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忠
(川北幼兒師范 高等??茖W校,四川 廣元 628017)
?
試論師范院校教師說課的應有特點
楊忠
(川北幼兒師范 高等專科學校,四川 廣元 628017)
摘要:說課,應該作為高校教師之間關于教學學術研究的一項活動。師范院校的教師姓“師”,而說課正是師之所能,因此師范院校的教師說課,應該說出水平,說出風采,既要體現(xiàn)其高水平,又要體現(xiàn)其師范性。說教學目標,要注重語言陳述,主要描述學生通過學習后應知、應會的行為變化;說學情分析,要注重學業(yè)情況,還要考慮到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可利用資源;說教學方法,要注重理論依據(jù),理論依據(jù)可以是多方面的;說教學過程,要注重設計意圖,體現(xiàn)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說教學亮點,要注重材料支撐,說課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說教學亮點;說教學板書,要注重精煉設計,最好是能夠邊說課邊板書;說教學反思,要注重反思力度,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jié)合起來;說教學思考,要注重學術探討,但不可強行要求。一次高質(zhì)量的課時說課,應該是“規(guī)范+特色+創(chuàng)新”。
關鍵詞:師范院校;教師;說課;教學能力
師范院校教師的說課,無論是其高校特點,還是其師范特點,都應該別有風采。
一、高校教師說課,要體現(xiàn)其高水平
高校教師說課與中小學教師說課并沒有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但在有些方面還是存在著差異。就說課的內(nèi)涵而言,中小學教師說課往往注重外在的東西,而高校教師說課則注重內(nèi)在的成分;就說課的表現(xiàn)而言,中小學教師說課往往注重實踐性操作,而高校教師說課則注重理論性闡述;就說課的深度而言,中小學教師說課往往注重“說什么,怎么說”,而高校教師說課則注重“為什么這么說”。
其實,這種說課注重內(nèi)在的成分、說課注重理論性闡述、說課注重“為什么這么說”,就是高校教師說課的高水平的體現(xiàn)。在“教材分析”板塊,對于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的確立,高校教師應該說出其確立的理由;在“教學方法”板塊,對于像“講授法”“任務驅(qū)動法”等這樣的教學方法,高校教師應該說出其選擇的理論依據(jù);在“教學過程”板塊,對于每一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高校教師應該說出其設計的意圖和體現(xiàn)的思想。
說課,就是要做到“說什么”“怎么說”和“為什么這么說”,要“能說”和“會道”。對于“說什么”,說課者都知道要說出那幾大板塊;而“怎么說”,中小學教師尤其是小學教師,通常比高校教師“能說”,說得娓娓動聽,說得聲情并茂;但對于“為什么這么說”,則應該是高校教師比中小學教師“會道”,“道”出理由,“道”出理論依據(jù),“道”出設計的意圖,“道”出體現(xiàn)的思想,自然就“道”出了高校教師的高水平。
二、師范教師說課,要體現(xiàn)其師范性
師范院校教師說課與其他高校教師說課也沒有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但在有些方面還是有所不同。因為師范院校的教師姓“師”,而說課正是師之所能,是師范教師的優(yōu)勢所在,因而師范院校教師的說課就應該比其他高校教師的說課更具專業(yè)性,要求更高。
師范院校教師的說課應該體現(xiàn)其師范性。何為師范性?著力點就是“師”和“范”?!皫煛奔唇處?,著力于為師之道,“范”即示范,著力于率先垂范,正所謂是師范教師的言傳身教。
比如說課中,如果在說“教學過程”的板塊中能夠?qū)⒄n堂中的“學生講練”這一環(huán)節(jié)展示出來,那就既有培養(yǎng)對象為“師”的特點,又有教師點評中作“范”的特色。設計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理論依據(jù),蘇霍姆林斯基有云:“教育別人的時候,他自己才能更好地受教育。”[1]
又如,倘若在說“板書設計”的板塊中,教師能夠展示出一個短小精煉、層次分明、重點突出、邏輯嚴密、對稱和諧和一目了然的板書,那就既有師范教師姓“師”的特點,又有教師為學生學習板書作“范”的特色。其他高校教師的課堂教學,往往不注重課堂板書。教師的板書設計對于師范學生的影響,正如車爾尼雪夫斯基所說:“教師把學生造就成什么人,自已就應當是這種人?!边@就是師范教師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再如,對于像音樂、體育、美術、舞蹈、書法、計算機操作等這些技能型的學科說課,如果說課教師能夠把需要給學生示范的操作技能的精彩過程,以視頻、圖片或現(xiàn)場表現(xiàn)的形式在說課中展示出來,那么這樣的說課也同樣既有師范教師姓“師”的特點,又有教師為學生掌握技能作“范”的特色。烏申斯基說過:“教師個人的范例,對于青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替代的最有用的陽光?!?/p>
三、說教學目標,要注重語言陳述
中小學教師的說課通常是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對于高校教師的說課,可根據(jù)課程的特點來確立教學目標,但要遵循基本要求:教學目標必須按照由易到難、由低到高的次序分項分條述說,條理清楚,邏輯嚴密,不能將不同的目標揉在一起,也不能將同一目標分拆開來,還要點明目標概念(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等)。
課時說課的教學目標必須專一,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完成太多目標,目標過多,其結(jié)果必然是所有的目標都落空。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這些目標,是長期目標,不是短期目標;是隱性目標,不是顯性目標;是整體目標,不是局部目標。
在教學目標的陳述方面,要透徹理解教學目標的含義,是指教學活動的主體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所要達到的預期結(jié)果和標準。那么,教學目標主體的指向就應該是學生,而不是教師。教學目標主要描述學生通過學習后應知、應會的行為變化,是評價學生的學習結(jié)果有沒有達到的依據(jù),而不是評價教師有沒有完成某一項工作,因此,目標的陳述必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陳述行為結(jié)果的典型特征,行為的主體必須是學生,而不能以教師為目標的行為主體。這與傳統(tǒng)的“教學大綱”的陳述方式是不同的,以往我們習慣采用(現(xiàn)在仍有不少教師采用)“使學生……”“提高學生……”“引導學生……”“讓學生……”“培養(yǎng)學生……”等都是不符合表述要求的,盡管有時行為主體“學生”字樣沒有出現(xiàn),但也必須是隱含著的。
教學目標的基本要求是具體明確,即行為的描述應盡可能做到可觀察、可測量、可實現(xiàn)。課時教學目標不能是寬泛的、概括的甚至是模糊的,而應該是具體的,只有詳細、具體的目標才可以對實際的課堂教學起到指引作用。
教學目標的定位要準確,在達成度的表述上,像“掌握”“了解”“理解”“會”“認識”“深刻”“初步”等這些的不同程度的目標達成必須表述到位。
四、說學情分析,要注重學業(yè)情況
學情就是包括學生年齡特征、認知規(guī)律、學習方法及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等在內(nèi)的總和,它是教師組織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是學生學習新知的基礎。說學情,就是要依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規(guī)律和興趣愛好,全面客觀地闡述學生已有的學業(yè)情況和已經(jīng)掌握的學習方法,為優(yōu)化教學設計提供參考。它既可以與教材一起作為教學資源加以分析,也可以單獨闡述。同時,學情分析還要考慮到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本地資源。
因此,學情內(nèi)容的組成,要注意學生的學業(yè)情況,一是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能力,二是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三是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四是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群體提高,五是學生學習的不利因素,六是教師將要采取的教學策略,包括學生學習的可利用資源。
學情分析是教學設計的先決條件,其理論依據(jù)正如奧蘇貝爾所說:“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學還原為一條原理的話,我將會說,影響學習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習者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
[案例1]《直線與平面相關位置》學情分析(課時說課)
學習者都是參加了全國統(tǒng)一高考的應屆一專學生,有比較扎實的數(shù)學基礎。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來看,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學習特征:
(一)課程學情分析
1.知識方面
學生在高中階段具有“平面解析幾何”與“向量代數(shù)初步”等知識基礎,但仍然存在個體差異。
2.技能方面
學生思維活躍,積極性高,理解及演題能力也比較強,有很強的概括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3.學法方面
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合作探究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具有知識遷移的學習基礎。
4.情感方面
學生求知的欲望強烈,喜歡探求真理,具有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但有個別差生具有畏懼心理。
5.資源方面
學生可參考《解析幾何輔導及習題精解》、網(wǎng)絡資源、班級與任課教師對話的qq群等。
(二)課時學情分析
1.學生已有的基礎知識及掌握程度
前面已經(jīng)學習了直線方程、平面方程、平面與平面的相關位置等內(nèi)容,并且都能夠掌握。
2.學生的學習特點
具有獨立思考與合作探究的能力,能夠完成分別從定義出發(fā)和從向量出發(fā)來探究直線與平面相關位置的判別條件。
3.學生學習的不利因素
缺乏直線與平面相關位置的直觀模型,尤其是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習題處理的時間有限。
4.教學對策
一是利用ppt課件,二是利用空間環(huán)境資源;三是利用課外的班級與教師共同建立的“解析幾何交流群”;四是利用下次上課的學生講練。
其實,說學情分析能夠說到位,也將是師范院校教師說課中的亮點所在。
五、說教學方法,要注重理論依據(jù)
教師面對眾多的教學方法,哪些方法對自己當前的教學情境來說是最有效的?這些方法又如何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這既是理論問題,又是實踐問題,也是藝術問題。這要求教師要在整個教學體系中,根據(jù)具體的教學目標、教材內(nèi)容、學生認知和教師經(jīng)驗進行綜合分析,把多種教學法有主次地結(jié)合起來,創(chuàng)造性地加以運用,達到最佳組合。
說教法,既要說出教學中選擇的教學方法,但不宜過多,也要說出選擇這些教學方法的理論依據(jù)。也就是說,既要說運用什么教法,也要說為什么運用這種教法。在這里,說為什么運用這種教法強調(diào)的是理論依據(jù)。因為對于高校教師來說,如果只是根據(jù)具體的教學目標、教材內(nèi)容、學生認知和教師經(jīng)驗作為選擇教法的依據(jù),那么這樣的高校教師的說課也許還不如中小學教師的說課,他們在這方面說得更加到位。其實中小學教師的說課也在注重理論依據(jù),但對于理論知識來說畢竟是高校教師的優(yōu)勢,否則高校教師就“高”不起來。
比如,許多教師在說教法中選擇了“講授法”,其理論依據(jù)可以是相應的理論學說:“根據(jù)維果斯基的教育理論,無論是德育教育還是智力知識,只要講授能夠激活他們的思維活動,就能‘內(nèi)化’成學生自己的東西,從而起到教育教學的作用。”也可以是名家名言:奧蘇貝爾曾提出過“講有時是最直接高效的方法,對于某些學科較難的知識點,‘講授’也是教師必要的一種手段?!边€可以是來自某些有影響力的參考文獻:《中國大百科全書》指出,講授法“可用于傳授新知識,也可用于鞏固舊知識,其他教學方法的運用,幾乎都需要同講授法結(jié)合進行?!盵2]或來自于教育理論刊物,如李秉德教授在《教學論》中提出:“無論過去,還是當前,講授法都是學校教學中既經(jīng)濟可靠,而且最為常用的一種有效方法。”[3]亦可以是來自學科專業(yè)類文章,如對高等數(shù)學課程的教學,西南大學黃燕蘋教授在《論講授法在大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作用》一文中指出:“由于大學數(shù)學內(nèi)容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系統(tǒng)性和嚴謹性,再加上教學學時較之中學來說相對的減少,大學數(shù)學的教學方法一般都采用講授法?!盵4]
需要注意的是,說課中的理論依據(jù)要精選,要做到精煉、經(jīng)典和恰到好處,既有說服力,又不用過多時間。
六、 說教學過程,要注重設計意圖
說教學過程,這是說課中的主體部分,一般都要設計出幾大環(huán)節(jié)。對于師范院校的教師來講,不僅需要說出這幾大環(huán)節(jié)的操作過程,而且還需要說出每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即說出為什么要這樣設計,這樣設計體現(xiàn)的是怎樣的教學理念或?qū)W科思想。
通常,對于理論課型新授課的課堂教學,都有問題導入、學習新知、鞏固練習和布置作業(yè)等教學環(huán)節(jié),而學習新知又可能分為新知探究、探究結(jié)論、提煉方法等環(huán)節(jié),鞏固練習又可能分為新知應用、應用技巧、知識拓展、課堂小結(jié)等環(huán)節(jié)。這些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在說課中都應該說出其設計意圖,而不是讓聽課者花費時間去揣摩設計意圖,聽課者要做的,是欣賞、檢驗和評價這些設計意圖的科學性、藝術性、合理性與有效性。
說設計意圖,應該說得言簡意賅,點到為止。下面還是以《直線與平面的相關位置》為例,呈現(xiàn)在說教學過程中知識拓展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的“課堂追問”:
[案例2]《直線與平面相關位置》的課堂追問
若直線和平面方程是其他形式,又將如何判定相關位置?
例如,平面方程為一般式:
體現(xiàn)思想:數(shù)學中的轉(zhuǎn)化思想。
七、說教學亮點,要注重材料支撐
說課總是說給他人聽的,因此說課總是有準備、有目的、有意義的。說課既然是一種展示,那么說課者總是千方百計地把自己最值得展示的一面呈現(xiàn)出來。而這種最值得展示的一面,往往就是創(chuàng)新點,即亮點。
師范院校教師的說課,如果說課的目的是為了交流和研討,那么交流和研討的主題也需要說出亮點;如果說課的目的是為了示范、參賽、檢測和迎接評估,那么說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則取決于說教學亮點。而這種教學亮點并不是憑空而說,必須要有真實材料作為支撐,如圖片、視頻或來自學生的信息反饋資料等。
事實上,創(chuàng)新性、理論性和學術性就是高校教師的高水平所在,是著作出版、課題結(jié)題和論文發(fā)表的“魂”。高校教師的說課,同樣應該體現(xiàn)創(chuàng)新性、理論性和學術性,否則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校教師。至于能否開發(fā)課堂教學中的亮點,則應該相信蘇格拉底的名言:“每個人身上都有太陽,主要是如何讓它發(fā)光。”
[案例3]《跨欄》教學亮點(課時說課)
一位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的體育教師,說課的內(nèi)容是《跨欄》。其中在說到跨欄中的錯誤姿勢和正確姿勢時,PPT課件上分別呈現(xiàn)了兩組圖片。這是不是亮點,肯定不是。道理很簡單,因為這些圖片僅僅是說課中的展示,是展示給教師而不是展示給學生的。也許人們會認為,在操場上的體育課本身就無法像室內(nèi)那樣展示課件,教師能夠在說課中展示出來就不錯了。果真如此嗎?如果教師能夠利用這兩組圖片,在實際教學中分別安排兩組學生來演示這些連續(xù)性的分解動作,那將會是怎樣的效果呢?如果教師將這些學生演示的分解動作的圖片或視頻或來自學生的信息反饋在說課中呈現(xiàn)出來,這就是亮點,并且是具有真實材料作為支撐的亮點。
八、說教學板書,要注重精煉設計
從目前高等教育發(fā)展趨勢來看,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是豐富教學內(nèi)容、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但不能因此而削弱教學板書的作用。要實現(xiàn)課件與板書的有效應用,就必須使二者之間取長補短、相互滲透、相得益彰,運用起來能夠自然和諧、恰到好處。
在使用PPT課件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板書,往往具有簡潔、明了、和諧、對稱、美觀、示范等特點,能夠起到課件所難以達到的效果。因此,說課中呈現(xiàn)的板書設計就是實際教學中的板書,是一個精煉的板書,就像一篇論文的“內(nèi)容摘要”一樣。一般來講,只要是理論課型的課堂教學,都應該有板書,都應該在說課中的說“教學過程”這一板塊中呈現(xiàn)出來。至于板書采用目錄式還是結(jié)構(gòu)式的呈現(xiàn)形式,要根據(jù)內(nèi)容特點和黑板的可利用空間的情況而定。
“教學板書具有很強的示范性特點,好的板書對學生是一種藝術熏陶,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在板書時的字形字跡、書寫筆順、演算步驟、解題方法、制圖技巧、板書態(tài)度與作風、習慣動作與語言等,往往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留下深刻入微的影響?!盵5]
[案例4]《錐面》板書設計(課時說課)
位于課件屏幕(黑板中央)兩側(cè)的教學板書設計參考如下:
§4.2錐面3.方法:
1.定義:一族相交直線①利用準線法(例1)
2.方程:設點M1(x1,y1,z1) ②動點生成法(例2)
→M1滿足的方程組4.結(jié)論:
→消參x1,y1,z1關于x-x0,y-y0,z-z0
的齊二次方程
→錐面方程頂點在(x0,y0,z0)
的錐面
特別地,如果“說教學板書”不只是在課件中呈現(xiàn),而是能夠融入說教學過程中,教師邊說課邊板書,說完教學過程自然形成一個內(nèi)容完整的、層次分明的、賞心悅目的板書,且書寫流暢、規(guī)范、漂亮,不影響說課時間,甚至能夠在說教學過程的“本課小結(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邊小結(jié)邊板書,既是小結(jié),又是板書,那么,這種說“板書設計”的一環(huán)必將成為師范院校教師說課中的又一亮點。
九、說教學反思,要注重反思力度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并以此來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那么,說課中的“教學反思”,就要注重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專業(yè)知識和教學經(jīng)驗為基本出發(fā)點,去發(fā)現(xiàn)教學實踐中值得肯定的方面和存在的問題,最后達到改進實踐和自我發(fā)展的目的。
教學反思應該是教師的一種專業(yè)自覺行為。如果教師尤其是新任教師對平日的課堂教學都能夠作為一種內(nèi)在需求及時地寫出課后反思,并且達到一定的反思力度,那么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一定是迅猛的。因為這種反思性教學過程,就是“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jié)合起來,努力提升教學實踐合理性,使自己成為學者型教師的過程?!盵6]
教學反思分課前、課中和課后。袁維新教授指出:“大學教師應在教學前反思,認真考慮、籌劃自己的教學活動,預見突發(fā)事件,制訂應急之策;應在教學中反思,監(jiān)控、評判教學實踐的合理性并及時做出調(diào)整和校正;應在教學后反思,重視回顧和反省,分析成敗原因,概括成功經(jīng)驗,總結(jié)失敗教訓,以作為隨后教學的參考?!盵7]
[案例5]《直線與平面相關位置》教學反思(課時說課,課前反思)
本節(jié)課教學設計的亮點,一是課堂追問,是為了體現(xiàn)數(shù)學中的轉(zhuǎn)化思想和提升學生的研究能力;二是學生講練,是為了處理習題和培養(yǎng)學生的師范意識與能力;三是利用了“解析幾何交流群”中的教學資源,是為了體現(xiàn)師范特色。這些都是值得繼續(xù)推崇的。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方法,對于探究解析幾何中關于空間的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給出其代數(shù)判別條件,具有指導意義,在教學中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要注重每一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和要體現(xiàn)的思想,并且注重以相關的教育理論為指導,以學情分析為前提,以教學目標為主線,以講授和任務驅(qū)動為主要教學方法,形成互動互學的教學氛圍。
這兩個課時完成一個相對獨立的教學內(nèi)容,但必須做到環(huán)環(huán)相扣。
同時,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到不利因素和存在的問題,一是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強,二是學生對于問題探究的方法和結(jié)論的歸納能力不夠,三是學生的講解中存在“輕講重解”的現(xiàn)象。針對這些不利因素和存在的問題,其教學策略是加大提供學生語言表達的機會,加大學生探究方法和歸納能力的力度,逐步認識“輕講重解”現(xiàn)象對自身發(fā)展和今后就業(yè)的影響。
本節(jié)課后,還要根據(jù)教學反饋信息及時進行課后反思,并在后續(xù)內(nèi)容的教學中,針對存在的問題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指導。
十、說教學思考,要注重學術探討
說教學思考,就是說出教師的說課內(nèi)容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困惑或進行研究的情況,實際上就是一種學術探討,是高校教師學術性的體現(xiàn)。這一說課內(nèi)容一般都沒有,而作為師范院校的教師,其高校特性和師范特性將在這里再次體現(xiàn),也可以說是教師說課的一個創(chuàng)新點。因為說課對象是同行教師或?qū)<以u委,是教師之間的以說促教的教學活動,說課的目的并不純粹是為了要給出說課教師一個名次,即便是迎接對高校進行評估的說課,其目的也是為了促進高校的辦學水平和提高辦學質(zhì)量,因此說課應該成為教師之間或教師與專家之間可以交流和研討的機會與平臺。
如果是課程說課,那么教師關于教學研究的思考,主要說本課程目前在國內(nèi)外研究的進展情況,說本團隊對本課程研究的進展情況,說新的研究方法與研究內(nèi)容,說通過研究已經(jīng)取得的成果。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說“教學思考”要因人而異,不可強行要求。倘若教師在說課時能夠有此一說,則無疑構(gòu)成說課亮點。因為說課應該是大學教師開展的一項教學學術活動,所以“大學教師在開展學術活動時,都會有意或無意地以一定的學術價值取向為標準?!盵8]
總之,一次高質(zhì)量的師范院校教師的課時說課,應該是“規(guī)范+特色+創(chuàng)新”。規(guī)范,就是要有“說什么”“怎么說”和“為什么這么說”;特色,就是要有高校特色、師范特色、專業(yè)特色、課程特色、課型特色和理論特色;創(chuàng)新,就是要有亮點、有新意、有絕活。師范院校教師的說課,應該說出水平,說出風采。還須注意的是,說課要講究氣質(zhì),講究激情,要有語言感染力,要注意把控說課時間,要盡可能脫稿,平時低調(diào)做人,說課高調(diào)出擊。
[ 參考文獻 ]
[1] [蘇]B.A.蘇霍姆林斯基.寫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
[2] 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Z].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5:142.
[3] 李秉德,李定仁.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89.
[4] 黃燕蘋.論講授法在大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作用[C]∥大學數(shù)學課程報告論壇組委會.大學數(shù)學課程報告論壇論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52.
[5] 李如密.教學藝術論[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239.
[6] 熊川武.反思性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10.
[7] 袁維新.教學學術:一個大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新視角[J].高教探索,2008(1):22-25.
[8] 陳錫堅.學術性視野中大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邏輯[J].教育研究, 2011(8):81-84.
[責任編輯向?qū)嶿
About the Features of Teaching Explanation in Normal Colleges
YANG Zhong
(ChuanbeiCollegeofKindergartenTeachers,Guangyuan628017,Sichuan)
Abstract:Teaching explanation should be an academic activity among teachers in colleges. Teachers in normal colleges ought to do excellent in teaching explanation. When coming to teaching objectives, the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ir statement and describe clear the behavior changes what students have learned and grasped; when coming to students’ status, the teachers should emphasize students’ performances and available resources; when coming to methodology, the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ory/theories; when coming to procedure, the teachers should emphasize designing purpose in every steps; when coming to the strong points; the teachers should support with ample materials; when coming to to blackboard writing the teachers should talk about designing with demonstration; when coming to reflection, the teachers should emphasize on “ learn to teach” and “l(fā)earn to study”; when coming to teaching meditation, the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eaching research. A quality teaching explanation should be “pattern+characteristics+initiation”.
Key words:normal colleges; teachers; teaching explanation; teaching ability
中圖分類號:G5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2087(2016)02-0067-06
收稿日期:2016-02-11
作者簡介:楊忠,男,山西沁縣人,川北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教授,四川省特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