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燕強
【摘 要】小學語文兒童詩的教學方法有很多,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并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班級實際和生活經驗,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和表現(xiàn)欲,使學生積極地、快樂地參與其中,同時教師要處處從學生主體的實際出發(fā),鼓勵學生多讀、多思、多寫,以提高學生讀詩寫詩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體會創(chuàng)作的樂趣,掌握創(chuàng)作技能,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兒童詩;素材;百家詩
詩歌是文學中最美的花朵,素有“文學之母”“語言鉆石”之美譽。我國是詩歌的國度,從《詩經》、《楚辭》到唐詩宋詞,作品浩如煙海,博大精深。新中國成立以來,冰心、雪野、魯兵、任溶溶、樊發(fā)稼、金波、蒲華清、劉有賢、李少白等優(yōu)秀作家堅持筆耕,創(chuàng)作出大量富有童趣和教育意義、旋律優(yōu)美的兒童詩,為傳統(tǒng)詩歌注入了新鮮血液。兒童詩具有生動的形象、豐富的想象、鏗鏘的音節(jié)、明快的節(jié)奏等特點,廣泛受到學生們的喜愛?,F(xiàn)行人教版的實驗教材,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精選了大量優(yōu)秀的兒童詩,供學生閱讀。到了六年級上冊的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開始要求學生自己動手寫詩。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如何正確指導學生愛讀詩、會寫詩、能寫詩,體會其中創(chuàng)作的樂趣呢?
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誦讀百家詩,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鑒賞能力
古語有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庇钟性疲骸笆熳x唐書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边@些都告訴我們要多讀。寫詩,也應該胸中有詩才行。因此,我們根據(jù)各年段的閱讀能力,推薦一些好詩讓學生閱讀,包括古代詩《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課外古詩詞70首》等讀物,現(xiàn)代詩歌《繁星》《紙船》《中外兒童詩精選》《中國最美的童詩》《感動小學生的100首兒童詩》等,以及國外的泰戈爾《飛鳥集》和《新月集》、普希金《普希金詩選》、紀伯倫的《先知》等。
為了確保學生的閱讀質量和閱讀數(shù)量,我們利用每周的閱讀課讓學生讀詩誦詩,并告訴學生讀詩的一些方法:首先要理解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作者的寫作風格;然后要讀懂每個字、每句話的意思,走進作者的心里,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最后還要想一想詩中運用了哪些寫作方法,哪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這樣動腦讀詩,日積月累,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提高了學生的鑒賞能力。
二、注重與教材相結合,激發(fā)學生讀詩寫詩的興趣
《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背誦優(yōu)秀詩文不少于150篇。”翻開現(xiàn)行人教版實驗教材,你會發(fā)現(xiàn)越是低段的教材,兒歌、兒童詩所占的比例越高。但令人惋惜的是教學目標中沒有兒童詩的寫作要求,學生只停留在閱讀、欣賞的層面,而無法親身體驗寫詩的樂趣。這是課本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的一個遺憾。因此,教師可根據(jù)學校和學生的實際,選擇形象生動、節(jié)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兒童詩作為創(chuàng)作對象,這樣既可以豐富課本資源,又可以在語文教學中,引導、組織學生學習更多有意思的東西。
現(xiàn)在的小學生求知欲旺盛,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很強。因此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激發(fā)學生讀詩寫詩,如在學生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這一單元后,教師可以遵循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引導學生明白生活中處處有詩歌,從而激發(fā)學生進行詩歌的創(chuàng)作。只要學生感興趣的,教師都可以讓他們去涉獵,這樣學生才會愿意去寫,才會寫得輕松愜意,不僅可以豐富學生自己的精神世界,也可以為學生全面提高綜合素養(yǎng)打下基礎。
三、幫助學生選擇好素材,讓學生體會寫詩的樂趣
學生的生活“兩點一線”,那怎樣從平凡的生活中挖掘寫詩素材?教師可以利用利用網絡,閱讀大量的資料,并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摸索出一條可行之路。
1. 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引導學生從每天香噴噴的飯菜中找到偉大而樸實的母愛;從父親嚴厲的批評中看到父愛的深沉;從老師伏案批改中發(fā)現(xiàn)奉獻的可貴;從同學的問候聲中感受友情的無價;從陌生人的“對不起”領悟寬容的力量……這些身邊的生活小事都可以作為寫詩的素材。只要我們有的放矢地引導學生去尋找、去感受,就不缺寫詩素材,學生寫起詩來就比較容易了。
2. 走進學生的生活
著名兒童詩作家金波曾說:“兒童是天生的詩人?!钡拇_,學生是多情的、敏感的、好奇的,他們常會出其不意地吐出很有韻味的話。在他們的眼中,一草一木,一花一蝶,一事一物,乃至世界萬物都是有生命的、會說話的、懂感情的。他們這些天真的想法,適當加以引導,可能就是一首首優(yōu)美的童詩。因此,教師的因勢利導就顯得十分重要了。教師經常向學生了解課內外突發(fā)的事情是十分重要的,如受傷的同學誰幫忙的?課間有趣的活動有哪些?最近聽到哪些有趣的事等等。如有一次問學生:“你喜歡玩什么?怎么玩?”學生一下子七嘴八舌地說個不停,說完了筆者讓他們動手寫詩,結果出乎意料,很多學生都寫得很不錯。
3. 讓學生親近自然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薄靶⊥迵涡⊥В等“咨徎??!薄爸勺咏鹋杳摃员式z穿取當銀錚。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边@些詩句都是描寫大自然中的兒童。每個人的童年故鄉(xiāng),都是在大自然中的。只有在大自然中,孩童純真與好奇的秉性,天真爛漫的行為,才會讓人覺得更真實、更有趣。于是,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去觀察、體驗大自然的風雨雷電、日出日落,豐富學生的自然生活,例如清明踏青、中秋賞月、重陽登高等。從花草樹木,鳥獸蟲魚里感受大自然,陶冶性情。開展有意義的課外實踐活動,為學生增加寫詩素材。如:開展運動會、活動比賽、社會實踐活動;舉行節(jié)日慶典、生日聚會;走親訪友……這樣,學生寫詩積累了素材,創(chuàng)作起來就不困難了?!皢柷牡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逼鋵嵣钐幪幗哉媲椋钐幪幗杂性?。
四、優(yōu)化讀詩寫詩的環(huán)境,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睘榱四苁箤W生享受到閱讀好詩的樂趣,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寫詩的愿望,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
1. 結合自己班級學生的實際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
活動內容有“兒童詩手抄報評比”“優(yōu)秀兒童詩筆記展評”“班級詩歌交流會”“班級詩歌之星”“美文欣賞”“誦讀露一手”等。通過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堅持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從而激發(fā)學生積極閱讀課外詩歌,自覺閱讀課外詩歌。這樣學生的知識面拓寬了,思維也變得活躍了,能力也增強了,創(chuàng)作詩歌也變得有興趣了。
2. 組織學生訂閱優(yōu)秀的詩歌報紙、刊物或者書籍
這是培養(yǎng)閱讀習慣、興趣和能力的一種有效手段。一個四五十人的班級,可以幾個人合訂一份詩歌報刊,可以幾個人購買一本詩歌刊物,教師組織學生交換閱讀,這樣學生閱讀詩歌資料的數(shù)量擴大了,知識面自然也會擴大。學生獲取的信息量也會大大增加,為學生的詩歌創(chuàng)作提供了借鑒和保障。
3. 結合班級實際開設專欄,定期介紹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兒童詩作品
通過開設專欄,引導他們多讀詩、讀好詩,避免學生讀詩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通過詩歌專欄的推介,還能讓學生豐富文學知識,了解古今中外偉大詩人的歷史、人格及代表作,這同樣是對學生人格的熏陶和文化熏陶,讓學生產生想看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詩歌作品的興趣,為學生的詩歌創(chuàng)作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