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保安
摘 要:問題是思維的開端、智慧的開始、發(fā)現的基石,是開啟創(chuàng)新之門的鑰匙。而在當今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提問積極性不高,怠于思考與思維,提問流于形式,只是簡單的教師問、學生答。本文結合具體的實踐與研究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問題意識缺失的原因與對策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問題意識;缺失原因;培養(yǎng)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0-025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0.166
綜觀當前小學語文,學生雖然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個體,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但是在教學中卻很少提問,基本上都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學生問題意識缺失,成為信息的被動接收者。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自主地提出問題,學會提問,自主發(fā)現,這正是當前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筆者現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缺失的原因與對策展開論述。
一、學生問題意識缺失的原因
(一)畏于權威不敢提問
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教師是教學的控制者,教師講什么學生就學什么,教師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學生只能被動接收,而不敢對教師有絲毫的質疑。另一方面教材是教學的重要依據,教師將教材奉為經典與權威,照本宣科,不敢越雷池半步。在學生眼中教師與教材是不可質疑、不可動搖的,即使心有困惑也不敢提問,這種消極的心理占主導,自然很少有學生敢于提出各類問題、發(fā)表不同見解。
(二)思維迷茫不會提問
小學生正處于認知初級階段,雖然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但是思考問題的方式單一,往往浮于表面,而不知道要如何提出問題。即使提出一些問題,也大多是就字面來簡單提問,不能深入文章的主題與文字的本質來提問。這也是學生問題意識缺失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動機不強不愛提問
提問是學生主體參與與獨立思考后的結果,這必須是建立在學生對學科喜愛的基礎之上,而教師教學方法單一,教學觀念落后,只是機械、枯燥而空洞的講解,無法激起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學習興趣低下,思維活躍度不高,主體參與度與參與面低,這自然會嚴重地影響到學生提問的積極性。
二、增強學生問題意識的對策
(一)消除障礙,讓學生敢于提問
心理學研究表明:只有當學生處于安全而自由的心理環(huán)境之中,才能產生參與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敢于提問就必須要改變以往對立的師生關系,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打消心理顧慮,這樣學生才能勇敢地發(fā)表個人不同見解,提出問題。一是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從高高在上的教者走下來,成為與學生平等的學習主體,與學生組成學習共同體,一起參與到教學中來。當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尊重與認可,自然能夠強化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帶給學生心理上的安全與自由,進而讓學生能夠勇敢地提出問題。二是營造民主的教學氛圍。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的互動過程,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與引領者,確立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不要以教師的權威一味地壓制學生,而是要營造民主的氛圍,不僅要允許學生不同見解的存在,更要鼓勵學生展開獨立思考與積極思維,以產生更多的不同見解與感受,并鼓勵學生就此來展開充分的交流與激烈的討論。
(二)傳授方法,讓學生學會提問
正所謂“授之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益無窮也。”學習更是如此,只有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學生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學會思考與思維,能夠自主地提出問題,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處于不斷地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循環(huán)之中。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要只是看學生所提出問題的質量,更為重要的是關注學生思維過程,要讓學生將自己思考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發(fā)揮教師學習的主導性,給予學生必要的啟發(fā)與誘導,以幫助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學會思維,掌握學習方法。學生只有真正掌握了學習方法,才能學會自主提問,這樣在學習中才能展開獨立的思考與思維,進而能夠深入文章的本質來提出具有價值的問題。
(三)激發(fā)興趣,讓學生愛上提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動力,自然也是學生主動提問的內在因素。我們要科學合理地運用導入這短暫的幾分鐘,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激活學生思維能力,以使學生以最佳的學習與思維狀態(tài)參與到教學中來。如音樂導入,音樂富有極強的感染力,音樂的加入使得語文作為語言學科的教學更加富有生命的活力,更能直擊學生的心靈,激起學生特定的情感。這樣既可以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便于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主題思想。另一方面激勵評價,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學生的提問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小學生自控能力差,并不能對提問保持長久的學習熱情。因此,教師要發(fā)揮評價的激勵效應,給予學生必要的鼓勵,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對于學生的提問教師不要只是就是否具有探索價值來展開評論;而是要關注學生思維全過程,將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等納入評價機制,以表揚為主、批評為輔,這樣才能對學生的提問做客觀評價,同時更能增強學生提問的信心,提升學生學習動機,進而讓學生以更大的學習熱情參與到提問中來。
總之,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核心。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以學生為中心,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來為學生營造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主體性與主動性,擴大學生教學參與度與參與面,這樣才能逐漸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成為新一代創(chuàng)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