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儉 楊波
【摘要】“多模態(tài)視角下河北省高校英語專業(yè)教材研究”課題組成員在河北省八大高校就英語專業(yè)教材情況進行了調研,并在河北科技大學做了問卷調查。對教材中的多模態(tài)情況進行了調查,了解了學生對于教材中多模態(tài)的認識與需求及意見。并在此基礎上對于教材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英語專業(yè)教材 多模態(tài) 教材改革
【Abstract】To have a general knowledge of the textbooks that college English majors use, the project team has done a preliminary research in the eight core universities in Hebei Province. Also a questionnaire about multimodal discourse in textbooks is conducted in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present study analyzes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and generalizes the students idea to the multimodal in textbooks. Accordingly the team offers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textbook compiling.
【Key words】Textbooks for College English Majors;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Textbook innovation
引言
教材是教學中的關鍵一環(huán),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對于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研究主要集中在課堂教學、教學方法等方面,對于教材的研究,也著重在教材的內容上。而運用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理論對英語專業(yè)教材的研究在河北省尚待深入。鑒于此,本課題試圖從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的角度對河北省高校英語專業(yè)的教材進行研究。
一、河北省八大高校對英語專業(yè)教材使用現(xiàn)狀
該課題組在河北省八大高校對英語專業(yè)所使用的教材情況做了初步調研,這些學校分別是:河北大學、燕山大學、河北科技大學、河北經貿大學、河北工業(yè)大學、河北聯(lián)合大學、河北農業(yè)大學和河北師范大學。該研究主要以《現(xiàn)代大學英語—精讀》為語料,對英語專業(yè)大一大二的精讀教材進行了問卷調查研究。該問卷調查是在河北科技大學進行的,被調研人為英語專業(yè)大一大二的學生,共120人,收回有效問卷104份。
二、多模態(tài)問卷調查結果與分析
本次問卷調查涉及英語專業(yè)精讀教材中的多模態(tài)問題。下文將逐一對學生反饋的信息進行簡要介紹,分析目前多模態(tài)在教材中的作用以及對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
1.您對精讀課文中的插圖和文字的顏色或黑體(尤其課后練習中)的看法?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70%以上的學生都基本同意文中的插圖和文字的顏色或黑體能使教材內容更加形象生動和更具吸引力,有助于理解課文。而對這三點完全同意的最低也達到了16.67%,完全同意與基本同意的總和均超過了90%以上。由此可知,絕大多數(shù)學生還是認為教材中的多模態(tài)是有助于精讀學習的。就功能語言學而言,這實現(xiàn)了語言的概念意義和謀篇意義。而對于課后的彩色字或黑體有助于突出學習重點的則有47.83%的同學完全同意,基本同意的也達到了43.48%,可見教材中的多模態(tài)對于學生的課后自學有很大的幫助,有助于學生從中獲得更多的信息,使得人際意義的實現(xiàn)更加簡單。
2.你希不希望精讀課文中增加文字的顏色或者加黑?
表2顯示,92.31%的學生希望增加或加深精讀課文中的文字顏色,7.69%的學生不希望,沒有人無所謂。對于選擇希望的同學所給出的原因進行了總結,主要可歸為能使教材更加形象、生動、有趣和突出重點,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教材的側重點。這表明教材中文字的多模態(tài)為課本增添了生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也說明文字多模態(tài)的存在促進了文章與學生間的交流,更好地實現(xiàn)了文章的人際意義,加強了與學生的人際互動。
3.您希望增加精讀課文插圖的比例嗎?
由表3可知,76.92%的學生希望增加精讀課文中的插圖比例,他們認為插圖可以增加閱讀興趣,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背景、地點等,便于記憶。由此可見,插圖作為一種非文字的語言更好地實現(xiàn)了課文的概念意義和謀篇意義。而不希望的同學則對于增加文字顏色的看法大致相同,認為圖片會分散注意力,不利于體會文字的深意,也就是說他們認為圖片模態(tài)的存在對于人際意義的實現(xiàn)幫助不大。而19.23%的同學則認為無所謂,因為他們覺得圖片對課文理解影響不大,這一比例要高于對課文文字顏色的認識??梢娢淖诸伾B(tài)對于精讀學習的影響要高于圖片,比圖片模態(tài)更有助于實現(xiàn)人際意義。
4.您對多模態(tài)在英語教材中的使用有何建議?
絕大多數(shù)同學都希望增加英語教材中的多模態(tài)板塊,認為可以增加教材的多樣性與趣味性,提高學習興趣,有助于理解所學內容。但也有的同學認為每件事物都有兩面性,認為加黑重點字體很有意義,但圖片沒必要加入。也有個別同學認為作為大學生不需要通過教材的多樣性來學習,認為沒有必要增加課本的多模態(tài)。總之,希望增加英語教材中的多模態(tài)板塊,并認為其可以促進英語學習的學生占絕大多數(shù)。
綜上分析可知,精讀教材中文字以外的模態(tài),對于學生理解文章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更好地實現(xiàn)了其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尤其是人際功能。同時,增加教材中的多種模態(tài)形式也是學生的要求。
三、精讀和聽力教材的多模態(tài)調研結果對河北省高校英語專業(yè)教材改革的啟示
1.用功能語言學理論指導教材的編寫。英語專業(yè)的教材通常是本著詞匯和句法由易到難、文化多元、具有文學價值等原則編寫。也就是說教材的編寫更加注重語言與文化本身,而對于這些語言文化知識如何更好地傳達卻重視不足。精讀課文從本質上講也是語篇,文章所傳達的內容實現(xiàn)了其概念意義;措辭造句以及寫作手法等實現(xiàn)了其謀篇意義。但教材這種特殊語篇還有更重要的職責,就是讓學生接受語篇所傳達的信息。故而,教材的任務不僅僅是把語篇展現(xiàn)給學生,而更重要的是要達到語篇與學生的交際目的,從而實現(xiàn)其人際意義。所以在編寫教材時如果能夠以功能語言學的三大功能理論為指導,將會更好地發(fā)揮教材的作用,最大化地實現(xiàn)其職能。
2.了解各種模態(tài)在英語專業(yè)教材中的作用。英語專業(yè)精讀教材中以文字模態(tài)為主,圖片、有色字體和加粗加黑字體為輔。它們都共同實現(xiàn)語篇與學生之間的交際。但通過多模態(tài)問卷分析結果可知,這幾種模態(tài)在實現(xiàn)語篇的人際意義方面所起的作用也不盡相同。所以在編寫教材時,應該了解各種模態(tài)分別起何種作用,如何實現(xiàn)語篇的交際意義,這種實現(xiàn)方式對于學生的學習在哪些方面有促進作用與幫助。從而,在編寫教材時有的放矢,將教材要傳達的內容最大化地傳播并讓學生接受,以便實現(xiàn)其人際意義。而學生也能夠從教材中最大化地吸收信息,達到教材編寫的目的。
3.增加教材中的模態(tài)形式。教材是學生學習語言文化知識的一個載體,教材的編寫應以學生為中心,了解學生的需求。只有了解了學生對教材的需求以及當前教材中的長處與不足,才能夠揚長避短,編寫出學生們真正需要的教材。就英語專業(yè)教材而言,由問卷結果可知,學生們渴望增加教材中的多種模態(tài)形式。由此可知,隨著媒體技術的突飛猛進,以文字模態(tài)為主,極其少量的其他模態(tài)為輔的教材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對教材的需求。所以,增加教材中的模態(tài)形式,令教材與時俱進,已是必不可擋的趨勢。
四、結語
總之,該問卷調研反映出了英語專業(yè)教材在其展現(xiàn)形式,即其在實現(xiàn)人際意義方面所存在的問題。英語專業(yè)教材中不止有一種模態(tài),是通過多模態(tài)共同來實現(xiàn)其交際意義的。各種模態(tài)在實現(xiàn)交際意義中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但教材中文字占絕對主導作用的模態(tài)分配,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增加教材中的模態(tài)形式是學生的共同愿望,也是科技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將多模態(tài)理論用于教材編寫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與現(xiàn)實意義。
參考文獻:
[1]Lesikin,Joan(2001)Potential Student Decision Making in Academic ESL Grammar Textbooks.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 12(1):25-49.
[2]Ray,Stratton & Nardiello,Patricia(1986)The Real Thing.New York:Macmillan.
[3]Wang,Wen-Cheng(2011)Thinking of the Textbook in the ESL/EFL Classroom.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4(2):91-96.
[4]胡壯麟.新世紀的大學英語教材[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5(11):24-24.
[5]張德祿,張淑杰.多模態(tài)性外語教材編寫原則初探[J].外語界,2010(5):26-33.
【項目基金】該論文為2013年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辦課題項目“多模態(tài)視角下河北省高校英語專業(yè)教材研究”的成果之一,項目編號:HB13YY028。
作者簡介:
李國儉(1980-),女,河北邢臺人,河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講師。研究方向:語篇分析、功能語言學和第二語言教學。
楊波(1969-),女,河北廊坊人,河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教授。研究方向: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