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每個孩子都有與生俱來的音樂天賦,只要后天接受良好的音樂教育,他們的情感和智力等就能夠得到不同程度地升華,柯達伊教學法的理念是讓學生把學習音樂當成一種享受,而非折磨,并將喜好音樂的欲望注入他們的生命中。近幾年實踐證明,它在我國小學音樂教學中卓有成效,因此本文將對柯達伊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具體運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柯達伊教學法;小學音樂教學;運用
音樂教育對小學生的最大作用就是從小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觀,然后以此為基礎啟發(fā)他們的道德情操,這是其它各門學科所不能及的。目前,我國也在逐漸重視小學生的音樂教育旨在培養(yǎng)其優(yōu)秀的道德素質(zhì),并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柯達伊教學法作為世界各國音樂教學的典范,對小學音樂教育的貢獻無疑是偉大的。
一、柯達伊教學法在我國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基礎
(一)柯達伊教學法的主要內(nèi)容
佐爾丹·柯達伊是匈牙利的一位著名的音樂教育家,他把畢生精力都放在了匈牙利的音樂教育中,并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漸漸摸索出一套科學獨特的教學方法,目前已獲得多個國家的認可及贊許。其實,柯達伊并沒有寫出具體的教學方法,而只是著重提出了音樂教學的哲學理念及發(fā)展方向。首先,柯達伊教學法的主要理念概括起來就是,以民族音樂為基礎來施行全民音樂教育,并重點推廣對學生的早期音樂教育??逻_伊教學法還認為,音樂學習的最好途徑就是歌唱,形式包括獨唱與合唱,又將首調(diào)唱名法與柯爾文手勢作為音樂教學的主要方法,目的是使音樂學習變得更加容易,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我國的基礎音樂教育是先決條件
一方面,由于我國的基礎音樂教育開始較晚,發(fā)展歷史不長,因此一直得不到全社會人士的普遍重視。另一方面,受某些地區(qū)師資力量欠缺、硬件教學設施缺乏等因素的影響,學生的合唱最后往往都演變成了集體齊唱,使得學生對于合唱的內(nèi)涵理解不夠透徹,進一步削弱了學生對于合唱的學習興趣,而柯達伊教學法對于歌唱教學是非常重視的,源于一戰(zhàn)時期的匈牙利物質(zhì)匱乏,經(jīng)濟蕭條,不具備為每位學生提供一件樂器以演奏的形式來學習音樂的物質(zhì)條件。雖然目前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提高,經(jīng)濟發(fā)展突飛猛進,但仍存在著各地區(qū)之間發(fā)展不平衡、貧富差距大等問題,所以柯達伊教學法在初學時并不需要樂器伴奏來輔助教學的特點恰恰符合我國的國情,而我國當前的音樂教育現(xiàn)狀也正是為柯達伊教學法的運用創(chuàng)造了先決條件。
(三)柯達伊教學法合乎小學生的學習心理
小學生的學習心理不同于成年人,一方面,他們的學習興趣受年齡的影響,因而對具體的事情難以做出理性的分析和判斷,只有在興趣的指引下,他們才能夠主動學習,而且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往往是短暫且變化的。另一方面,小學生出于本能,在學習音樂時,情感的變化是他們的主觀反應,而理性反饋相對較少。最后,小學生的個性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他們的心理和能力等也存在著差別,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特征會逐漸形成他們的個性,假如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經(jīng)常接受健康音樂的教化,就會塑造出良好的個性??逻_伊教學法正是從學生心理特點的角度出發(fā),以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為音樂教學的首要遵循原則,并側(cè)重于對學生心靈的洗滌和凈化,這一特點也是柯達伊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運用效果良好的重要保障。
二、柯達伊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分析
(一)利用手勢來教會學生準確歌唱
柯達伊教學法中的手勢應用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輔助教學手段,借助手勢來歌唱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首調(diào)唱名法中音級之間的聯(lián)系,還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糾正音準,因此手勢是一種方便師生間準確歌唱及互動的有效身體語言。在音樂課堂上,教師可以把柯爾文手勢同簡單的語言巧妙地結(jié)合,使學生逐漸學會尋找音高的變化,比如在教學生演唱音階1234567時,可以采用手勢搭梯子的教學方式,這樣的話,音高起伏的變化就可以通過手勢的高低起伏來呈現(xiàn)。再比如,在練習師生問好的過程中,教師采用手勢的高低起伏來唱出12345,而學生則相應地唱出54321,與此同時加入簡單的歌詞,例如同學們好、老師好等等,這樣通過手勢的變化就可以使學生在一個簡單的問候過程中了解音高起伏的變化。在學習《歡樂頌》時,同樣可以運用以上的方法,使學生快速地感知音樂旋律的變化。在對二聲部進行學習時,也可采用手勢搭梯子的方法,讓學生對基礎的二聲部音樂知識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二)通過游戲使學生獲得對音樂的喜愛
柯達伊教學法認為,重視音樂學習的過程,強調(diào)在游戲中學習音樂并感知音樂。孩子天生具有愛玩的天性,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小學生主動參與游戲,從愉快的體驗中激發(fā)對音樂的熱愛,進而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音樂記憶力并開闊他們的音樂視野。例如,在學習莫扎特的《G大調(diào)弦樂小夜曲》的主旋律時,可以借助“唱雙簧”游戲,讓教師與學生一同參與,教師唱樂譜時要發(fā)出聲音,而學生要用心唱且不發(fā)聲,讓學生只做口形,最后比較哪位學生的口形與教師是一致的,等到學生初步認識了該首曲子的主旋律時,師生再交換練習。通過這樣一個游戲的過程,學生對樂曲的旋律會有更深一步的理解,也會逐漸地加深對音樂的喜愛。
(三)使學生獲得音樂的審美體驗
首先,柯達伊教學法是十分重視對民族音樂的練習的,這不僅是對民族傳統(tǒng)的繼承,也是激發(fā)學生愛國熱情的重要途徑。其次,柯達伊認為,孩子必須積極地參與藝術實踐,以此培養(yǎng)自己對音樂審美的能力。最后,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柯達伊教學法倡導學生自然發(fā)展,而不是單純地依照課本知識的架構(gòu)進行教學。例如,讓學生聽完《藍色多瑙河圓舞曲》后,詢問學生看到什么時,學生們積極地回答,有學生說:“我好像看到了一片蔚藍清澈的水在流淌,河兩岸景色宜人”,還有學生說:“像是晨曦撥云見霧”,也有的說“我似乎看到了熱鬧的人群在清澈的河水中央舞動……”,學生們各抒己見,爭先恐后地表達自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程度,讓音樂教育達到了滿意的效果。再比如,讓學生聽完《獅王進行曲》后模仿獅王的動作,練習它的聲音,還可以通過進行角色扮演展現(xiàn)獅王獵捕動物的過程,學生會主動地投入到自己的角色中,進一步學會感知和理解音樂,甚至創(chuàng)造音樂,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也實現(xiàn)了讓學生獲得音樂審美體驗的目的。
三、結(jié)語
總之,柯達伊教學法適合我國現(xiàn)階段的國情及當前素質(zhì)教育的全面要求,并且已經(jīng)在一些學校的音樂教學中發(fā)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它不僅有利于教師個人的發(fā)展,在培養(yǎng)學生方面也卓有成效。本文對柯達伊教學法進行了簡單介紹,并重點通過一些案例對其應用做出了具體分析,希望能為我國小學音樂教育的發(fā)展提供一定的借鑒。
參考文獻:
[1]韓麗楓.小學唱歌教學探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1
[2]柯達伊教法在小學歌唱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
[3]賴達富.柯達伊教法對中國音樂教育實踐的啟示[J].中國音樂教育.2008(09)
作者簡介:
姚榕(1980.07.11~),女,民族:漢,籍貫:福建平潭人,職稱:小學高級,學歷: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