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英
【關(guān)鍵詞】 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策略;經(jīng)驗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2—0060—01
一、明確英語口語教學的目的
有目的才有方向,有方向才有動力,有動力才能更好地做好一件事情,英語教學一樣如此。英語是一門很實用的語言教學科目,不是簡單的工具科目,教會學生能夠使用英語進行表達、交流是很重要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學生的“全面進步”,特別要重視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實現(xiàn)英語科目的“學以致用”。
二、遵循口語教學的基本原則
1. 同步性原則。即學生的口語表達要與所學習的教材基本一致或與教學相關(guān)的活動安排相一致。小學生由于年齡原因,知識的積累還不完善,所以對于小學生的英語口語教學,要依照教材同步進行教授,以便讓學生能夠比較熟悉口語表達的內(nèi)容,在表達的時候能夠及時地得到教師或者同學們的指導、糾正。由于南北地域的差異以及教學進度安排的差距,教材的內(nèi)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內(nèi)容可能稍有出入,導致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沒有較好的背景資源作支撐,教學好似“空中樓閣”,與學生的差距甚遠,造成學生的學習興致不高,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筆者會適時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盡量讓學生學習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符。比如在教學《My Holiday》這一單元的時候,還并沒有到假期,這就會讓學生感覺教材與實際生活不沾邊,于是筆者就會將這一單元的內(nèi)容放到最后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學習之后“有話可說”、“實話實說”,提升學生的表達欲望與表達能力。
2. 交際性原則。上面我們提到過: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為了交流,而單單依靠課堂教學想要做好英語交流是完全不可能的,而是需要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當中能夠主動地、積極地進行表達,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交流的目的。所以在日常的教學中,筆者比較重視學生表達、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比如在班上建立英語學習興趣小組,讓英語基礎相對較好的學生擔任成員,在日常的交流、交際過程中盡量使用英語,當然在設計口試試題時要盡可能地圍繞教材所體現(xiàn)的語言交際功能,這樣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中習得的英語知識和英語表達能力迅速地遷移到實際生活環(huán)境中去,以求達到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
3. 激勵性原則。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意志力也相對比較薄弱,學習的韌性較差,所以會有很多學生由于基礎較差或者不好意思當眾講述,對口語學習的興致不高,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予以激勵教育。教師要根據(jù)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在課堂上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有的放矢地激勵學生進行口語表達的學習和運用。
三、實現(xiàn)英語教學的“人文特性”
我們知道,英語是一項工具學科,學好英語知識,對于學生更好地去了解大千世界、更好地使用英語知識、更好地與人交流意義重大,與此同時,英語也是一項“人文學科”,英語科目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一項知識,更是一種能力和一種“人情味”,英語教學對于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對于學生精神面貌的塑造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意義。
1. 融入“人文特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叭宋摹笔且粋€內(nèi)涵極其豐富而又很難確切指陳的概念,人文教育就是將人類優(yōu)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通過知識傳播和環(huán)境熏陶,使之內(nèi)化為人的品格、氣質(zhì)、修養(yǎng),并成為人相對穩(wěn)定的內(nèi)在品質(zhì)。就英語口語教學而言,它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為人處世的品格,比如在四年級的《My Classroom》一文中,課本里面的“Let me clean the window”、“Lets clean the classroom”、“Let me clean the board ”等語言就可以間接地培養(yǎng)學生的衛(wèi)生習慣,讓他們在學習的時候能夠切實的運用到實踐中來。
2. 注入“人文特性”,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情感。情感教學作為學校教學的一項重點教學項目,近些年來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情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一個綜合體現(xiàn)。記得有位前輩曾說過:“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塊土壤上?!庇⒄Z課本作為學生基本能力培養(yǎng)的一個教材,其中的內(nèi)容還是很深奧的。比如在《My Friends》一文中,課本中的角色將他們的朋友描述得很具體,比如“My friend is strong”/“She has long hair,big eyes”等等,就能夠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美的眼光,讓他們更加熟悉自己的朋友,看到朋友的閃光點,加深彼此之間的友誼。
綜上所述,英語口語教學不是簡單的課堂教學所能夠完成的,而是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另外也要抓好教學的切入點,深入淺出地實現(xiàn)英語口語教學的有效進行。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