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梅
【摘要】作文是人們系統(tǒng)地表達知識和經驗,思想和感情的書面語言形式;作文又是一種具有高度綜合性、創(chuàng)造性的語言活動。初中作文是學生打好語文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探究影響學生作文水平的因素以及針對初中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特殊性如何提升作文教學水平成為師生、家長共同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語文 寫作 作文
一、影響中學生作文水平的因素
(一)對生活缺乏觀察、感受和體驗
學生的生活空間有限,接觸社會、接觸大自然的機會少。除節(jié)假日之外,每天學習、生活基本局限于校園之內,即使是到了節(jié)假日,充實他們生活得的就是家務勞動。而長期單調、重復的學校、家庭兩點一線的生活方式,無疑造成了學生視野狹窄、認識膚淺、思維僵化和寫作素材的貧乏。
考試制度所衍生的評價標準、 教學習慣, 催生出了作文教學的急功近利。[1]就目前來看,學生的作文往往是空話、套話、假話,文章缺少個性,語言缺少少年的生動、活潑,學生脫離實際,生編硬套,湊成一篇應付交差。提到作文,很多學生不自覺地就會皺起眉頭。感到無從下手,不知道如何選材。模仿抄襲的學生很多。,面對這個令人頭疼但又不得不去面對的問題,我常常思考,一些學生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常用的寫作方法是“四步曲”:編、仿、抄、背。這些弊端都不利于學生寫作的發(fā)展。
(二)閱讀量少,知識和思想貧乏
現(xiàn)在的初中生接觸的課外書較少,同時還有很多學生迫于中考的壓力要參加一些補習班和其他的興趣班使得他們沒有課外閱讀的時間,更沒有閱讀習慣。少數(shù)有閱讀習慣的學生在流行文化、快餐文化的沖擊下,例如沉迷漫畫、小說、娛樂等方面的周刊書籍,使閱讀空間變小,欣賞品味變低。
二、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對策
(一)觀察感悟生活,獲取作文素材
初中學生的作文往往脫離實際,缺少寫作者的真實情感,寫的多是空話、套話、假話,沒有個性,語言缺少少年應有的生動、活潑,只要能湊夠字數(shù)應付交差就可以了。教師應引導學生認識到寫作是表達,它是人的一種內心要求,一種心理需要。用寫日記的形式,留住平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從而積累了豐富的人生閱歷。寫作還是一種積極的情感活動的過程。情有所感,才會有所作,而且情感活動還會貫穿作文過程的始終。情感始終是寫作的動力。讓學生有自信可以寫出好文章,從而轉變態(tài)度,愛上作文。
學生要寫作,首先要有素材,而素材來源于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作文言之無物,沒有時代感,沒有生活氣息,根本原因就在于離開了寫作的活水源頭生活。曾有人說:語文一旦與生活相聯(lián)系,馬上就生動活潑起來。要引導學生積極投入生活作生活的主人。長期讓學生坐在教室里寫作限制了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無話可說,時間長了,寫作給學生的心上加上了沉重的枷鎖,周圍的生活在他們眼前覺得很平常,沒有新意,學生寫出來的文章很空洞,更多的學生則為了完成該任務,東搬西湊,寫出來的文章沒有真實性。
(二)增加閱讀,提高寫作水平
閱讀是寫作的先導。閱讀不僅可以積累生活經驗、科學常識、思想觀點,更可以積累語言材料、寫作知識和方法。[2]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除了要使學生通過閱讀積累詞匯,掌握表達方法之外,教師還要有意識地去引導學生大量地閱讀課外讀物,例如古今中外的名著、優(yōu)秀小說等。讓學生愛讀書,善思考,樂于寫作。大量的事實證明,閱讀是增長知識的有效辦法之一??梢宰寣W生注意摘抄積累優(yōu)美的語句,模仿它的寫法,創(chuàng)造出更美的句子。因此強調學生對所讀之書要融合貫通,積累材料,讓它成為自己寫作的“源頭活水”,學會遷移并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多讀的確是一條通向學好寫作的成功之路。把閱讀獲得的信息轉化為創(chuàng)造能力,從而產生不吐不快的寫作欲望。學生閱讀的熱情高漲,作文興趣得以激發(fā),教師的引導,平時的材料積累以及合理的運用,讓學生有感而發(fā),文思泉涌,動筆成篇,作文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要提高語文水平,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智力,光靠教材的閱讀是遠遠不夠的。在課外閱讀方法上,可以采取自由閱讀和定向閱讀相結合。自由閱讀,由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地選擇閱讀作品,教師一般不加限制,但要講清目的和要求,一個課時能認識一個事物便達到了目的。定向閱讀,由教師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規(guī)定,以及某一寫作單元的目的和要求,確定閱讀作品目錄。如大綱規(guī)定初中每個年級課外閱讀三五本書,教師針對記敘文的特點,有要求地布置,通過檢查及時了解和發(fā)現(xiàn)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已經掌握或沒有掌握的問題。教師還應要求學生每個學期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古詩詞,要求學生在的閱讀中摘抄妙文佳句,這對增強學生的詞匯量,激發(fā)思維大有好處。
(三)改善作文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興趣
興趣是學生樂于學習的動力源泉,表現(xiàn)自我、展示自我是每個學生都愿意并積極去做的事。“留心觀察事物,養(yǎng)成勤于思考和樂于動筆的習慣。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見聞和想象寫下來。”這就明確地告訴我們對于作文指導要從興趣入手。在作文教學中,學生有了興趣,就可以形成一種強烈的樂于動筆的愿望。在這種愿望驅使下,他們樂意主動地、由地寫出自己的見聞和想象,不把作文當成一種苦差事,而看成是一種快樂的享受,美好的傾訴。有了興趣做基石,然后指導學生寫出自己的文章,漸漸地使學生的作文水平得以提高。教師可以試著從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入手,努力改善自己的寫作教學。
在寫作訓練時,可以強調學生先說后寫,即在作文時,讓學生構思后,把要寫的內容先說出來,表達自己的意見、想法,然后再寫下來。培養(yǎng)口頭作文能力,引導學生將“說”和“寫”聯(lián)系起來。不僅提高口語表達能力,通過說話還可以提高書面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寫起作文來,中心明確,條理清晰,得心應手,學生的作文興趣倍增,作文水平也得以提高。
總之,在今后的作文教學中,我們語文老師要根據(jù)教學的實際情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加強指導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不斷提高初中生的作文水平,以此培養(yǎng)學生熱愛寫作,寫出佳作。
【參考文獻】
[1]嚴月明. 當前影響中學生作文質量的因素分析及思考[J]. 上海教育科研,2007,09:84-86.
[2]楊洪梅. 作文教學中學生寫作興趣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D].東北師范大學,2010.
[3]李百彬. 中學作文教學中題目設計藝術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