直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一、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意義
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事情,它影響著小學生數學素質的發(fā)展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對主要對以下兩個方面產生重要的影響。
1.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教學方式,以往的教學方式以題海戰(zhàn)術為主,而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產生對數學學習的愛好和樂趣,培養(yǎng)小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讓小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2.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在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方面也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還影響著小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教會學生掌握和學習實際性的知識點,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得到了全面的進步和成長。
二、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存在的問題
1.師生關系僵化,缺乏對學習的熱情
教師一直以來在學生眼里呈現的是一位權威者的形象,師生關系因為教師權威形象的影響,無法達到師生關系平衡,這就導致學生懼怕教師,和教師產生一定的距離,在學習中產生的問題不能及時找老師解決,因此導致學生失去了學習的信心,降低了學習的樂趣,學習成績一直得不到提升,甚至下降。
2.課堂互動性差,課堂教學方式單一
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都以是填鴨式為主,對于課本都是按部就班地照本宣科,老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是被動的學習者,師生之間沒有互動,只有問和答,學生無法更加深入地對知識進行理解和消化,限制了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整體上阻礙了小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發(fā)展進步。
3.教學內容理論化,運用知識意識淡薄
小學數學的教材內容較為枯燥,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降低了小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數學教師采用的教學模式普遍為題海戰(zhàn)術,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三、如何更好地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筆者認為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主要是建立在和諧的師生關系上的,教師在進行教課時,應該將自己和學生放在相同的位置上,認真聽取學生的意見和需求,并鼓勵學生,對學生產生的問題要耐心給予解答。作為一名合格的學生,要學會主動學習,發(fā)現問題,并積極地去探討和研究問題,促進自己的學習成績。學生只要有了學習興趣,就會主動地去學習。
2.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模式,采用多元化教學手段
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實現還在于學生是否積極參與課堂,配合教師的教學。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是引導者,起引導和指導作用。即使老師再認真、再努力,學生不積極、不主動、不參與課堂學習,也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樂趣。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注意對教學情境的設置,讓學生在合適的情境中開展學習,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強調數學學習的實用性,爭取做到學以致用
數學知識是和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不能一味地采用題海戰(zhàn)術,單一地以分數論學習的好壞,而應該讓學生將數學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將數學知識學以致用,這樣有利于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
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師教學工作的一項重要目標,尤其是在新課改的大環(huán)境和大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實施必不可擋,是一種必然的趨勢,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時,必須以教學的有效性為標準,切合實際地去完成,不能敷衍了事,教師應該主動指導學生進行主動的學習,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活躍數學課堂氣氛,讓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得到發(fā)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黃錦妹.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缺失與重建[J].小學教學參考,2011,8(11):89-91.
[2]李艷艷,常秀芹.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問題探析[J].教學與管理,2012,11(4):66-67.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