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再青
(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醫(yī)院藥劑科,湖北 宜昌 443003)
腫痛安膠囊聯(lián)合阿莫西林治療急性咽炎43例臨床觀察
葉再青
(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醫(yī)院藥劑科,湖北宜昌443003)
【摘要】目的觀察腫痛安膠囊聯(lián)合阿莫西林治療急性咽炎的臨床療效。方法將86例急性咽炎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予腫痛安膠囊聯(lián)合阿莫西林治療,對照組43例予甘桔冰梅片聯(lián)合阿莫西林治療。2組均7 d為1個療程,1個療程后統(tǒng)計療效,并觀察2組咽痛、咽部水腫及聲音嘶啞消失時間。結(jié)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0.7%,對照組總有效率93.0%,2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療效相當。治療組咽痛和咽部水腫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而對照組聲音嘶啞消失時間則短于治療組(P<0.05)。結(jié)論腫痛安膠囊聯(lián)合阿莫西林治療急性咽炎可明顯改善急性咽炎引起的咽痛、咽部水腫癥狀,療效確切。
【關(guān)鍵詞】急性病;咽炎;中西醫(yī)結(jié)合療法
急性咽炎是耳鼻喉科常見病。臨床表現(xiàn)為先有咽部干燥、灼熱,繼有明顯咽痛,吞咽時加劇,咽側(cè)索受累時疼痛可放射至耳部,聲音嘶啞,全身癥狀一般較輕?,F(xiàn)代醫(yī)學多以抗菌、抗病毒治療為主,易引起細菌耐藥,使藥物作用降低,還可繼發(fā)急性鼻炎、中耳炎等[1]。2012-01—2013-02,筆者應(yīng)用腫痛安膠囊聯(lián)合阿莫西林治療急性咽炎43例,并與甘桔冰梅片聯(lián)合阿莫西林治療43例對照觀察,結(jié)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病例選擇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急喉痹的診斷標準[2]。
1.2一般資料全部86例均為我院耳鼻喉科門診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43例,男19例,女24例;年齡22~60歲,平均(40.2±6.7)歲;病程1.5~2.5 d,平均(2.0±0.5) d。對照組43例,男26例,女17例;年齡19~58歲,平均(39.5±5.2)歲;病程1~3 d,平均(1.5±0.5) d。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療方法2組均予阿莫西林膠囊(昆明貝克諾頓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3020867)0.5g,每日4次口服。
1.3.1對照組予甘桔冰梅片(重慶華森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26258)0.4g,每日3次口服。
1.3.2治療組予腫痛安膠囊(河北奧星集團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3021496)0.56g,每日3次口服。
1.3.3療程2組均7 d為1個療程,1個療程后統(tǒng)計療效。
1.4觀察指標觀察2組臨床療效及咽痛、咽部水腫及聲音嘶啞的消失時間。
1.5療效標準痊愈:咽痛、發(fā)熱、聲音嘶啞等癥狀消失,咽部檢查恢復(fù)正常;有效:聲音嘶啞明顯改善,咽痛及咽部腫脹明顯減輕;無效:咽部癥狀和體征無明顯變化[2-4]。
2結(jié)果
2.12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與對照組比較,P>0.05
由表1可見,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療效相當。
2.22組咽痛、咽部水腫及聲音嘶啞消失時間比較見表2。
表2 2組咽痛、咽部水腫及聲音嘶啞
與對照組比較,*P<0.05
由表2可見,治療組咽痛和咽部水腫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而對照組聲音嘶啞消失時間則短于治療組(P<0.05)。
3討論
急性咽炎是由病毒、細菌感染及物理化學因素引起的咽黏膜、黏膜下組織及其淋巴組織的急性炎癥。急性咽炎屬中醫(yī)學急喉痹、乳蛾范疇[5]。中醫(yī)學認為,急性咽炎多由氣候驟變,起居不慎,肺衛(wèi)失固,風熱邪毒侵肺,肺氣不宣,邪熱蒸結(jié)于咽,氣血壅滯,致咽喉部肌膜紅腫,發(fā)為風熱喉痹。
目前,臨床上使用的抗生素阿莫西林殺菌作用強,穿透細胞壁的能力也強??诜笏幬锓肿又械膬?nèi)酰胺基立即水解生成肽鍵,迅速與菌體內(nèi)的轉(zhuǎn)肽酶結(jié)合使之失活,切斷了菌體依靠轉(zhuǎn)肽酶合成糖肽用來建造細胞壁的惟一途徑,使細菌細胞迅速成為球形體而破裂溶解,菌體終于因細胞壁損水分不斷滲透而脹裂死亡。對大多數(shù)致病的革蘭陽性菌和革蘭陰性菌(包括球菌和桿菌)均有強大的抑菌和殺菌作用。
腫痛安膠囊組方是依據(jù)古方玉真散而來,玉真散的使用始于后漢,記載于唐代,方名首見于宋代[6]。由白附子(制)、天南星(制)、僵蠶、天麻、三七、防風、羌活、白芷8味中藥組成,具有祛風化痰、行瘀散結(jié)、消腫定痛功效。方中白附子、天南星為君,白附子辛散祛風,溫化痰濕,善引藥勢上行治頭面疾患,天南星溫能散結(jié)通絡(luò),輔助加強行瘀散結(jié)、消腫止痛之功;僵蠶、天麻為臣,僵蠶散風清熱,瀉火燥濕;天麻平肝熄風,通痹止痛;防風、羌活、白芷為佐,祛風解表,止痛,解痙,消腫排膿;三七為使,化瘀通絡(luò),消腫止痛。諸藥合用,共奏祛風散結(jié)、消腫止痛之效?,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天南星可提高小鼠對電、熱刺激的痛閾值,對蟾坐骨神經(jīng)有局部麻醉作用,可阻斷疼痛的神經(jīng)傳導沖動,并可顯著改善微循環(huán),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7]。
甘桔冰梅片處方是依據(jù)中醫(yī)古籍《證治準繩·類方·卷二》組方清音丸改良的新方。由桔梗、薄荷、射干、蟬蛻、烏梅、冰片、甘草、青果等8味中藥組成,具有清熱開音、宣肺化痰、消腫散結(jié)、行氣逐瘀的功能。方中桔梗味苦辛,性平,入肺經(jīng),為咽喉專藥,有祛痰止咳、宣肺、利咽、排膿之功[8];薄荷性辛涼,辛以發(fā)散,涼以清熱,消除風熱;射干苦寒,歸肺經(jīng),清熱解毒,祛痰利咽;蟬蛻甘而小寒清熱;烏梅酸澀平,斂肺止咳;冰片辛苦微寒,清熱止痛;甘草性甘平,緩急和中,調(diào)和諸藥;青果性平,味甘酸,清熱解毒,生津利咽[9]。現(xiàn)代研究表明,方中桔梗、薄荷、烏梅、射干、蟬蛻、青果抗炎抑菌,止咳鎮(zhèn)痛,冰片具有較強的抑菌抗炎、解除咽喉疼痛作用[9]。甘桔冰梅片通過消炎、抗變態(tài)反應(yīng)作用能有效消除組織腫脹、充血、滲出及肉芽腫等早期病變,解除聲音嘶啞、咽喉疼痛等病癥,恢復(fù)嗓音功能[10]。
觀察結(jié)果表明,2組臨床療效相當﹙P>0.05);治療組咽痛、咽部水腫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而對照組聲音嘶啞消失時間則短于治療組(P<0.05)。說明腫痛安膠囊聯(lián)合抗生素治療急性咽炎消腫止痛,標本兼治,可明顯改善急性咽炎引起的咽痛、咽部水腫等臨床癥狀,療效確切,而甘桔冰梅片對改善聲音嘶啞作用較強。
參考文獻
[1]陶秀娟.喉痛解毒丸治療急性咽炎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15):111-112.
[2]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國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4.
[3]葉任高,陸再英.內(nèi)科學[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5.
[4]孫傳興.臨床疾病診斷治愈好轉(zhuǎn)標準[M].2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2:259.
[5]劉青云.中藥藥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7:34.
[6]顏燕銀,何振輝.論我國古代對破傷風的認識[J].中國中醫(yī)骨傷科雜志,1991,7(6):53-55.
[7]陳斌,王峰,李文華.腫痛安膠囊抗菌消炎消腫止痛的作用研究[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3,11(7):1085-1086.
[8]張?zhí)m英.嚼服桔梗治療慢性咽炎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9(16):226.
[9]仇海龍,吳一凡.甘桔冰梅片治療急性咽炎、扁桃體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外醫(yī)療,2014,33(22);129-130,133.
[10]王治文,袁瑞林.甘桔冰梅片與依諾沙星聯(lián)合治療咽喉炎[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8(4):85-86.
(本文編輯:董軍杰)
doi:10.3969/j.issn.1002-2619.2016.04.040
作者簡介:葉再青(1970—),女,主管藥師。研究方向:臨床藥學。
【中圖分類號】R766.140.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619(2016)04-0607-02
(收稿日期:2014-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