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妹
一、分析新教材
本人在農村學校從事初中物理教學工作已有二十年,作為一名一線的物理教師,有幸參與這樣一場從教育思想到教育方式根本性的改革,在這次課改中,到目前為止,我校共使用了四種教學大綱和教材,現在所使用的是由課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課程教材研究開發(fā)中心編著的2012年6月第1版《義務教育教科書·物理》,此新教材是根據教育部2011年12月頒布的《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原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第3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物理》基礎上改編而成的。整個初中階段的物理課程分為八年級上冊、下冊和九年級全一冊。初中物理教科書,又名《探究物理》,跟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一致,倡導探究式的學習,強調科學與實際、科學與社會的聯(lián)系。
二、新教材的特點
《探究物理》以初中物理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學生的生活和經驗為背景,以物理學中最基本的概念、規(guī)律和科學方法為基礎,以科學探究為主線,以最新信息作補充。按“現象→規(guī)律→本質”的思路編寫。與原教材相比,新教材有如下的幾個特點:(1)教學內容的編排順序調整合理、課程布局連貫性、知識點安排巧妙;(2)難度有所降低;(3)形式生動活潑,簡明輕快,圖文并茂;(4)注意擴大學生的知識面;(5)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6)加強了物理實驗的教學作用;(7)加強了開放性問題和實踐性課題的設計。
三、農村學校初中物理實驗的新教法
農村學校初中學生具有基礎差、知識面狹窄、反應能力較低等特點。一個簡單的問題,即使反復講了幾遍,學生還是不能掌握。針對這樣的問題,我和同事們進行交流發(fā)現類似的現象在別的科目教學同樣出現,是什么原因呢?經分析,原因在于課程改革了,教學方法也要相應改變,而我們的教師還是停留在原來的教學模式。所以為了適應新課改的需要,針對當地農村初中學生的現狀和特點,本人結合自己二十年來在農村中學教學當中積累的經驗,特別是近幾年來經過不斷探索和嘗試,實踐證明,本人在這幾年來所擔任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取得較好成績?,F本文來談談這些年來本人在農村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當中創(chuàng)建的新教法。
1、教師演示實驗改為學生探究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和實驗操作能力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所謂物理,就是要以“物”喻出“理”的本質,以“物”明了“理”的內涵,以“物”揭示“理”的真諦。因此,物理實驗是幫助學生獲取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但在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中,本人經過調查發(fā)現,農村初中的物理實驗教學無論是驗證性實驗,還是探究性實驗,其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幾乎是相同的,即學生模仿教師的演示或照著黑板的步驟按部就班地進行操作。這種模式的好處是利于學生掌握實驗步驟,教師易管理,但其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①動手與動腦環(huán)節(jié)的脫離,學生只是機械盲目地進行操作,對于為什么要這樣做,學生不知道,學生所關注的是實驗的結論而不是過程。②學生在實驗中處于被動地位。實驗器材的選擇是教師事先安排好的,實驗時間和實驗步驟的實施是按教師指令進行的,學生做實驗僅憑好動的天性,因此也就沒有時間、沒有機會去思考或詢問為什么要這樣做,也不能去嘗試。
新課程標準中要求:實驗教學要根據教學任務、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意識,增強其科學探究能力。因此,在物理實驗教學中,要提高實驗的教學效果,就必須使學生真正進入角色,手、眼、腦并用地進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動。根據教育心理學家的觀點,課堂教學的目的不在于教師完成某種過程,而在于通過某種活動促使學生在行為上發(fā)生某些重要的變化,如在學生身上引起的認識上、理解上、技能上、態(tài)度上的變化。如果學生通過主動參與教學,在教師的積極指導下獲得物理知識,則會印象更加深刻,并增強他們的學習動機。
2、多媒體技術模擬部分學生實驗,深化學生興趣
隨著當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特別是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更是如此。多媒體物理課件集文字、圖像和聲音于一體,具有演示功能、模擬功能、分析功能、探索功能和創(chuàng)新功能。而在我校實驗儀器的來源多數是靠國家配發(fā),而且?guī)啄瓴排浒l(fā)一次,還有一部分是普九驗收時購置的,器材陳舊、老化嚴重。隨著教材的改變,那些儀器遠遠不能滿足新教材教學的需要,由于受到實驗儀器本身的限制,在物理實驗教學中,一些無法或沒有條件實現的實驗,但如果借助多媒體技術便可以將一個物理知識、過程、概念、現象或一堂完整的物理課用多媒體信息表現的方式進行模擬展示,可以達到形象直觀的效果,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代替?zhèn)鹘y(tǒng)教學中的抽象、枯燥的物理說教,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3、重視學生隨堂實驗,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求知識的能力
隨堂實驗是指學生邊聽課,邊在教師的示范和指導下動手進行的實驗,是教師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的結合。與演示實驗一樣,著重引導學生在實驗中思考問題得出結論。進行學生隨堂實驗,實驗的器材可以是學生現有的課堂用品,也可以利用生活中廢舊的物品取得,還可以利用現有的器材。《課程標準》指出:“使用身邊隨手可得的物品,進行探究活動和各種實驗,可以拉近物理學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學的真實性,感受到科學和社會、科學和日常生活的關系”。著名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教授曾說過“壇壇罐罐當儀器,拼拼湊湊做實驗”就是說,在物理實驗教學中要大力倡導做簡單易行的替代性實驗。
4、通過課外實驗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實驗能力
物理課外實驗是學生按照教師布置的任務和要求用一些簡單的儀器或自制儀器獨立地進行觀察和實驗的一種學習形式,是物理教學的一種延伸。物理課外實驗也是加強對學生進行科技科知識和科技意識教育的重要陣地。與課堂教學相比,課外實驗器材易得,方法簡單,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選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