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四年一貫制的日本教師教育實習研究
      ——以信州大學為例

      2016-07-14 08:23:02
      當代教師教育 2016年2期
      關鍵詞:教育實習教師教育日本

      謝 賽

      (廣東第二師范學院 外語系,廣東 廣州 510303)

      ?

      四年一貫制的日本教師教育實習研究
      ——以信州大學為例

      謝賽

      (廣東第二師范學院 外語系,廣東 廣州 510303)

      摘要:自20世紀90年代以后,日本的教師教育實習一改傳統(tǒng),朝四年一貫制的方向靠近,將以往集中在某一學期或某一學年的實習分散至大學四年不同時間段進行。本研究中的個案信州大學教育學院便是如此,該校在其教師教育課程中設置的臨床經(jīng)驗科目群體現(xiàn)了濃厚的連貫性:一、二年級分別開設教育臨床基礎及教育臨床演習,三、四年級則分別開設基礎教育實習及應用教育實習,所有這些實踐科目最終指向臨床知識的獲得。同時,該校在實習中還不斷強調(diào)反思,采用了成長記錄檔案袋評價法等。

      關鍵詞:日本;教師教育;教育實習;信州大學

      一、日本教師教育實習概述

      日本教師教育實習制度起源于19世紀下半期,當時師范學校的學生須在最后一個學期或最后一學年進行專門的“實地練習”或“實地授課”。1907年,文部科學省發(fā)文將“實地練習”或“實地授課”統(tǒng)一改成為教育實習,這也意味著實習在日本教師教育制度中確立了自己的一席之地。1925年,文部科學省對教育實習內(nèi)容做出了調(diào)整,把下列五方面的活動規(guī)定為師范學校制定實習政策時的依據(jù):(1)參觀附屬學校;(2)教育實習相關課程的培訓;(3)練習制作教案和試教;(4)班級管理、學生管理等活動的培訓及實際應用;(5)學校事務的培訓及實際應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日本師范學校改名為教育學院(大學)的同時,教師培養(yǎng)體系也由封閉轉(zhuǎn)向開放,普通大學的畢業(yè)生只要按要求修完相關教職課程并取得一定學分同樣也能獲得教師資格證書。伴隨這一結果,教師教育實習失去了原先獨立的課程地位而并入到教職課程當中,與教養(yǎng)課程、專業(yè)課程一道共同組成了教師教育課程。在接下來的時間里,為保證教師培養(yǎng)的質(zhì)量,文部科學省數(shù)次對教育實習進行大修整,除延長實習時間外,也充實了實習內(nèi)容,如1988年的教育實習增設實習前和實習后的指導環(huán)節(jié)。[1]

      自20世紀90年代以后,日本將教師職前培養(yǎng)階段的一次性教育實習分散到大學四年之中進行,并對實習內(nèi)容作了新規(guī)定,如(1)從大學生活的早期開始,分散、分階段地在整個教育培養(yǎng)期間平行進行教育理論研究和教育實踐研究;(2)重視學生直接從實習學校獲得的教育經(jīng)驗;(3)從實習學校聘請有能力的教師到大學講演;(4)大學、院系與實習學校確立共同研究體制等等。[2]2004年3月,日本教育大學協(xié)會提出了教師教育“樣板核心課程”。在該體系中,相當于實習指導的“教育實踐體驗”和實際教育實習的“教育現(xiàn)場研究”從大學一年級就開始進行,各門課程交叉配置,遞進發(fā)展,并與四年級的研究實習相聯(lián)系。[3]現(xiàn)在,日本大部分的教育大學和綜合大學教育學院都采用了這種四年一貫制的實習體系。

      二、四年一貫制教師教育實習分析:以信州大學為例

      信州大學是一間在日本享有較高知名度的國立綜合大學,學科門類齊全。

      信州大學教育學院以協(xié)助學生通過教育實踐掌握臨床知識為終極目標。經(jīng)過數(shù)年的摸索和調(diào)整,該校聯(lián)合本大學的附屬中小學、縣內(nèi)鄰近中小學、當?shù)鼗蜞徔h有關教育組織為學生打造出了四年一貫制的實習體系:[4]大一的教育臨床入門與教育臨床基礎;大二的教育臨床演習;大三的基礎教育實習;大四的應用教育實習(與基礎教育實習統(tǒng)稱教育實習)。這些科目共同構成了所謂的臨床經(jīng)驗科目群。

      (一)教育臨床入門及教育臨床基礎

      作為臨床經(jīng)驗科目群的起點,教育臨床入門和教育臨床基礎將協(xié)助一年級學生揭開中小學的面紗、直面教育一線的各種活動。

      1.目標

      通過教育臨床入門和教育臨床基礎接軌教育現(xiàn)場,從與教育相關的廣闊視野中汲取營養(yǎng),了解中小學的教學現(xiàn)狀及兒童的學習和成長特點,掌握在學校教育現(xiàn)場開展觀察學習所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態(tài)度,提高對教師專業(yè)的認識和興致。

      2.教育臨床入門

      教育臨床入門的開設旨在幫助學生有意義地串聯(lián)起不同臨床經(jīng)驗科目,深入理解它們的整體結構及相互關系,提高實踐效率。教育臨床入門主要介紹以下內(nèi)容:所有臨床經(jīng)驗科目的概述、學校教育的基本構造、教師專業(yè)的基本構造、課堂觀察方法及反思方法。[5]

      3.教育臨床基礎

      教育臨床基礎科目要求實習生在四個不同的地點接受四種來自不同指導者的指導:在學校(On School):全年持續(xù)參加信州大學附屬小學或中學的有關教育活動。在地域(On Site):參加本縣內(nèi)或鄰縣內(nèi)終身學習計劃(“青年之家”“少年自然之家”等)組織的有關教育活動,如室內(nèi)的娛樂、體育或趣味活動,室外的體驗大自然等。秉著寓教于樂的原則,這些活動不僅能幫助兒童強身健體,更能起到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的作用。在大學(On Campus):教職課程的學習。在互聯(lián)網(wǎng)(On Line):把自己的種種經(jīng)歷一一記錄在網(wǎng)上的成長檔案袋中。[6]這些記錄是自我評價及相互評價的基準。在學校(On School)和在地域(On Site)這兩個環(huán)節(jié)按照表一所示的時間表進行。

      表1 教育臨床基礎時間表

      實習結束后,實習生以在附屬學校及終身學習計劃教育活動中的體驗為內(nèi)容展開小組討論,并把討論稿放在網(wǎng)上個人成長記錄檔案袋中。討論的過程是重新審視自己體驗的過程,因此可以看作是一種反思。實習生能看到彼此檔案袋中的內(nèi)容,亦可就此發(fā)表評論,這有利于共同反思的進行。大學教師則通過閱讀學生們的記錄內(nèi)容,對其活動予以評價。

      (二)教育臨床演習

      為進一步深化鞏固在一年級教育臨床基礎科目中所學內(nèi)容,二年級學生將深入鄰近公立小學或中學的教育現(xiàn)場去體驗學習,積累更多實地臨床經(jīng)驗,為三年級的基礎教育實習做準備。臨床實習結束并回到大學后,實習生集中分享自己的體驗,各抒己見,取長補短,通過集體反思達到共同進步。

      1.目標

      教育臨床演習科目的目標為:(1)真實理解學校實際情況。單靠各種文獻或外部觀察等方式所得到的信息不足以理解兒童的實態(tài)。通過置身于學校生活之中,以一種內(nèi)部的眼光去觀察、理解“學校社會”的實情;(2)有意識地搜集素材,深化對學科專業(yè)的認識。將自己的專業(yè)與具體教育活動聯(lián)系起來,讓學科理論知識具體化、現(xiàn)實化、情境化,借此加深對專業(yè)的認識;(3)關注與不同兒童的溝通。每個兒童的背景不同,其所遇到的具體問題也不一樣,借助臨床實習,教師潛入每個特殊個案的背后去分析和了解兒童。

      2.時間和內(nèi)容

      正式臨床實習之前將提供相關指導,實習結束后安排小組研討。具體時間安排及內(nèi)容見表二。

      表2 教育臨床演習時間安排[7]

      事前見面的流程為:(1)分到同一實習學校的學生集中學習教育臨床演習的內(nèi)容及其注意事項;(2)為各實習學校分配一名來自大學的教師充當聯(lián)絡員,實習生與聯(lián)絡員見面并留下聯(lián)系方式;(3)聯(lián)絡員前往實習學校,就實習事宜與對方首次洽談;(4)邀請上年度曾在該校實習過的師兄師姐傳授經(jīng)驗;(5)在聯(lián)絡員的帶領下,所有實習生前往實習學校熟悉校舍情況,確認要攜帶的物品等。雖然還不是正式的臨床實習,但實習生的著裝也不能隨意。此外,有的實習學校會要求提供實習生身體健康證明,聯(lián)絡員需事先落實好此事。

      在為期一周的臨床實習中,實習生的工作內(nèi)容為:(1)記錄下每日的實習活動,次日提交給指導教師;(2)輔助指導教師制作必要的教材教具或其他教學材料;(3)投身于實習學校各種活動的準備及參與中,熟悉教師一日的工作內(nèi)容,完成指導教師分配的任務,負責教學記錄(板書內(nèi)容、視頻播放、發(fā)言內(nèi)容、課堂互動等),參加教學研討;(4)一天結束后與所有實習生就實習體驗相互交流討論;(5)結合自己學科專業(yè),探究該學科的教學方法,思索可能遇到的問題及解決策略;(6)臨床實習結束后,匯總一周的實習記錄,制作A4紙大小、反思研討用的提綱,于指定日期提交。反思提綱的內(nèi)容為:實習學校和班級的介紹、主要的體驗、圍繞該體驗想討論的主題等。

      3.臨床實習中的注意事項

      實習生在實習過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項:(1)原則上不允許缺席、遲到、早退,如要請假須提前向?qū)嵙晫W校和大學的聯(lián)絡員請示;(2)避免穿過于艷麗的服裝;(3)避免攜帶無必要的金錢及其他貴重品;(4)工作時間原則上禁止使用移動電話;(5)原則上在校內(nèi)禁止吸煙;(6)遵守相關校規(guī)和班規(guī);(7)對實習學校教師的稱謂一律用“某某老師”,對兒童一律用“某某同學”,避免使用過于親昵的稱呼;(8)不得向外宣傳或泄漏實習期間得知的任何關于兒童個人及其家庭情況的信息;(9)臨床實習中途或結束后,在校外避免與兒童保持個人交流,原則上不能公布自己的電話號碼及電子郵箱地址等;(10)如需復印兒童作品或校內(nèi)資料須征得同意;(11)實習結束后須歸還所借用的實習學校物品;(12)臨床實習中途及課外活動指導過程中如遇到事故、受傷等情況,請直接與大學聯(lián)絡員聯(lián)系;(13)注意對實習學校教職員及兒童的禮貌用語,如被投訴臨床實習態(tài)度不端正可能面臨辭退。

      4.反思研討

      實習生結束完一周的臨床實習并回到大學后將按要求以學科為單位分別在不同地點進行反思研討。這雖然是所有實習生都必須參加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但參加次數(shù)各學科有所不同。可邀請實習學校的學科教師參與研討并就實習生的討論內(nèi)容發(fā)表意見或提供建議。原則上研討主持人由實習生擔任,如有必要可由攻讀該學科的在讀研究生或四年級本科生主持。以實習期間提交的反思提綱為基礎,實習生分別匯報自己在教育現(xiàn)場的體驗、感想或問題,大家就此發(fā)表各自看法。

      12月底,實習生提交教育臨床實習總報告,內(nèi)容包括一星期的實習記錄及反思研討提綱。大學教師對總報告予以評價。出于二次利用及保護個人隱私的考慮,總報告將隱去實習學校教師及兒童的實名,改用“A老師”或“B同學”等替代。評價后的總報告放入實習生電子檔案袋中,同時留一份紙質(zhì)版于大學資料室備案。

      (三)教育實習

      教育實習包括三年級的基礎教育實習及四年級的應用教育實習。在日本,教育實習不僅是教師培養(yǎng)計劃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取得教師資格證的必要條件。另外,實習生在為兒童傳道授業(yè)的同時也接受著來自兒童的評價,他們將從自己的實際教學及來自兒童的反饋兩方面受益??梢哉f,教育實習與理論知識的學習相比,其對象和范圍都廣泛得多。

      1.目標

      通過實際參與、親身體驗的教育實習,深入理解兒童的學習習性、身心特征、教學設計、教學策略、教學評價及反思教學等內(nèi)容,把握作為一名教師所必備的看待事物及思考問題的方式、從事教師專業(yè)應有的態(tài)度及心態(tài),進一步增強從事教師專業(yè)所必備的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和態(tài)度,為入職打下扎實基礎。

      2.時間和內(nèi)容

      基礎教育實習共四周,7月上旬安排一周,8月中旬至9月中旬安排三周。應用教育實習共兩周,安排在6月中旬。

      在基礎教育實習中,實習生需撰寫每日實習記錄,學會對各學科、特別活動、道德、綜合學習時間等的指導,具體涉及指導的內(nèi)容(如設計、實施、評價、反思等)、特點及技巧,不同類型指導中對兒童心理的捕捉及其有效利用。此外,還需參與班級管理,懂得和兒童溝通的方法,熟悉學校各項事務,如學校的辦學定位、教學管理、組織情況等,參加校內(nèi)各種教材教法研究會議,為畢業(yè)論文搜集相關素材等等。在應用教育實習中,實習生通過更換實習校種(如小學實習生到中學實習,中學實習生到小學實習),在進一步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的同時,加深對中學教育與小學教育一貫性的理解,更好地把握兒童生理及心理發(fā)展的連續(xù)性。[8]

      表3 基礎教育實習事前事后指導內(nèi)容[9]

      3.事前事后指導

      如前所述,自1988年起,日本教育實習中增設實習前和實習后的指導環(huán)節(jié),目的在于更好地協(xié)助實習生開展實習,圓滿完成各項實習任務。事前指導是實習生進入教學現(xiàn)場開展教育實習的準備,也是保證實習順利進行的必要途徑。事后指導不是指實習結束后的盤點和評價,而是存在于實習的各個階段,是對一定時間內(nèi)實習生工作的指導,為下一步的實習指明方向。事前指導共11次,事后指導共4次,兩者分散在三年級的不同時間段進行。指導內(nèi)容以美國洲際新教師評估與支持聯(lián)盟(Interstate New Teacher Assessment and Support Consortium,簡稱INTASC)標準為依據(jù),具體內(nèi)容如表三所示。

      4.實習重點:成為反思性實踐者

      教育實習集對教育的體驗、觀察及反思于一體。反思旨在深化教育活動在研究意義上的深度和廣度,它是一種基于多種角度的分析,即結合課程的理論學習,通過教育實踐活動,實習生自主重新構建教育意義,實現(xiàn)體驗和反省的相互貫通,理論與實踐的有機融合。

      反思的內(nèi)容為:自己做了些什么,它們有什么意義,所采取的教學方法有沒有達到預想效果,它們對師生關系帶來了什么影響等等。反思時可借助實習記錄、錄音、錄像等媒介物,分析教學實踐的過程、產(chǎn)生的結果及其意義,找出實際教學和事前設計的差別及引起差別的原因。同時,可觀摩其他實習生或?qū)嵙晫W校教師的教學錄像總結自己的問題及差距所在,明確在接下來的教學中可以繼續(xù)做什么,應該改變什么。

      5.實習記錄的撰寫

      實習記錄中應含有三部分的內(nèi)容:兒童活動、教師指導、對指導的反思。具體的實習記錄由以下要素構成:每日觀察、教學內(nèi)容、指導內(nèi)容、兒童反應以及對教學活動的反思。需注意,兒童在課堂上、課間休息及課后的表情、異常行為舉止、目光、喃喃自語等都是記錄的對象。對保持沉默兒童的描述也不可忽視,要透過他們的冷靜的外表揣摩其內(nèi)心活動,分析此類兒童在班上所起的獨特作用。

      此外,教師的工作充滿了復雜性、獨特性及多樣性,在把握好重點的前提下,可通過教學軼事的形式一一記錄,做到一目了然。實習生把經(jīng)歷的各種場景用文字描述出來的同時,需在記錄中留出適當空白用于個人觀點、意見的陳述,這樣才能從不同角度審視同一個課堂場景,讓教學的復雜性躍然于紙上。

      6.對實習的反思:過程記錄法

      教育實習的臨床經(jīng)驗不僅僅指在班級活動及課堂教學中與兒童互動相關的體驗,更指對這種互動進行的反思。過程記錄法(Process Record)便是這樣一種有效的反思法。在實習生與兒童互動的過程中,他們被兒童怎樣的言行給難倒,當時他們又是怎樣應對的,如果有機會重來一次,他們會做出什么樣的調(diào)整……場景重現(xiàn)是過程記錄法的主要特征,即事后還原之前經(jīng)歷過的互動場面,深入徹底地分析自己當時無意識的所思、所想、所言及所行,從中反思出某些具有指導意義的臨床知識。過程記錄表(表四所示)列出了該反思方法的整個步驟。

      表4 過程記錄表樣例[10]

      上表中,兒童的言行引發(fā)出實習生的所思所想,再導致后者的所作所為,如此循環(huán)往復,穿插在這一過程中的是實習生的分析與考察。需指出,在過程記錄表中,既要有實習生自己及兒童的言行表情,也要有如“沉默”之類的描述當時氛圍的詞語。

      在事前指導環(huán)節(jié),實習生學習過程記錄表的基本撰寫方法。實習第一周結束后,提交第一份過程記錄表。實習全部結束后,提交第二份過程記錄表,并以這兩份表為基礎,小組展開討論,相互點評和學習,借此促進對教育實習中臨床經(jīng)驗的消化和吸收。

      7.注意事項

      實習期間,實習生以兒童指導者的身份參與教學活動,因此實習生應意識到進入教學現(xiàn)場后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阻礙及難題,如同正式教師一樣對自己的言行舉止負責。而大學則應提供事前及事后的相關指導,詳細告之實習注意事項,同時調(diào)整實習生的心態(tài)及期望。如實習生遇有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可嘗試和實習指導教師、實習同伴或者大學的指導教師交談,傾聽其意見。

      鑒于出現(xiàn)過實習生由于實習的原因而導致長時間待在保健室接受治療的個案,幾乎每一個實習學校都在實習事項中明確提到了實習生的身心健康問題。為此,實習生應提高自己的健康及保護意識,如有必要,可找實習指導教師或其他有關人員傾談。最后,因種種原因而不能參加實習,須事先向?qū)嵙晫W校和所在大學提出申請。

      三、評價與啟示

      實踐性課程薄弱是我國教師教育課程的一大缺陷。一般而言,師范生的實習時間為6-8周,集中安排在大四進行,短暫的時間無法讓學生難以全面把握兒童在校的真實情況,難以把學到的教育及教學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影響了實習質(zhì)量。部分中小學校由于師資缺乏,實習生名為實習,實則承擔諸如備課、聽課、改作業(yè)、輔導兒童等煩瑣的教學工作,真正參與、反思課堂教學的機會十分有限。另外,對實習生教學工作、班主任工作、總結報告等的評價構成了實習評價的主要標準,對其教學觀察與研究、教學反思等鮮有提及,導致學生這方面的技能得不到針對性的鍛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信州大學教育學院實習體系的以下幾點值得我們借鑒。

      1.設置四年一貫制的臨床經(jīng)驗科目群,注重相互間的銜接與深化

      從一年級的教育臨床基礎,到二年級的教育臨床演習,再到三年級的基礎教育實習(包括事前及事后的實習指導),最后到四年級的應用教育實習,臨床經(jīng)驗科目層層鋪開,步步深入,前者是后者的基礎,后者是前者的深化。這種連貫性濃厚的實習體系為實習生臨床知識的持續(xù)獲得和逐步鞏固提供了保證。尤為值得一提的是,為使實習生對臨床經(jīng)驗科目群有系統(tǒng)的了解,該校特意開設了教育臨床入門這一科目,詳細介紹各不同臨床科目的內(nèi)容和注意事項,從而為實習生把握完整的實習脈絡及步入真正的教育實踐現(xiàn)場做好了鋪墊。

      2.成長記錄檔案袋見證實習生實習道路上的點點滴滴

      成長記錄檔案袋不僅便于檢驗學生的成果,更能激勵學生發(fā)展自我評價的技能,為自己的學習負責。本個案中的大學要求實習生把在每年臨床經(jīng)驗科目中產(chǎn)生的各種資料如小組討論稿、反思研討提綱、教育臨床演習總報告、教育實習過程記錄表等統(tǒng)一放到自己的電子檔案袋中。實習生可看到彼此的檔案袋內(nèi)容,也可就此展開經(jīng)驗、意見的相互反思交流,教師則以檔案袋中的內(nèi)容為依據(jù)對實習生的表現(xiàn)給予評價。在這里,成長記錄檔案袋除了巧妙地將教師外在評價與實習生自我評價相補充外,還靈活地將評價與實習生的自我反思相結合。作為判斷實習生臨床知識廣度和深度的證據(jù),檔案袋為幫助教師理解學生已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在哪些方面還有待提高和加強帶來了很大便利。同時,它也能有效避免傳統(tǒng)總結性評價的不足,袋中資料保持著定期更新,見證和珍藏實習生實習道路上知識技能進步的點點滴滴。

      3.個人反思與小組反思相結合,以成為反思性實踐者為目標

      在該個案中還可以看到,該校不僅每一年都設置了旨在獲得臨床知識的實踐環(huán)節(jié),而且在實踐環(huán)節(jié)中都配有反思性活動,如一年級的反思法基礎指導、二年級針對教育臨床演習的反思研討、三四年級的撰寫過程記錄表等。它們?yōu)閷嵙暽掷m(xù)、系統(tǒng)地審視自身及他人經(jīng)歷創(chuàng)造了條件,也為深化理論性知識及發(fā)展批判性觀點提供了機會。具體來說,實習生通過事后的反思,分析及評價自己在不同教育現(xiàn)場活動中的言行是否得當,對兒童可能會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有沒有其他更好的說法或做法等等,最終獲得一種對教學實踐具有指導意義的領悟。反思能不斷促進實習生改進教學方法,朝著成為一名更專業(yè)的反思性實踐者而不斷努力。此外,該個案的另一個亮點是充分發(fā)揮了小組反思的作用。即使面對相同的教育情境,不同教師會做出不同的詮釋,因此也會采取不同的策略。要成為反思性實踐者就必須集思廣益,使不同的思考和解釋相互碰撞,讓擦出的智慧火花為實踐道路指引航向。

      [ 參考文獻 ]

      [1] 何曉燕. 日本教育實習制度研究[D]. 金華:浙江師范大學, 2006.

      [2] 王建平. 日本教師教育發(fā)展動向及啟示[J]. 教育科學研究, 2003 (11): 57-59.

      [3] 胡國勇. 日本教師教育制度改革面面觀[J]. 上海教育, 2007 (5): 40-42.

      [4] 信州大學, 臨床の知·臨床経験科目[EB/OL], http:∥www.shinshu-u.ac.jp/faculty/education/about/characteristic/clinical/, 2014-11-12.

      [5] 信州大學. 教育臨床入門[EB/OL]. http:∥www.shinshu-u.ac.jp/faculty/education/clinical/pdf/p20.pdf, 2014-11-12.

      [6] 信州大學. 教育臨床基礎[EB/OL]. http:∥www.shinshu-u.ac.jp/faculty/education/clinical/pdf/p20.pdf, 2014-11-12.

      [7] 信州大學. 教育臨床演習[EB/OL]. http:∥www.shinshu-u.ac.jp/faculty/education/clinical/pdf/p24.pdf,2014-11-12.

      [8] 信州大學. 教育実習[EB/OL]. http:∥www.shinshu-u.ac.jp/faculty/education/clinical/pdf/p32.pdf,2014-11-12.

      [9] 信州大學. 教育実習事前·事後指導[EB/OL]. http:∥www.shinshu-u.ac.jp/faculty/education/clinical/pdf/p30.pdf, 2014-11-12.

      [10] 信州大學. リフレクションの方法としてのプロセスレコード[EB/OL]. http:∥www.shinshu-u.ac.jp/faculty/education/clinical/pdf/p36.pdf, 2014-11-12.

      [責任編輯向?qū)嶿

      A Study on the Four-year Consecutive Practice Curriculum of Teachers’ Education in Japan With Shinsh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XIE Sai

      (ForeignLanguagesDepartment,GuangdongUniversityofEducation,Guangzhou510303,Guangdong)

      Abstract:Since the 1990s,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practicum in teachers’ education in Japan has gradually switched towards the four-year consecutive style; the practice curriculum have been designed in such a way that teacher candidates have to involve themselves in different practices each year rather than to finish all of them in a single semester or year. In Shinshu University consecutiveness is typified through its well-organized practice curriculum. Dur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years, teacher candidates have to visit schools and to observe and participate in actual teaching separately. In the third and fourth years, teacher candidates have to get more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to apply all they have learned in actual teaching separately. Meanwhile, the importance of reflection and electric portfolio are constantly being stressed during the course of teaching practicum.

      Key words:Japan; teachers’ education; educational practicum; Shinshu University

      中圖分類號:G5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2087(2016)02-0061-06

      收稿日期:2016-01-23

      作者簡介:謝賽,男,廣東廣州人,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外語系副教授,博士。

      猜你喜歡
      教育實習教師教育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華人時刊(2022年3期)2022-04-26 14:29:08
      探尋日本
      中華手工(2021年2期)2021-09-15 02:21:08
      《黃金時代》日本版
      電影(2019年3期)2019-04-04 11:57:16
      實習教師自我效能與職業(yè)認同的相關性研究
      高教探索(2016年11期)2017-01-11 19:03:42
      我國教師教育實踐研究綜述
      科教導刊(2016年28期)2016-12-12 05:51:11
      教師教育一體化發(fā)展的體制機制改革
      中國—東盟背景下廣西地區(qū)大學英語教師教育與發(fā)展的問題和對策
      大學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19:32:09
      實習日記在師范生專業(yè)成長中的應用
      科教導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8:01:05
      非洲教師教育的現(xiàn)狀與問題
      文教資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08:38
      對高師數(shù)學教育專業(yè)實習改革的建議
      科技視界(2016年15期)2016-06-30 00:56:22
      临洮县| 蒙阴县| 武平县| 县级市| 潮安县| 东源县| 四子王旗| 宁阳县| 玉林市| 岳阳县| 东乡族自治县| 辽阳市| 哈尔滨市| 广德县| 宝应县| 凌海市| 和政县| 波密县| 邯郸市| 无极县| 绵竹市| 五峰| 前郭尔| 泗洪县| 分宜县| 潞城市| 澳门| 镇沅| 衡水市| 昆明市| 平远县| 海淀区| 湖北省| 辽阳市| 祁连县| 宁明县| 拜城县| 镶黄旗| 鲜城| 三河市| 桂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