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安
(甘肅省民樂縣洪水小學,甘肅 民樂 734500)
?
關于課外閱讀課內(nèi)化的思考與實踐
王 安
(甘肅省民樂縣洪水小學,甘肅 民樂 734500)
摘 要:針對目前語文閱讀教學耗時低效、過度分析、學生課業(yè)負擔過重的問題,筆者認為“課外閱讀課內(nèi)化”是解決這些弊端的靈丹妙藥。課堂上,教師要大幅度地壓縮課文內(nèi)容的講解時間,減少做試題和寫作業(yè)的時間,騰出大量寶貴的時間來引導學生讀書。同時,要重視誦讀,強調(diào)語言積累,通過大量的閱讀積淀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讓學生擁有更加美好的人生。
關鍵詞:課外閱讀;課內(nèi)化;大量讀書;語言積累
所謂“課外閱讀課內(nèi)化”,就是除了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學習教材內(nèi)容外,還要引導學生閱讀古今中外的經(jīng)典著作,通過大量的讀書積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這樣做的目的,是把學生課外閱讀的書籍、文章與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讓學生運用從課文中學到的讀書方法進行海量閱讀,以快速地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實踐證明,“課外閱讀課內(nèi)化”能夠讓班內(nèi)的所有學生愛上閱讀,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輕松地完成《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閱讀數(shù)量,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這是語文教學的正途。
“課外閱讀”為什么要“課內(nèi)化”?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作為語文教師,我們積極倡導課外閱讀,可是小學六年真正能夠達到閱讀量要求的學生又有多少呢?我們總是要求學生課外多閱讀,總是建議家長督促孩子多讀書。但是學生有限的課外時間里要做太多的事情,要完成各科作業(yè),要上各種興趣班。而在眼下這個充滿了視聽誘惑的社會,又有幾個孩子能有堅強的意志,靜下心來大量讀書呢?根據(jù)最新的世界讀書調(diào)查,中國人每人每年的平均讀書量不到4本,其中還包括大量的教輔讀物,遠遠低于猶太人的年平均64本。在家長不讀書的環(huán)境之中,把大量閱讀寄希望于課外,閱讀就成了常掛在嘴邊卻又不能保質(zhì)保量進行的事情。
一般的語文教學,閱讀都是放在課外,課內(nèi)只教授一本語文教材。毋庸置疑,語文書中的課文的確篇篇文質(zhì)兼美,但僅靠對語文書上一篇篇課文的閱讀講解,是不能大幅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李希貴校長有一句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說“沒有任何一個學生喜歡一學期讀一本教科書”。這就好比蜜蜂釀蜜,如果老是叮在一處,所得畢竟有限。韓興娥教師說:“讀一本書和讀很多書是不一樣的。”句話道出了語文學習的根本在于大量的誦讀。語文課上學生讀的書越多,學得就越輕松,就不會出現(xiàn)教師聲嘶力竭、學生一臉茫然的情景。所以,不能只讓學生在課外讀書,而應要求他們在課內(nèi)大量閱讀經(jīng)典著作。隨著閱讀量的成倍增加,語文教學的識字問題、作文問題、理解問題等都會迎刃而解。
怎樣實現(xiàn)“課外閱讀課內(nèi)化”?
首先,要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
語文教師的責任是教學生學習語文,而不是單純地教授課文內(nèi)容,所以一切內(nèi)容健康、思想深刻、語言規(guī)范、表達優(yōu)美的文章和書籍,只要適合孩子們閱讀,都可以成為我們的教學內(nèi)容。觀念改變了,做起來就容易多了。簡單點說,我們只要把教學生學課文改為教學生讀書就可以了。這樣一來,你就會發(fā)現(xiàn),語文教學的天地是多么廣闊,學習語文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而所有困惑我們的導致語文教學耗時低效的問題也都會因課內(nèi)大量的閱讀而得到很好的解決。
其次,要保證閱讀的時間。
課內(nèi)誦讀經(jīng)典,時間從何而來?一是要大幅度地壓縮教材內(nèi)容的學習時間,沒有哪一篇課文必須要用超過1課時的時間學習。大多數(shù)的課文內(nèi)容,學生是可以通過獨立閱讀而理解的。現(xiàn)在的語文課,將課文拿來精讀、細讀的程度很過分,抓住一句話甚至是一個字,掘地三尺般反復講解,非要挖出點火星子來不可。這種教法讓教師和學生都很痛苦。新課程標準針對這種情況,提出了適度講解的原則。所以,我們必須把講和練的時間壓下來,把課時劃分給閱讀。一般來說,課本內(nèi)容的學習有半個學期就足夠了,剩下的半個學期就可以和學生一起讀書。二是少做試題,少做作業(yè),多讀好書。這樣一來,就能把學生從繁重的課業(yè)負擔中解放出來,騰出大量寶貴的時間來引導學生讀書。沒有了機械重復的練習,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就會大大增強,學習成了一件快樂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再次,要指導有方,讓學生學有所得。
課外閱讀課內(nèi)化,讓語文教學變得簡簡單單,但是簡單并不意味著可以放任不管,教師的作用要體現(xiàn)在狠抓課堂閱讀落實上,體現(xiàn)在對學生閱讀的引導和點撥上。學習課文的時候,圍繞單元主題進行課內(nèi)大量閱讀,以一篇課文的學習帶動多篇的學習,把從一篇課文中學習到的方法嘗試運用到多篇文章的學習中。如教學《普羅米修斯的故事》時,教師可讓學生在讀通課文后只討論一個問題“為什么說普羅米修斯是一位偉大的英雄”,然后引導學生閱讀《女媧造人》的神話故事,指導學生從言行之中體會人物的品質(zhì),學生的收獲就會大大增加。
對于閱讀課本之外的內(nèi)容,最有效的辦法莫過于開展讀書交流活動了。如在閱讀《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時候,40分鐘的時間,我讓學生靜靜地讀半個小時,其余的時間可以讓學生朗讀展示書中的精彩片段,可以讓學生講述印象深刻的故事,可以評論書中的人物,也可以交流讀后的感悟。形式多樣的讀書會,調(diào)動了學生的讀書興趣,促使學生一邊讀一邊深入地思考。一百余萬字的著作,一個學期就能讀完,超額完成五六年級兩年的閱讀量,學生的語文能力能不得到提高嗎?
最后,要重視誦讀,強調(diào)語言積累。
魯迅說:“偉大的成績和辛勤的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chuàng)造出來 。”而對于語文學習,積累尤其重要。我校第天早晨都有15分鐘的經(jīng)典誦讀時間,利用這段時間,我?guī)ьI學生誦讀唐詩宋詞,誦讀《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增廣賢文》《論語》等大量的經(jīng)典著作。兩三年下來,學生能夠背誦二百多首詩,一百多首詞、還積累了很多成語、歇后語、名言警句。另外,在讀書的過程中,我還要求學生寫讀書筆記,摘錄好詞佳句、精彩片段,寫下讀后的感悟。有了豐厚的閱讀積淀,學生表達起來就能出口成章、下筆成文了。
讓學生的眼睛浸泡在文字中,讓耳朵浸泡在讀書聲中,讓心靈和大腦震蕩在感動和思維中,這是一個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罢n外閱讀課內(nèi)化”不失為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它會讓閱讀之花在語文課堂中美麗地綻放,成就學生更加美好的明天。
[責任編輯 房曉偉]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9-004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6.027
作者簡介:王安(1979- ),男,漢族,本科,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