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小學英語銜接教學研究

      2016-05-30 20:56:23李蘭英
      教育教學論壇 2016年16期
      關鍵詞:中小學英語銜接教學問題與對策

      李蘭英

      摘要:小學英語和中學英語緊密相關、密不可分。了解小學和中學英語銜接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相關對策,有助于提高我國中小學英語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中小學英語;銜接教學;問題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6-0236-02

      一、引言

      小學英語和中學英語,尤其是初中英語,可以說是緊密相關、密不可分。小學英語是中學英語的起點和基礎,中學英語是小學英語的發(fā)展和延伸。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中小學英語教學一直存在著比較嚴重的各自為陣、相互脫節(jié)的不銜接現象,了解小學和中學英語銜接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相關對策,對于提高我國中小學英語的教學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方面存在的問題

      小學英語教學與中學英語教學雖相對獨立但緊密聯系。為了確保小學英語向中學英語順利而平穩(wěn)的過渡,必須首先了解小學英語教學與中學英語教學銜接方面所存在的問題,以便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應該說,不銜接的問題有很多,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學生心理情感方面。小學生年齡小,天真無邪,活潑可愛,具有好奇好動、喜歡表現、樂于模仿、不怕害羞、不怕出錯、敢于開口等特點。他們對英語的感知能力、模仿能力和機械記憶能力強,善于形象思維。這種心理狀態(tài)對基礎階段的英語學習十分有利。但進入中學后,隨著身心的自然發(fā)展,加上課業(yè)負擔加重,彼此間競爭加劇,心理壓力也逐漸加重,學生逐漸就會出現不怎么好奇、不怎么好動、比較沉默、羞于表現、擔心出錯、不敢開口等特點,面子感、害羞感、榮譽感、尊嚴感等增強,有的學生甚至還可能出現學習的焦慮心理,導致緊張、害怕和擔憂。這些心理特點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是非常不利的。

      2.學生學習興趣方面。興趣指的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和從事某項活動的意識傾向。小學生生性好奇,對一切新鮮事物都很感興趣,具體表現在課堂上他們能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大膽發(fā)言,積極主動,有較強的自信心。遇到問題時,他們一般會主動向老師請教,也樂意與同學互相交流。這種比較濃厚的興趣在低年級時表現尤為明顯。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進入初中的學生發(fā)現英語學習的要求越來越高,學習變得越來越難,因而學習英語的興趣不僅沒有得到鞏固和加強,反而可能有所下降,嚴重者甚至可能喪失殆盡,對英語學習產生畏懼、抵觸和厭倦感。

      3.教學內容方面。小學英語教材相對簡單易學。小學階段,學生學習并且要求掌握的主要還是語音、詞匯、語法、語用等方面的基礎知識。盡管如此,相當多的小學畢業(yè)生仍未能掌握好這些基本的語音規(guī)則和拼讀規(guī)律,語音語調不過關。所以,當小學生升入初中,面對大量的單詞、長篇的課文、復雜的語法、較多的信息量、繁重的作業(yè)等時,他們往往在短時間內難以適應和接受,感到教學內容復雜而難學(耿在軍2010)。

      4.教學方法方面。小學英語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對語言的感受和初步用英語進行聽說唱演的能力。在小學階段,老師常用的教學模式是唱歌熱身→游戲引入→學習新知→邊玩邊練→角色表演→競賽鞏固。這種教學模式針對小學生好動、注意力不太強的特點而設計,符合他們的生理與心理特點。但是,初中英語教學要求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運用能力。學生從語言的積累階段進入了語言的拓展和使用階段,內容逐漸復雜,難度也隨之增大,教學要求從小學階段的以聽說為主,逐步向“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的階段過渡和轉移。老師的講課方式多以互動式為主,強調課上和課外的學習交流,課堂教學多采用“生詞學習→情景導入→知識新授→情景操練→情景回歸”的模式(農紅宇 2009:40)。由此可以看出,由于中考和高考的無形的壓力,中學英語教學模式依然較為傳統,教學過程環(huán)環(huán)相扣,非常緊湊,較多地強調知識的講授和掌握,課堂氣氛相對小學來說較為沉悶乏味,學生容易產生厭學情緒,沒有相當英語基礎和比較堅強意志力的學生難以跟上老師的教學節(jié)奏。

      5.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方面。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是學好英語的重要保證。小學生的英語學習基本上是機械模仿,主要通過直觀感知、機械記憶、反復練習、不斷重復等手段來進行學習。老師很少會從元認知(metacognition)(陳平文 2005:64)的角度對學生進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和學習方法的指導,導致許多學生在小學階段沒有養(yǎng)成比較好的學習習慣、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小學生進入中學之后,英語教師往往不重視與小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的銜接,忽視在學生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而一味地要求學生馬上進入角色以達到老師的要求,這無疑會使學生難以快速適應。而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必然會影響到英語的學習效果。

      三、解決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問題的對策

      實現小學英語向初中英語的自然過渡,是鞏固六年小學英語教學成果、防止兩極分化、全面提高中學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英語教師應特別注意以上存在的一些銜接問題,按照中小學英語教學規(guī)律,切實搞好相關階段的英語教學工作。

      1.加強中小學英語教師間的交流。中小學老師應多多交流,加強溝通和了解,小學六年級與初中一年級英語教師間更是應該如此。通過交流,廣大教師可以更直觀地、更透徹地了解各學段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心理狀況等,從而做到知己知彼,取長補短,適時調整自己的教學,使小學英語教學自然而平穩(wěn)地過渡到中學英語教學,更好地服務于學生。老師間彼此交流和溝通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比如可以由市、縣教育局牽頭進行全市性的、各縣性的中小學間的互相觀摩、聽課評課、教研活動和學術探討等。(王穎 2010)。

      2.進行難易適中的摸底測試。切實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是保證教學成功的基礎。新生進校后,學?;蛘呃蠋熆梢越M織對學生進行具有診斷性質的摸底測試。測試應包括聽力、詞匯、基本語法、閱讀理解、交際用語等,要盡量沿用小學時期學生所熟知的題型。測試一定要把握好試題的難度,做到難易適中,不然題目過難,容易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題目太容易,學生容易產生自滿的情緒。通過測試,教師就可以了解全體學生的英語基礎,為備課、上課提供可靠的教學依據。

      3.注重教學內容的銜接。教學內容的銜接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選好教材,二是熟悉教學內容?,F階段,各種版本的中小學英語課本比較多,給選擇課本提供了靈活性,但也增加了教材銜接上的風險。這樣,教育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尤其是英語教研員,要深入研究和比較各種教材,為各區(qū)各校選擇教學理念比較先進、教學內容比較好、編寫系統性比較強的教材。學生升入初中后,老師通常應當將小學英語各冊的重點和難點,特別是與新課內容相關的語言項目,首先快速而系統地瀏覽一遍,包括單詞拼讀、句子朗讀、句型轉換、會話交際、語法運用等,以便達到鞏固、記憶、活用小學英語教學內容的目的,讓新生從一開始就有一種學習的緊迫感和新鮮感,為過渡到初中的英語學習作好充分的知識準備和心理準備。在復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等多種方式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以便隨時調整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把握教學中的難易程度,避免因內容重復而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受損的現象。

      4.重視教學方法的銜接。在初中教學的起始階段,老師應該采用豐富多樣的教法,寓教于樂??衫^續(xù)把唱歌、朗讀、表演、游戲、競賽等小學生非常熟悉的英語教學活動引入課堂,讓學生在輕松、活潑、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英語。為此,教師要力爭教學語言生動有趣、簡短易懂,安排每堂課的教學內容不宜過多,講課要注意突出重點和難點;要多給學生表揚,少給學生指責和批評,要及時鼓勵學生,使學生保持學習的熱情;要一視同仁地對待所有學生,盡量讓每個學生都有發(fā)言的機會;要設法使課堂氣氛輕松愉悅,設法使輔助教具形象直觀,要能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采取與之相對應的教學方法。

      5.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的銜接。中學英語教師應善于保留并鼓勵學生在小學英語學習中養(yǎng)成的一些好的習慣,例如積極舉手發(fā)言、大聲朗讀、積極上臺表演、學唱英語歌曲、參與做英語游戲、積極上臺在黑板上做練習等習慣。除此之外,還要特別注意對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的指導,主要包括:提倡學生課前進行預習;敦促學生課內積極思考、認真聽課做筆記;提醒學生課后整理筆記、完成家庭作業(yè)、及時復習;鼓勵他們早上朗讀、晚上默讀;督促他們相互學習、不恥下問、共同提高;等等。

      6.營造良好學風,構建師生互信。我國各級各類學校采用的是班級授課制。英語老師要善于班級管理,使課堂教學的秩序井井有條,要善于鼓勵學生,使所有學生心儀英語,心里總是盼望上英語課。為實現這一目的,老師要妥善利用教師的威信,特別重視給學生留下的第一印象,認真上好第一堂課。在第一堂課中,教師要作好自我介紹,闡述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教學策略與方法等。其目的一是讓學生盡量多地了解老師,排除師生情感溝通道路上的障礙,二是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學習要求、學習方法等(夏侯富生 2003:14)。當然,營造良好學風、構建師生互信最主要的還是教師要善于與學生交朋友,用高質量的教學使學生敬佩,用真誠的態(tài)度使學生感化,用自己的專業(yè)、激情、博學、多才和幽默使學生信賴,用對學生的嚴格而不是嚴厲使學生活而不亂,從而拉近自己與學生的心理距離,使自己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真正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

      四、結語

      加強中小學英語的銜接教學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研究課題,也是我國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學實際中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只要教育主管部門統籌兼顧,廣大一線教師高度重視,采取切實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實現學生從小學英語到中學英語順利過渡的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

      猜你喜歡
      中小學英語銜接教學問題與對策
      關于中小學英語銜接教學的幾點思考
      如何做好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銜接
      正確處理英語詞匯教學中內容與形式的關系
      淺談高一英語教學如何做好銜接
      新課程標準下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的分析
      例談如何進行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銜接
      考試周刊(2016年82期)2016-11-01 21:57:13
      信息化條件下供電公司電力營銷管理策略探究
      經營者(2016年12期)2016-10-21 08:12:33
      浙江省中小企業(yè)民間借貸問題探討
      “生存關注”階段中學教師自我專業(yè)發(fā)展的問題與對策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4:31
      關于配電運行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43:01
      苏尼特右旗| 马关县| 上高县| 佛山市| 八宿县| 铜川市| 莎车县| 娄底市| 威海市| 柘荣县| 涡阳县| 宝丰县| 贵港市| 开江县| 蒲城县| 牙克石市| 平度市| 桃江县| 习水县| 洛扎县| 阜新| 玛多县| 孟村| 白银市| 棋牌| 宜君县| 安化县| 广灵县| 旅游| 象州县| 万盛区| 修武县| 长兴县| 景宁| 马关县| 浮山县| 彰化县| 娄底市| 黎平县| 罗源县| 黔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