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然
摘 要:英語教學是指對于英語是或者不是第一語言的人進行教授英語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無論是對于英語是或者不是第一語言的人來說,英語學習都是至關重要的。對于大學生而言,英語對其個人綜合能力的提高以及日后的就業(yè)生活等均具有極其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將在此基礎之上,立足于現(xiàn)階段大學英語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及現(xiàn)狀并結合自身實踐經驗,簡要談談大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及教學方法。
關鍵詞:英語教學;教學現(xiàn)狀;教學方法
一、大學英語課堂存在的問題
1.學生學習興趣不足,學習熱情不高
由于學生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導致在英語學習中只以通過期末考試和三級、四級、六級為主,考前“突擊”情況比較普遍,不太注重平時的積累。與此同時,大部分大學生更加重視學習專業(yè)課程,對英語課程的重視程度不足,也缺乏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除了學生自身缺乏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和良好的學習方法之外,與教師一成不變的“照本宣科”式教學方法也有一定關系。
2.教師教學方法待改進
長久以來,英語教學都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單一教學模式,老師上課時滔滔不絕,學生不停地記筆記,課堂氣氛沉悶,獨立掌握知識、主動訓練的機會很少。這對于身處知識時代、信息時代,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學生來說,早就失去了吸引力。盡管近年來不少教師開始嘗試將學生轉換成為課堂主體,由于方法的不得當,實際效果并不理想。同時近年來各校不斷擴招,學生人數(shù)驟然增多,班容量不斷擴大,教師很難開展全班性的操練活動,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難于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培養(yǎng)。
3.英語語言訓練活動與實際運用相差很大
英語的學習是對一門語言的學習,語言很自然地就體現(xiàn)在“說”上,如果不會開口講,又怎么說你學會了?英語學習的最終目標就是讓學生能運用英語這一工具,加強與外界的溝通和交流,以獲得更多更新的信息??涩F(xiàn)在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的語言訓練多停留在語言形式上的操練,語言交流沒有,所謂的“交際活動”限于明知故問的層次,達不到語言交際的高度。換了地方,換了環(huán)境,就張不開口,無所適從,更不要說在工作中使用了。這就是學用脫節(jié),“學的沒用”、“用的沒學”,暴露出課堂教學內容傳統(tǒng)、陳舊、自閉,沒把外面日新月異的變化、快節(jié)奏的工作環(huán)境隨時與教學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沒有及時更新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查詢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需求,讓語言的運用落實到實際中去。
二、改進大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的方法
在英語教學之中,新時代人才已經無法通過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去培養(yǎng)。以培養(yǎng)有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人才,是當代教育改革的主旋律。針對存在的問題,本著對學生對自己的責任感,通過幾年的學習,實踐和實際操作之后的總結,我認為解決問題應從以下入手:
1.培養(yǎng)學習興趣,調動學習激情
心理學的研究和教學實踐表明:采用生動的,適合學生心理發(fā)展水平的教學方式以成功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英語教學(尤其在起始階段)應該在唱中學,在情景中說,在說中熟,在游戲中運用英語組織教學,開辟英語語言環(huán)境,再配以大量的感性材料和電化教學手段,多給學生提供英語對話、表演、朗讀的機會和時間,使學生在語境中學好英語,始終保持濃厚興趣。因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側重開展了以下活動:
劃分學習小組,四至六人為一組。教師提前布置小組任務,在第二次上課的時候檢查每個小組完成情況并加以點評和記載成績。任務的形式有演講,情景表演,配音秀等等;要求學生確定學習搭檔,兩人一組,完成近期學習任務,比如共同備戰(zhàn)級考,練習口語對話等等,兩位同學可以相互鼓勵和督促;鼓勵學生背誦英文詩歌和文章,學習英文歌曲并給予機會讓其展示同時進行鼓勵和獎勵。
2.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模式
結合不同的英語教學內容和實際教學情況,教師需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好地帶領學生進入英語學習狀態(tài),深入完成英語學習。比如說在課文導入時教師可以使用情境教學法,借助現(xiàn)代教育手段如多媒體、電子白板等向學生播放與之相關的圖片或音頻等,利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教學內容。而為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教師還可以使用小組合作探究等方式鼓勵學生自主完成課文學習,要求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合理分工,分別從詞匯、語法、課文內容等多個角度完成學習,鼓勵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等方式完成口語會話聯(lián)系,最后由教師進行統(tǒng)一的總結、指點和補充講解,進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3.教學內容緊密聯(lián)系專業(yè),加強實踐
鑒于大學英語教學內容實用性不足,教師需要更加重視備課環(huán)節(jié),充分考察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實際情況,將英語教學內容盡可能多的與學生所學專業(yè)之間進行緊密聯(lián)系,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增強教學實用性,培養(yǎng)學生綜合英語能力。教學內容包括傳授語言知識,訓練語言技能,發(fā)展語言交際能力等,把英語教學的重點由語言能力培養(yǎng)轉變到語用能力培養(yǎng)上來。其目標是通過英語的語言教學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培養(yǎng)起來,并最終把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來,課程設置應充分考慮完成這一教學內容并達到這一教學目標。在以課本教程為基礎的同時再把學生帶到現(xiàn)實社會工作環(huán)境去體驗生活,使語言的學習運用有實際內容和實際意義。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需要結合實際情況,立足教學內容,借助新穎多變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等不斷豐富教學方式方法,擴充教學內容,并且在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指導下,將學生培養(yǎng)成能夠熟練靈活運用英語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周永模,袁慧.我國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分析與應對策略[J].上海海洋大學學報,2016,02:314-319.
[2]徐世紅.大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分析及改進對策研究——以山東某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為例[J].山東省農業(y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03:181-183.
[3]鄭卓,郭坤榮,牛冀蓮.淺談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及改進措施[J].商業(yè)文化(學術版),2015,02:156.
(作者單位:四川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