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紀東日照市技師學院
?
人本視域下的中職學生管理探索
李紀東
日照市技師學院
摘要:中職學校的學生年齡相對較低,思想不夠成熟。這一時期是他們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階段,他們的身心發(fā)展很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所以學校為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個體的長遠發(fā)展,一定要做好對學生的德育工作。而德育工作的重點就是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要充分考慮到現(xiàn)階段,學生的心理和行為特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以人為本;教學管理;全面發(fā)展
我國教育體制不斷改革的同時,不少中職學校陷入了“難招,難教,難管”的三難境地。中職學校要想取得長足發(fā)展就要在管理上下功夫,形成一套屬于自己學校的教學管理制度。中職學校的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家庭背景,地域環(huán)境,性格脾性,文化內涵都各有不同,想在如此復雜的情況下進行管理,傳統(tǒng)的體制顯然難以應對。要促進學校發(fā)展就要針對實際情況進行分析,響應國家號召,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保證教學管理,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人本主義即強調以人為本,在肯定人的尊嚴價值的同時,積極發(fā)掘人的內在潛能,實現(xiàn)人生價值。人本管理就是將人放在管理活動的主導地位,通過調動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來實現(xiàn)管理的目的,這樣不僅使管理者自身得到了進步和完善,也使被管理者能夠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中成長,實現(xiàn)雙方的共贏。在學校的管理中,以人為本就是以學生為本,要處處為學生考慮,對學生進行人性化管理,各方面都應考慮到學生的利益,要為學生健康發(fā)展提供助力。以人為本的學生管理體系應體現(xiàn)在:1.重視人本思想,學生既是該理念的受益人又是服務主體;一切都要從學生角度出發(fā),站在學生的立場思考,要學會換位思考,不僅要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管理,還要對學生的心理,生活問題進行關心,要多與學生溝通,了解情況,進行全方位的管理,使人性化體現(xiàn)在學校的各個方面。
(一)堅持人本主義核心理念
學校是充滿愛的地方,教育事業(yè)更是人類不斷追求的事業(yè)。在教育中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將學生放在中心位置,將教學,環(huán)境,管理,服務等集于一體,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同時,老師應與學生建立一種親密關系,能像朋友一樣暢談,能像老師一樣教導,更能像父母關心愛護。與學生之間要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關系,真誠待人,拉近師生關系,使學生感受到家的溫暖,能全身心投入到學習生活中,促進自身的成長進步,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二)指導規(guī)劃學生的職業(yè)生涯
職業(yè)生崖的規(guī)劃不是簡單的找工作,要根據(jù)個人的興趣愛好,能力專長,及經歷經驗等結合主客觀條件,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安排出來的。它要求學生要清楚自己的就業(yè)方向,并能認真確立奮斗目標,并能為了目標而努力奮斗,刻苦鉆研。在國外一些發(fā)達國家的學校中,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與學業(yè)是同等重要的,并為此設立了專門的學校咨詢項目。通過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讓學生能清楚的了解自己的現(xiàn)狀,對未來有清晰的認識和前進的方向,讓學生在內心深處建立屬于自己的價值取向。
(三)參與日常管理,滿足學生發(fā)展需求
學校不僅是學習的地方,更是展示自己能力和魅力的舞臺。每個學生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所以在日常管理中,可以讓學生參與表決,建言獻策,使學生能發(fā)揮自身優(yōu)點和能力為學校建設增加源動力。學校的管理要本著公開民主的原則,動員學生參與到與自身利益相關的學校管理中,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發(fā)揮自己的聰敏才干,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工作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能改善學校的環(huán)境,促進教學。
(四)加強人文關懷,建設和諧校園
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二者之間只有保持和諧的關系,彼此友愛,互相尊重,才能實現(xiàn)校園的和諧。為此,每個人都應當做到,對別人寬容信任和對自己要求嚴格,充滿正氣。老師在和學生的相處中也應亦師亦友,多傾聽少批評,要從自身做起,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觀念的同時一起進步。在管理過程中要不偏不私,將學校利益和學生利益放在首位,保護每個學生健康成長。
(五)對學生干部進行培訓
老師在進行學生工作時會遇到許多問題,彼此之間缺乏溝通就很難解決問題,這時就要求學生干部充當中間機構進行調節(jié)。所以要加強對學生干部的培訓,在理論上進行深化,在經驗上進行積累,不斷完善自身,更好的為學生代言。為學生利益謀劃。每個干部身上都有不同的特點,將他們的有點集中起來就會形成合力,是學校走向繁榮的強大動力。在日常管理中他們能及時發(fā)現(xiàn)學校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上老師,老師進行調整解決,形成良性循環(huán),促進學校發(fā)展和學生的思想進步,能力提高。
(六)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人本主義下的學校管理,不是單純的讓學生占據(jù)中心位置,而是要關心學生在生活,學習,家庭,就業(yè)等各個方面的問題。中職學生由于家庭因素和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往往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感和行為,會做出危害自身,傷害他人的行為,對學校和社會都會產生不良影響。所以在校期間,老師應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基本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要及時和學生溝通,不讓學生有后顧之憂。學校也應安排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和實習,讓他們及早了解社會,避免因不了解行情而被社會欺騙淘汰。人本主義不是一種管理模式,而是一種思想,這種思想應貫穿于教學管理的始終,隨意要組建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同時,學校也可以開展一系列的心理教育活動,例如心理學愛好組培訓,我是心靈小助手等活動提高學生對于心理健康的關注程度,并鼓勵學生之間相互幫助。
人本主義教育下的中職管理任重道遠,它不僅需要老師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還需要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只有二者和諧相處,共同進步,才能推進學校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長軍.基于人本主義視角下的中職學生管理[J].經濟研究導刊.2013(32)
[2]李雪飛.基于人本主義視角下的中職學生管理研究[J].才智.2015(11)
[3]謝琴.淺談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工作[J].職業(yè).2010(29)
作者簡介:李紀東(1958-),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qū)人,本科,高級講師,研究方向:經濟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