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微微
【摘要】目前我校小學從一年級開設(shè)英語課,針對學段的研究促使教師研究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針對這些特點所采取的教學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應適應學生的學習能力,并且能發(fā)展其學習能力。
【關(guān)鍵詞】低年段 學習特點 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084-01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場所,教師應該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把課堂營造成生動活潑的學習樂園,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中自然、有序地學習和操練,不斷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它需要老師們靠情境、靠有趣的手段、靠調(diào)動所有感官席卷觀眾——也就是學生們。如何找到一個低齡化的角度,激發(fā)求知的角度,來吸引觀眾,讓所有的孩子都能聽得懂,跟著老師走,這就需要研究我們的學生。
一、低年級學生學習特點的研究
1.完全依靠教師的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所要學習的每一點知識主要靠教師來教,在學習中每前進一步都要靠教師引領(lǐng)。因為第一,他們不認識單詞,自己不能讀書;以后認識的單詞雖逐漸增多,但由于知識和理解力不夠,還不能自己把對話看明白;第二,對于要學什么和怎樣學,還很不清楚,就像走路不知要上哪里去和怎樣走一樣。這就只得全靠教師來一點一點地教了。不過,這一階段是在一年級,但有些學生會延續(xù)到二年級。
2.基本依靠教師的階段。這個階段,學生的學習已經(jīng)可能不完全依靠教師了,他們已經(jīng)獲得了一些自己學習的能力,他們已經(jīng)學會了一些最基本的詞匯和句型;已經(jīng)能夠看懂課本中的一些短小的對話;已經(jīng)摸到了一點點學習規(guī)律,可以進行一些簡短的英語對話,能在教師的逐步引導下自己獲得一些新的知識。但是他們還不能準確的地總結(jié)出一些句型結(jié)構(gòu),對于一些語法知識也只是停留在感性階段,它們的條理性和系統(tǒng)性等等,都要靠教師的講解或一步一步的啟發(fā)引導,才能使他們理解和掌握。這一階段,在我們的學校,常常是從小學二年級就開始了,到了二年級下學期就比較明顯了,而且延續(xù)到小學中高年級。
二、低年級兩種基本教學方式的研究
1.在完全依靠階段時,教師教學的基本方式:教師教一點,學生立即跟著學一點,練一點,然后教師再教一點,學生再學一點,練一點。這樣由部分到整體,簡單到復雜,每一個教、學、練的過程反復多次,直到學生都基本上學會為止。那又如何讓學生心甘情愿、全神貫注地跟著老師走呢?這就需要老師將自己的智慧用在制作精美的教具、編寫朗朗上口的詩歌、創(chuàng)造有吸引力的游戲上,這種教學方式之所以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在于它與這一階段學生學習能力相結(jié)合,并給了學生以充分他們的學習能力的機會。學練一體,當場見效。這也就是教學效果好的奇妙所在。
在教學實踐中我越來越感受到:當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基礎(chǔ),已經(jīng)“一說就會”甚至不用教師再說自己也能知道下面要講的一些東西時,他們就不愿意再這樣由教師一點一點地教下去了。他們想要學得快一點,想要自己往前走了。
這樣的情況就意味著:學生由完全依靠階段發(fā)展到基本依靠階段。
2.在基本依靠階段,也就是到了二年級,教師的教學方式也相應地改變了。變?yōu)閱l(fā)、體驗、表達,引導學生自己試著向前走。
這種啟發(fā)式教學,與中高年級不同,是逐步激發(fā),一步步地引導學生在體驗中、試著自己做中前進,在思考和探索中去學著表達。實踐中發(fā)現(xiàn)這種教學方式適合與學生已經(jīng)由完全依靠進入基本依靠教師階段的特點和要求。二年級的學生到了下學期已經(jīng)有了“知新”的能力。但是,他們的閱讀能力、感性認識和“知新”能力都很有限,所以還需要在教師具體指導下閱讀課本,需要通過演示獲得一些知識,需要教師進行必要的講解。特別是他們對于所要學習的東西將怎樣向前發(fā)展還很不清楚,需要教師引導,所以“逐步啟發(fā)引導”就適合了這一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特點。比如從剛開始的模仿表演課本,到新情境下創(chuàng)造性的表演,從表演小詩到自己編寫詩歌,在這些過程中,教師必須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和思維發(fā)展情況,并認真檢查他們的掌握情況。只有這樣,才能啟發(fā)得當,引導有方,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3.兩種教學方式的區(qū)別。第一種教學方式,學生的活動雖然很多,但主要是模仿,是學習教師已告知他們的東西,在關(guān)注趣味性的同時,學練一體,反復操練;而第二種教學方式則是在教師啟發(fā)下,探索求知,去試想教師還沒有告知他們的東西。在他們動起來的時候,關(guān)注體驗,在做的時候關(guān)注思考,在表達的時候,力求完整。
雖然低段教學的內(nèi)容很簡單,但是踐行以學定教、為學而教很不簡單。教師的教學方式應適應學生的學習能力,并且能發(fā)展其學習能力。這就需要老師們的智慧,所以必須堅持立足于學生,研究課堂,以保證教學研究在深入之后,能夠跳得更高、走得更遠。
參考文獻:
[1]許菁藝.“體驗理念”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體現(xiàn)[J].新課程導學,2013(06).
[2]洪玲.淺談小學英語教學要從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入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01).
[3]何琳.小學英語教學的研究與思考[J].校園英語,2014(15).
[4]盧麗萍.基于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研析[J].校園英語,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