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玉
摘 要: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科學技術的不斷改革與創(chuàng)新,高校教育發(fā)展得到了質的飛躍。禮儀與道德教育作為高校發(fā)展過程的重中之重,是一個必不可缺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直接關系到全體學生綜合素質與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因此,高校必須高度重視和關注到禮儀與道德教學,要有效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充分發(fā)揮出現(xiàn)代大學生言行方面的德育功能。本文將進一步對高校整合禮儀與道德教育的策略研究展開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高相整合;禮儀與道德教育;相關策略
中圖分類號:D4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09-0179-01
一、引言
當前是一個經(jīng)濟全球化的時代,高校教育發(fā)展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前進的腳步?!拔拿鞫Y貌”作為現(xiàn)代社會公德的重要內容,充分體現(xiàn)出了“明禮”在社會道德建設中的核心地位,高校在教育過程中不僅僅要注重到學生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綜合素質,要將禮儀教育內容有效融入到道德教育中,不斷提高道德教育的時效性,也要將道德教育內容融入到禮儀教育中,這樣有助于進一步拓展禮儀教育的理論深度,通過對其兩者采取合理整合措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禮儀教育與道德教育的關系
社會的和諧發(fā)展離不開道德建設,道德作為社會大眾正確判斷好壞、是非以及善惡的標準,能夠有效促進人際關系的協(xié)調發(fā)展,道德在社會輿論、觀念以及教育推廣下形成了一種無形能量[1],無時無刻不再調整著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要想保障社會健康的發(fā)展,就必須在道德規(guī)范下約束人們一定的行為舉止。而禮儀則充分體現(xiàn)出一個人的整體氣質和文化修養(yǎng),禮儀的高低水平?jīng)Q定了人們的文明程度,人們常說一句話“有道德才能高尚、有教養(yǎng)才能文明”,禮儀最核心的內容就是懂得寬容,能夠用善心對待他人,只有真正心中有德的人,才會尊敬愛戴他人,有道德的人往往會是一個守禮的人。因此,“道德”決定了“禮”,人一旦沒有了道德,勢必也就不會去遵紀守禮。
“禮”作為“道德”的外在表現(xiàn),兩者之間相互促進、相互作用,兩者任何一方的進步完善都會致使另一方的發(fā)展,“禮”的高低水平充分反映了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無德的禮儀是一種虛偽的體現(xiàn),往往是不世人所接受的,同樣無禮的道德也是不被人所認可的。
三、高校整合禮儀與道德教育的策略
(一)通過禮儀教育塑造道德人格
禮儀作為一種可操作性的道德規(guī)范,能夠有效保障道德原則的實施,通過加強學生的禮儀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增強自我的道德信念,掌握了解到各種準確的禮儀準則。教師要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將所學到的禮儀知識實際運用在學習生活當中,從而在長期的禮儀教育下塑造學生良好的道德人格。禮儀規(guī)范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用禮節(jié)去約束自身的行為習慣,改正自身的惡習,要學會運用文明風趣的語言進行交流[2]。
(二)通過禮儀教育約束規(guī)范行為
當前存在眾多高校還未能夠建立起健全的道德教育體系,過度注重于學生對于專業(yè)知識的掌握,而忽視了學生言行舉止的教育。高校要展開豐富的禮儀教育活動,通過禮儀教育嚴格規(guī)范學生的日常行為,要將自身的禮儀道德體現(xiàn)在生活學習當中。禮儀作為衡量一個人文明程度的標準,直接反映了不同人的人際交往能力和應變技巧,教師要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更好的適應社會生活,就必須加強禮儀教育,牢牢圍繞學生品格以及心靈的塑造展開禮儀教學,引導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在實踐活動中運用禮儀知識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在各種社會交際實踐活動中善于展示自我的形象,讓學生自覺的約束自己,懂得更好的處理人際關系,不被社會所淘汰。
(三)通過禮儀教育協(xié)調人際關系
高校禮儀教師在禮儀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引導學生多運用感激贊美之詞,例如“謝謝”它表達的是一種感激之情,能夠讓人感受到贊美、肯定之意,會更加自覺的在生活中樂于助人,覺得這是一種快樂的事情。禮儀語言的學習能夠讓學生在日常人際交往中更加得心應手,不會混亂說話,善于用禮貌語言處理人際關系,更好與他人相處。此外,道德教育也能夠有效調節(jié)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兩者之間的追求目標就是社會的和諧發(fā)展[3]。
(四)通過禮儀教育提升學生道德素養(yǎng)
高校要通過開展各種有意義的禮儀教育活動不斷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例如根據(jù)學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不良言行和不文明現(xiàn)象,組織學生參與禮儀專題研討會、辯論會,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邀請社會有名的禮儀專家開設講座,讓學生了解到各種禮儀知識,并在實際學習生活中運用禮儀知識約束自身的行為,提高自身的克制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能夠文明待人、樂于助人、遵紀守法,做一個有道德素養(yǎng)的社會公民。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禮儀與道德之間是相輔相成的,禮儀教育具有道德功能,道德教育具有禮儀功能,高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將兩者融合在一起,制定合理的教育目標,要積極創(chuàng)新改革教學方式與方法,注重學生的實踐性教學。在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綜合素質,通過將禮儀教育內容與道德教育內容的結合,促進學生學習的全面發(fā)展,塑造優(yōu)秀的道德人格,在生活中嚴格規(guī)范約束自身的行為,以禮待人、以德服人,這樣才能推動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發(fā)展。
(作者單位:陜西能源職業(yè)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林華坤.多途徑進行禮儀教育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4):84-85.
[2]李小茹.加強當代大學生禮儀修養(yǎng)的意義和途徑[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2):4-5.
[3]羅國杰.中國傳統(tǒng)道德——教育修養(yǎng)卷[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03):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