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個性化教學”觀念在外語教學中的流行,課堂中正經(jīng)歷一場從“教師中心”到“學生中心”的變革,一些研究者開始從學習者的角度研究外語教學。學習者的個別差異是影響學習效果和結(jié)果的重要變量之一,但在以往的研究并沒有給予充分的關(guān)注。學習風格是學習者個別差異中特別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對學生和教師都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討論了相關(guān)的學習風格理論,希望教師可以在外語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適合的學習風格進而促進學習者成功學習目標語。
【關(guān)鍵詞】外語教學;學習風格;個性化教學
一、學習風格的定義
在西方國家,隨著以學習者為中心和個性化教學的概念深入人心,外語教學的重心開始由怎樣教轉(zhuǎn)移到怎樣學上來。學者和教育工作人員開始關(guān)注個體不同和不同個體在學習過程中的創(chuàng)造性和主動性,從此開啟了對外語學習過程中學習風格不同的研究并讓學習風格成為熱門話題。學習風格理論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研究人員起初研究學習模式的個體不同,學習過程和學習傾向的不同,進而分析學習者的精神特點和人格特點的動態(tài)過程并為我們看待學生的學習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覺。這些研究成果最終為教師實施個性化教學提供了理論基礎和依據(jù)。我們可以認為學習風格是一種用在學習過程中的習慣性的傾向,主要反映在對外界信息刺激的感知,注意力的集中和問題解決方法。學習風格的形成受學習者發(fā)展過程中各種個人因素和變量的影響,包括個人因素(例如,個性特征、學習興趣),成長環(huán)境(例如,家庭背景、社會環(huán)境)以及教育(例如,教學方式,知識的展示方式)等等。學習風格很少因為不同的學習內(nèi)容和學習空間而改變,并且表現(xiàn)出連續(xù)的持久的穩(wěn)定性和鮮明的個人特點。學習風格包含三個維度,它們分別是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具體來說,生理因素指的是對學習者學習環(huán)境偏好的幾種因素。
二、學習風格的種類
從20世紀以來,研究者從不同的角度對學習風格有不同的分類,研究結(jié)果顯示不同的學習者學習風格往往不同。大致來看學習風格模式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個性模式,個性模式測量人的不同個性影響人們處理和整合信息的偏好的程度。研究人員運用MBTI將學習類型分為外向和內(nèi)向,感覺和直覺,思維和情感,判斷和理解幾種。內(nèi)向型的學習者更擅長跟自己的內(nèi)心相處,外向型的學習者卻在與別人交往時感到精力充沛。外向的學習者喜歡冒險,活躍,喜歡做語言練習;感覺型學習者理性注重現(xiàn)實。他們更喜歡用已知或已經(jīng)建立的事實,他們有計劃性,組織性,注重細節(jié),工作努力。直覺型學習者對整體事物感興趣而不是細節(jié)類的東西,他們喜歡通過猜測來學習語言,而且他們往往對目標語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感興趣;思維型的學習者擅長分析和判斷事物,并且客觀的看待事物,他們自律性強,有分析能力。感覺型學習者傾向于用個人已有的價值觀來衡量事物;判斷型學習者擅長制定計劃,并根據(jù)建立的計劃有序的進行行動。
2.感知模式,學習模式從感知模式來看可以分為視覺型,聽覺型和觸覺型。視覺型的學習者傾向于用觀察感知事物和學習內(nèi)容。聽覺型學習者更喜歡談話和交流型的教學活動。觸覺型學習者通過觸覺來感知和學習新事物。
3.認知模式,根據(jù)認知風格,學習風格可以分為五個維度,它們是:合作型與競爭型,獨立和依存型,避免和參與型,場獨立和場依存型,謹慎和沖動型。
4.氣質(zhì)類型,按照學習者的氣質(zhì),學習者還可以被分為對模糊的寬容和對模糊的不寬容。
5.策略模式,根據(jù)學習者所采用的學習策略,我們可以把學習者分為整體宏觀類型和線性順序類型。
三、將學習風格理論運用到外語學習的方法
為了實現(xiàn)真正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教師必須理解學習者的個體差異,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學習風格的差異。如果我們想有效的提高外語教學,作為教師首先要理解和研究學生的學習風格,根據(jù)語言獲取的機制,認真選擇教學材料合理設計教學活動,并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以下是將學習風格理論運用到外語學習的可以采取的方法:1、設計多種不同的教學活動。因為學生感知偏向不同,如果教師教學模式太過簡單就會導致教師的教學風格與學生的學習風格不匹配,學生對學習會產(chǎn)生厭煩。所以教師需要設計教學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視覺,聽覺等感知系統(tǒng)。2、給學生創(chuàng)造舒適的自學空間。在不同的時間和環(huán)境條件下,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學習效果,所以學習活動不應僅僅限制在課堂,教師需要安排適當?shù)恼n外任務并為學生創(chuàng)造好的自學環(huán)境。在好的自學環(huán)境中學生可以自己決定學習時間,學習地點和學習伙伴,從而可以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3、發(fā)展學生多樣的學習風格。在教師確保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知識并且保護自尊的前提下,教師應該安排一些與學習者的學習風格不匹配的學習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采用其他學習風格和學習策略來學習。
【參考文獻】
[1]李玲:《學習風格理論研究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
[2]譚頂良:《學習風格論》,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年。
[3]崔林:《學習風格理論與外語教學實踐研究》,《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
作者簡介:李祖慶(1990.9—)男,中共團員,漢族,湖北省廣水市,碩士在讀,單位:西華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