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劍
摘 要:毋庸置疑,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工作中引入慕課是一把雙刃劍,一旦引入慕課教學便不可避免的需要知識與解決慕課教學中隱含的危機,只有逐步探尋有效且兼具針對性的策略才可以讓慕課教學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學中大放異彩。本文將淺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改革中探索慕課教學的風險之處,進而探索有益的路徑與策略,望對日后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有所增益。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慕課教學;規(guī)避風險;探究路徑
一直以來,進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改教學便是諸多高校追求的目標,同時,不可忽視在現(xiàn)代化社會條件下,思政課教學中引入慕課相當大程度上顯現(xiàn)出其明顯優(yōu)勢,首當其沖的便是滿足了各個院校教師慕課資源的共享,直接彌補了思政講師資源不足以及課程建設上的缺陷,而另一方面極大的方便了學生進行課程教學時間、地點上的靈活性。慕課教學的優(yōu)勢諸多,而其所隱含的風險與問題也是不可忽視的,只有妥善處理好弊病,才可以發(fā)揮所長,改進高校思政教育。
一、淺議思政課教學引入慕課的弊病與風險之處
1.引入慕課教學隱藏的意識形態(tài)風險。首先,思政課具有明顯的意識形態(tài)特征,而進行慕課教學自然涉及到有關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敏感問題,倘若不加以正確使用很可能削弱國家意識形態(tài)教育的現(xiàn)有成效。第一,慕課教學作為西方世界文化霸權的路徑,慕課教學方面,西方世界顯現(xiàn)出極大的技術與資源優(yōu)勢,潛移默化使得教育資源自發(fā)達國家向欠發(fā)達國家輸出的局面,一定程度上會威脅到文化輸入國的民族認同與文化認同。發(fā)達國家依靠著慕課為媒介,牢牢把握世界平臺的話語權,大肆宣揚西方中心觀點的思維方式。立足于本國國情,慕課教學也會帶來國內大學生對國家、名族、文化、民主認同的弱化,最終嚴重威脅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效果,不利于國家長治久安。
2.思想教育同質化,側重形式的弊病。一方面,國內諸多名師帶來慕課教學資源的共享,將使得引入慕課教學的各個院校受益匪淺,同時也不可避免的陷入了課程教學同質化的怪圈。高校學生接受大師級的課程教學固然有助于某些權威解讀思想的傳播與流行,相反也間接的抹殺了當下思政教育的多樣化解讀思潮。不可忽視的是引領高校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過程中,普通教師主體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要看到名校慕課的盛行勢必抑制普通高等院校探索特色化、多樣化的思想政治教學。思政課引入慕課,而慕課作為一種沒有監(jiān)督體系的學習系統(tǒng)而言,必須要求慕課學習者自身具備極強的求知欲,嚴謹?shù)淖晕壹s束力以及自覺學習的素養(yǎng),一旦難以實現(xiàn)這一點,那么必可避免的使教學流于形式。
3.導致思政教師隊伍建設不穩(wěn)定。很多高等院校思政教師師資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備,由于教學任務的繁重,在高校思政講師短缺的情形下,適時的引入慕課教學不失為良方。但是,接下來面臨的問題是一旦引入慕課,學校在思政教育方面的師資隊伍是否發(fā)生變動,是否會帶來高校教師職業(yè)生涯的發(fā)展的重挫。教師明顯被邊緣化的困局也會降低教師群體的自我定位,只有一些名師會在現(xiàn)代社會慕課教學中擁有更高水平與資質的條件,從而發(fā)展成為學術性明星,但是大多數(shù)普通思政教師卻被明顯的邊緣化,這樣的分化長此以往必將制約高校思政教師隊伍建設的時效性。
二、規(guī)避慕課教學風險的路徑
1.合理定位慕課教學同實體課堂的關聯(lián)。傳統(tǒng)舊有的實體教學不可忽視其重要地位,它必定會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陣地。同時,一堂優(yōu)質的高校思政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便是相同的思想政治授課內容,不同的教師主體也會有個人獨特的授課風格,
由是,在進行高校思政課改革的過程中必須注重發(fā)揮出實體課堂教學的魅力之處,關注于師生之間面對面的課堂互動與交流,讓講課者的思想觀點娓娓道來,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成為一場非常有益而有趣的體驗與感悟,真真正正的由聽入心。將思政課的優(yōu)勢同傳統(tǒng)教學特點相結合,打造新型的課堂,讓高校思政教育由線下延伸到線上,從而從國內延伸到世界領域,形成學生良好的思想價值觀。
2.融合內容和形式二者,關注教學重點。不管是現(xiàn)代推崇的慕課或是既有的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內容,只有逐步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教學的著力點與重點,才能逐漸實現(xiàn)思政教育的與時俱進。值得關注的是現(xiàn)代的高校思政慕課教育在制作的同時需要兼顧到及時性、吸引力的內涵,在形式上擺脫形式化、內容陳舊的弊病。而高校思政教師需要強化搶占網(wǎng)絡平臺教學陣地與運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的意識與能力素養(yǎng)。真正有效的思政慕課教育需要同時代先進的網(wǎng)絡技術相結合,著力于明晰課程授課的突出問題。
3.探索名校講師慕課同普通教師教學的多維化發(fā)展態(tài)勢。為有效的應對西方世界文化入侵,必須建立起中國思維、中國立場,由此,在開展高校思政教育過程中,既要關注名校名師慕課講解的效力,也要兼顧普通教師課堂實體授課中的思想感染力。與此同時,理應避免大面積和強制性的推崇名校名師思政慕課,支持教師多維化解讀,只有建立在不脫離本質上的真正靈活多樣的解讀才會讓中國高校思政教育所倡導的主旋律深入人心。
毋庸諱言,在理論上,明晰慕課教育同高等院校思政教育的切合點,準確把握運用實踐中的風險,有針對性解決弊病,才可以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打開一片新天地,真正的實現(xiàn)思政教育的初衷。
參考文獻:
[1]高地.“慕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新挑戰(zhàn)[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3).
[2]高國希.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要克服幾個難點[J].中國高等教育,2015,(7).
[3]孟慶寧.慕課熱潮重釋、現(xiàn)實困境、行動邏輯與文化反思[J].江漢學術,2014,(4).
[4]陳正.德國高校MOOCs教育利弊得失的經驗與啟示[J].高校教育管理,2015,(3).
(作者單位:湖北民族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