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飛躍
摘 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管理就是調動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會學生“自己立法、執(zhí)法、司法”,使學生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實現(xiàn)管理的目的性。自主管理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和“依法治班”的管理思想,建立和完善學生的自主管理機制,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達到學生自主發(fā)展的目標。
關鍵詞:培養(yǎng);自主管理;策略
《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guī)定》指出:“要建立完善的班級管理制度。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班級日常管理規(guī)范,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加強學生自主管理,增強學生民主意識,培養(yǎng)學生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惫芾?,是一門科學,一門藝術。缺少了科學、藝術成分的班級管理也就失去了其育人的功能,變成了教條式的管理。眾所周知,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社會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在班級管理中有效地實行自主管理,有利于兒童認識自我,了解他人,明確人與人之間的合作關系,為培養(yǎng)“社會化”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班級管理的現(xiàn)狀及分析
(一)客觀原因
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學校。學生五天的學習、生活全在學校,班級對學生而言無疑成了一個全新而陌生的“家庭”。但是,小學生天性是好動的,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對一切充滿好奇。另外,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家長難免要嬌慣孩子,所以他們在行為上較自由、散漫,以自我為中心也就不足為奇。這就導致了部分學生經(jīng)常犯錯誤,甚至屢教不改。
(二)主觀原因
在學校的學習生活中,學生容易沖動,不善于掩飾,也不善于控制自己。在學習活動中,他們的注意力很不穩(wěn)定,愛做小動作,上課思想不易集中。在行為規(guī)范方面,不能自覺地遵守小學生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學生不善于對自己的活動提出明確的要求,總是需要教師或家長向他們提出行動的具體要求,并且在師長的監(jiān)督和幫助下才能較好地完成任務。班主任每天疲于奔命班級管理之中。另外,一部分班主任班級管理理念滯后,不注重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對待學生只是簡單說教,忽視身教,班級管理目標不明確,班級管理缺乏民主。
二、培養(yǎng)學生自主管理的策略
(一)培養(yǎng)自主管理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
21世紀的今天,社會已經(jīng)由重視科學技術為主發(fā)展到以人為本的時代,教育作為培養(yǎng)和造就社會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以促進社會發(fā)展和完善的崇高事業(yè),自然應當全面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時代精神。班級管理的對象是學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能主動發(fā)展的個體。俗話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边@就要求老師想方設法先“親”后“信”。怎樣做呢?放下架子,與學生做知心朋友,與學生交心,還有什么不能溝通的呢?教師要從實際出發(fā),少拿條條框框去限制學生,而應從心靈入手,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走進他們的思想,走進他們的生活,變生硬的批評為幽默含蓄的說教,讓學生認可你、喜歡你,主體與主導才能協(xié)調發(fā)展,穩(wěn)步前進,班級的自主管理工作才能順利開展。
(二)制訂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班規(guī),“依法治班”是班級自主管理的保證
班級管理應該是民主、平等的管理。其中師生共同制定、共同遵守,用以規(guī)范、約束和引導每位班級成員的班級習慣、規(guī)則就是班規(guī)。要打造優(yōu)秀的班集體,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征,結合《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與班級的客觀實際,逐步制訂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班規(guī)。然后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從思想上認可、贊同班規(guī),并逐漸由思想上的認可上升為行動的準則,從而自覺遵守班規(guī)。如何引導學生確立班規(guī)呢?我是這樣做的。
1.師生共同制訂班規(guī)
班主任利用班會時間制訂班規(guī)。第一步,由班主任提出班級亟待解決的問題;第二步,讓學生討論這些問題對班集體的發(fā)展和大家的學習造成的危害,并提出具體的解決辦法;第三步,各組組長代表本組發(fā)言,使同學們進一步達成共識;第四步,師生共同制訂班規(guī),跟學生約法三章;第五步,每周或者每月總結一次,發(fā)現(xiàn)新問題及時補充和完善。整個過程必須體現(xiàn)兩點:一是制訂班規(guī)的目的必須明確,二是制訂過程必須民主。
2.學生自定班規(guī)
一般先由班主任主持討論制訂班規(guī)的意義。當認識統(tǒng)一之后,班主任以布置作業(yè)的方式要求全班學生各自獨立為班級制訂一份班規(guī),并向學生提出要把學習、生活、紀律、勞動、衛(wèi)生、禮儀、群體等諸多方面都考慮到。
應該說,新時代班規(guī)的制訂體現(xiàn)了民主性,不再像以前那樣“辦公室”里制訂的班規(guī)讓學生遵守這樣,禁止那樣?,F(xiàn)在,班規(guī)是學生自己制訂出來的,他們也就能自覺遵守了。在好班規(guī)的規(guī)范、約束、引導下,學生與班級管理就逐漸從“人治”走向“法治”。與此同時,因為學生在班級里受到了民主與法治教育,班級的凝聚力越來越強,學生的自我教育與自主管理能力也越來越完善。
(三)搭建自我管理平臺,培養(yǎng)學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教育家葉圣陶說:“教是為了不教!”不教育不是放棄教育,而是通過自我教育達到非被動教育的狀態(tài)。因此,作為班主任,應為學生搭建參與自我管理的平臺,給他們提供更多自我教育的實踐機會。
班級要構建“星級評價”小組競賽自主管理體系,即“科學分組—制定公約—組長評分—組內反思—評價激勵”。根據(jù)每組各項得分情況,每周、每月、每學期對各個小組進行評價表揚獎勵。學期末,班級以各小組記錄情況為主要依據(jù),評選各類星級學生、彬彬有禮特色學生、三好學生等,再給予一定的精神、物質獎勵。這樣的管理模式能讓學生人人參與,各盡其責。而且小組之間形成競爭,從而使學生在自主管理的實踐中,約束自我,教育自我,并增強學習和管理的能力。不管采取哪種形式,都要讓學生人人有事做,班級事事有人做,讓學生有更多的自我教育實踐機會。
(四)給予學生自我評價的機會,將自主管理進行到底
自我評價是一種內在教育,它不僅是指個人對自己身心活動的評價,還包括意識到別人怎樣評價自己和如何評價別人,從而在自我教育實踐中正確認識自我,把握自我,提高自我。
1.寫“自我教育日記”,進行內省
我要求學生每周寫一篇自我教育日記,學生在自我教育日記中,可以記錄自我教育的小故事,總結自我教育的點滴收獲,發(fā)掘自己的閃光點,找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思考不足產(chǎn)生的原因,還要找到解決的對策,下周克服。
2.上“集體評價課”,揚長補短
每周四,班主任組織全班上一堂評價課,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學生個人或學習小組周奮斗目標的實現(xiàn)情況進行自我評價,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基礎上,找出個人與個人、小組與小組之間的差距,激勵學生向更高的目標努力。
3.作“期末總評”,增添信心
學期末,我們采取老師、家長參評,學生自評,生生互評等多種形式,對學生做一個全面的評價,讓每個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感受成長進步的快樂,然后進行不同形式的獎勵,基本做到人人捧著獎狀回家。對于小學生,評價不僅是解剖自我,反省提高,更應是自我肯定,自我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他們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不斷進步成長。
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可以打破傳統(tǒng)的“我說你聽,我管你服從”的教師體制的班級管理方式,將教師從繁雜的事務中解放出來,切實把學生放在自主發(fā)展的位置上,讓學生在班級自主管理的活動中認識自己,發(fā)展自己,學會合作,學會組織,學會反省,學會約束,為將來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凱.好班規(guī)打造好班級[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萬明春,陶元紅.班主任工作規(guī)范與技能[M].重慶出版社出版,2007.
[3]陳宇光.小學班主任工作藝術[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