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欣潔
摘 要: 本篇論文通過對高中一年級英語教師進行訪談和對高中一年級學生進行調(diào)查問卷的方法,針對教師話語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教師的提問類型、教師的現(xiàn)實反饋方式、學生所期待的教師的反饋方式及在學生心目中英語教師在課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等方面展開調(diào)查,旨在反映目前高一英語教師課堂話語的特征,以及教師話語對學習者的情感所產(chǎn)生的影響,并針對調(diào)查的現(xiàn)狀進行原因分析,尋求改善課堂和話語質(zhì)量的策略。
關鍵詞: 英語教學 課堂話語 教育調(diào)查 高一英語
一、 調(diào)查問卷設計
(一) 調(diào)查對象。
廣西柳州市某普通高中高一學生,調(diào)查人數(shù)50人。
(二)調(diào)查內(nèi)容。
筆者設計了12道選擇題,1道開放性問答題,共13道問題,旨在調(diào)查高一學生對于英語教師課堂話語現(xiàn)狀的反映。
(三)調(diào)查反饋。
參與此次問卷調(diào)查的50名高一學生中,女生占20人,男生占30名。
在50人中,對英語課表示“非常喜歡”的有13人,“較喜歡”的有23人,“不很喜歡”的有12人,“很不喜歡”的有2人。這個反饋結果表明總體上高一學生對英語的態(tài)度是積極的,有些學生因為自己的英語語感和功底好,發(fā)自內(nèi)心喜歡英語,但是有些學生是因為承受社會學校家庭及高考的壓力,被迫花費時間學習英語,被迫的結果有兩個:花時間在英語上,發(fā)現(xiàn)英語其實是有趣的,就對英語有了好感;另一個結果就是無論怎么學,就是對英語不感興趣,被強迫學習后反而對英語產(chǎn)生了厭倦的感覺。
針對合作學習,反饋結果為“經(jīng)?!薄坝袝r”“很少”的人數(shù)分別為15人、30人、5人??傮w來看,反饋結果是樂觀的,高一教師主張通過學生相互之間討論得出答案,有利于學生知識的滲透吸收。
通過調(diào)查問卷的反饋結果,認為英語老師在課堂話語的使用上“講課生動形象,語言清楚規(guī)范,使用標準的英語”的人數(shù)有44人,認為“講課基本生動清晰,但是英語不夠標準”的有6人。反饋結果是較好的,說明學生對英語教師的課堂話語的質(zhì)量還是較滿意的。
對于“你的英語教師在課堂上講解課文所占的時間大約是幾分鐘?”,反饋結果是“≤10”的有11人,“10
針對學生在英語課上說英語的時間,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在課堂上希望擁有的說英語時間,是根據(jù)實際情況有所改變的。學生在課堂上說英語的時間也和學習的內(nèi)容有密切的關系,如果學習內(nèi)容相對簡單或者學生比較容易掌握,那學生在課堂上說英語的時間就多,若相反,則學生在課堂上說英語的時間就縮短,因為學習內(nèi)容難,教師就要不停重復學習內(nèi)容,或者舉例子說明。同時,每個學生在課堂上說英語的時間和學生自身有關,有的同學英語語感功底好,或者性格開朗,他/她就會積極開口說英語。有的同學可能英語功底沒有那么好,就很怕自己講英語的時候出錯,怕被別的同學嘲笑,或者自身性格內(nèi)向,比較習慣被動學習。
針對教師提問后,贊成“學生自愿舉手回答”的有21人,“老師點名回答”的有9人,“老師按照一定順序點名回答”的有8人,“集體回答”的有9人,贊成“老師自己回答”的有3人。從數(shù)據(jù)分析來看,大部分學生都不懼怕老師問問題,都愿意自己舉手回答問題。這樣的趨勢表示大部分學生已經(jīng)知道學習是自己的,學習應該積極,而不能消極地對待。這個現(xiàn)象是好的,但是也不可避免導致課堂冷清,沒有學生舉手回答。因為學生覺得自己的答案不對,然后等著別的同學自己站起來回答,一個等一個,結果最后誰都沒有站起來。所以這個時候,教師的課堂話語是十分重要的,要讓學生知道,錯誤不可怕,老師和同學們可以陪你一起糾正錯誤。
針對回答問題所需要的思考時間,大部分學生表示希望等待時間為10秒以上。因為對于學生來說,大腦需要對新知識進行反應,然后建構回答問題的框架,因此等待10秒是有利于學生思考的?;蛘撸诮處熖岢鰡栴}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小組思考討論,也是鼓勵學生積極學習積極建構的好措施。
調(diào)查問卷中設計了一個問題,即在學生眼中,英語教師課堂上的提問屬于哪種?將這個數(shù)據(jù)結合訪談調(diào)查,我們可以知道不同的課文性質(zhì)會導致教師提問的性質(zhì)不同,有的課堂中教師為了升華學生的情感,會有意識地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而有些課堂中,為了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教師會問一些答案確定的有關課文理解的問題;有的課堂中,教師特別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則單詞、詞組句子結構的問題比較多。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新課標下,教師應該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也就是在一節(jié)課堂中這些不同的問題都要涉及,同時要更重視開放性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關于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教師的現(xiàn)實反應及學生所希望教師的反應的人數(shù)比相差不大,說明學生對于教師的課堂反饋的話語及表現(xiàn)是滿意的。因此可知,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多給予積極的反饋,不可直接給予否定的反饋。針對一些答案不對的同學,教師可以多采取例如“你的想法很有意思,要不我們聽聽別的同學有什么看法”這樣的話語,這樣既維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從側面起到了告知他可能他的答案不對的作用。
針對教師在教學中所扮演的角色,學生的反饋充分說明了教師在課堂上起到了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作用,既傳授知識,又引導學生組織活動,同時積極升華學生的精神情感,在這個方面,學生對教師的言行是比較滿意的。
對于調(diào)查問卷的最后一個開放性問題,希望學生給高一英語教師的課堂表現(xiàn),提出一些意見,學生提出的意見如下:教師應注意多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實際需要;老師最主要的是引導學生學習,不要用自己的觀點來看待學生,最不能說的是“我以為”;教師應該多組織課堂互動,激發(fā)學生課堂興趣;多提出一些思維靈活的問題,而不是答案唯一性的問題;希望教師在課堂中減少漢語的使用,對于難度較大的問題,可以適當增加漢語解釋。
二、訪談設計
(一)訪談對象。
廣西柳州市某普通高中的一名高一英語教師。
(二)訪談內(nèi)容。
筆者結合調(diào)查問卷的反饋結果,結合高中一年級英語教師課堂話語現(xiàn)狀,向被訪談人提出了5個相關問題,請被訪談人談談其看法。
(三)訪談反饋。
通過收集資料,結合調(diào)查問卷訪談的內(nèi)容,筆者得出造成高一英語教師課堂話語不當現(xiàn)象的原因,以及相對應的改進措施,如下文。
三、高一英語教師課堂話語不當現(xiàn)象的原因分析
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占用過多的課堂時間,學生就只能消極被動地接受教師發(fā)來的大量信息,他們的目的語言輸出機會減少,從而不利于學生的語言習得。為什么在課堂上教師的話語還是占掉了課堂一大半的時間?為什么學生在課堂上的活動開展得不多?為什么學生在課堂上開口說英語的機會和時間還是不夠?通過結合調(diào)查問卷和訪談的反饋信息,得出導致教師課堂話語不當有如下原因。
(一)應試教育主導著教與學。
高考這根指揮棒對于教學方式有著很大的影響,高考的壓力、社會輿論的壓力,以及來自家庭的壓力,都使得教師不可能輕易改變之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高考模式仍然以考察知識為主,而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對于灌輸大量的知識比較省時高效,不用花時間和學生互動,學生只需要認真聽講即可。同時加上有的時候?qū)W生對知識的消化速度較慢,而所需要學習的知識很多,那么教師為了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將知識傳遞給學生,就會反復重復知識,相對應地就減少了學生課堂互動的活動,也就減少了學生開口說英語的時間和機會。
(二)社會和教育管理機構對于教師的教學工作評價標準單一。
只注重考試成績,而忽視了從平常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做出評價,即忽視了教學的形成性評價?,F(xiàn)在的高中一年級的英語教師,雖然相對高三的英語教師來說,受到的高考壓力相對較小,但是他們的壓力來自校內(nèi)及市內(nèi)高校每次考試的排名,學生考試成績排名較靠前,他們就會得到表揚甚至獲得崗位的提升。因此面對這樣單一的評價機制,很多時候教師就不愿意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了。因為在課堂上組織學生活動,減少教師的課堂話語,增加學生說英語的時間和機會,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這需要教師花心思備課,而不是簡單模式化地將知識死板地傳授給學生。
(三)教師無法做出改變。
在接受培訓后,大部分教師對于交際法教學、探究性教學和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有一定了解,也在教學中有一定程度的開展,但是這種教學方式,要耗費大量備課時間,在日常教學中對教師的要求高,且難度大。
(四)學生對學習根深蒂固的觀念。
在中國,大部分學生都已經(jīng)習慣于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在交際法的課堂上,只有一些英語底子好對英語感興趣的同學,或者性格開朗的同學愿意積極投入英語的交際中。一些學生性格比較內(nèi)向,或者其實他/她已經(jīng)有了題目的答案,但是害怕分享答案后,自己的答案是錯誤的,害怕別的同學會嘲笑他們,所以他們對開口說英語的態(tài)度是被動的、消極的。
四、高一英語教師課堂話語不當現(xiàn)象的改進措施
(一)合理控制及優(yōu)化英語教師話語數(shù)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目的語輸出機會。
英語教師應該積極順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不管在閱讀課、語法課還是練習講評課上,盡可能控制話語量,將教師話語量盡可能控制在15分鐘以內(nèi),認真花心思備課,認真進行教學設計。開展課堂活動的好處是既減少了教師課堂話語量,又將課堂還給了學生,給予學生操練語言的機會,成功由“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轉(zhuǎn)變。教師還要多參加培訓,注重課后自身的提煉,合理優(yōu)化課堂話語,提高課堂話語的精簡性,減少不必要的話語。
(二)英語教師自覺控制英漢比例和語速,提高自身水平。
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盡量減少漢語的使用,最好能盡量用英語就用英語,但是如果學習任務過難,為了緩解學生的焦慮情緒和心理壓力,也可以適當進行中英文轉(zhuǎn)換。在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或者課堂活動時,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使用英語而不是母語。同時,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要時刻注重提高自己的理論知識,以及提高自己說英語的標準性,在說英語的時候不要因為趕進度,就隨意加快自己的語速,這樣會造成學生聽不懂的現(xiàn)象,以及無法正確進行下一步的學習,對文本的理解出現(xiàn)偏差。
(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增加啟發(fā)性問題的整體比例。
相比參考性問題,展示性質(zhì)的問題會限制學生的思維的擴散,而且學生會擔心自己不知道教師手中參考書的答案,而不敢動腦思考,害怕自己會答錯。相反,如果是參考性問題,只要合理答案可以有很多種,這就鼓勵學生跳出思維定勢。同時,教師在提問的時候,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要提出不同難度的問題,對于優(yōu)秀的學生,可以多提出一些難度大的問題,這樣有利于這些學生挑戰(zhàn)自我,提高自身水平。對于水平相對較弱的學生,教師在提出難度相對低一點的問題時,可以給予這些學生相應的提示,這樣既能幫助學生順利解決問題,又在維護學生自尊心的基礎上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積極聆聽、積極反饋,多給予學生自我糾錯的機會。
調(diào)查問卷中顯示,學生是希望得到教師積極的反饋的,在這一方面,高一教師做的還是不錯的,因為教師在給予積極反饋的時候,不僅對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了肯定,還建構了活躍良好的課堂氛圍。同時教師在給予積極反饋的時候,不要總是重復說good或well done,可以多用一些如excellent或wonderful等其他的形容詞或者表示稱贊的句子。教師還應該多給予學生自我糾錯的機會,當學生回答錯誤的時候,可以用一些句子,例如“I enjoy your pronunciation”或“I really appreciate your courage.”等較為藝術化的反饋用語,然后教師應該積極對其進行引導,通過引導使得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在教師的引導下找出正確答案。教師千萬不能因為學生找不出正確答案而快速否認學生或?qū)W生采取不良的態(tài)度,這樣的行為對學生會產(chǎn)生十分消極的影響。
本調(diào)查得出以下結果:(1)教師話語量因課型而異,但總體仍然偏多,教師的話語量應控制在20分鐘以內(nèi),但光講解課文的時間大部分的教師都是大于15分鐘,甚至大于20分鐘,若加上教師課文之外的話語量,學生所剩的說英語的時間是少之又少。(2)總體上教師話語質(zhì)量較高,學生感到比較滿意,但也存在英語發(fā)音不標準的教師。(3)參考性問題明顯少于展示性問題,大部分學生希望教師能等待10秒以上,大部分學生愿意舉手回答問題。(4)學生對于教師的反饋話語較滿意。高一英語教師課堂話語總體令人滿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奉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精簡優(yōu)化課堂話語,為學生提供更多英語輸出機會,教師多設立啟發(fā)性問題,建立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向正確的答案方向探尋,同時教師所設置的問題要多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李卉.高中英語課堂教師話語:問題與對策[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1).
[2]康洪君.高中英語課堂教師話語情況分析[J].遼寧經(jīng)濟職業(yè)技術學院(遼寧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04).
[3]肖肅.關聯(lián)理論與課堂教師話語[J].先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