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亮
摘 要:小學的語文教育其實是在逐步掌握漢語的基礎階段,這個時期的語文教學也是十分關鍵的,尤其是在閱讀教學上更需要教師不斷地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閱讀教學就會顯得格外重要。
關鍵詞:閱讀行為;語言素養(yǎng);閱讀教學
由于小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情況不是特別好,因此這時候的教學應該注重學生對基礎語文知識的學習,比如對漢字的運用以及對語言結構的基本認知,而對一些閱讀刊物的學習正好彌補了學生這方面的不足。
一、閱讀教學的背景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過程中,特別是在小學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手段直接決定了學生能夠從中獲得有用教學信息的量,階段教學也可能會獲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法一般是強調(diào)讓學生掌握一些詞組或者是一些生詞,另外就是基本的寫作訓練等,這種模式雖然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它卻忽視了語文教學需要學生全面地學習知識,而不是簡單地認識一些基本的文字。在這種背景下,語文教學需要強調(diào)閱讀的必要性,就學生閱讀行為的自發(fā)性形成上,不管是簡單的詩詞歌賦還是一些課外文章都直接關系到一般的語文教學在實際行為上的運用,因為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只會讓學生對文字有基本的了解。如果學生的自發(fā)性沒有達到一定的層次,其實語文教學是比較失敗的。如果在傳統(tǒng)教學的基礎上,增加一些必要的閱讀教學,那么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就有了一些溫習陌生文字以及相關詞語的機會,另外這是學生在學習到一些基本的詞語后學以致用的良好機會。閱讀的行為其實也是加強學生對于語文知識全面掌握的一種基本態(tài)度,學生養(yǎng)成了這樣的好習慣其實也是科學教學的必經(jīng)之路。
二、閱讀教學必要性的凸顯
1.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溫習對文字的認知和使用
在小學生眼里,一般的語文教學是他們學習一些新事物的機會,但是如果要將語文知識學好是要花費一定功夫的,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對于小學生來說難度可想而知。在基本的聽、說、讀寫上,基本的語言交流是語文學習的基礎課程,但是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閱讀占了很大的比重,首先閱讀包含了四要素中的三個要素,而且閱讀就是這幾個要素
的綜合體現(xiàn),閱讀的過程是獲取文字以及圖片的一個過程,通過這個過程大腦中形成基本的對應面,這時候?qū)W生將獲取的信息和之前教師教到的詞語進行二次溫習,那么整個過程就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這個導入導出模式其實就包含了對語文知識的掌握。
2.閱讀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生對課堂所學到知識的二次運用
每一次的閱讀過程都是眼睛和嘴巴全面配合的過程。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既可以默默地朗讀也可以大聲地朗讀,不管是哪種形式都能慢慢地掌握好語文知識,無論是眼睛看到的還是從嘴里說出來的詞匯都是一次加深,都是對語言詞匯的再一次表達,因此閱讀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語言學習最為關鍵的因素,這不僅是由閱讀本身的特殊性決定的,也是和具體學習群體的基本狀態(tài)有關聯(lián)的,也就是說,小學生剛好滿足了這個群體的基本情況,即語文學習的初步階段也是最為關鍵的時期,同閱讀的契機剛好是比較吻合的。最后,閱讀在小學階段是提升學習積極性一次比較好的機會,因為每一次的閱讀過程都是對于學習上的放松。課堂上的閱讀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課外的閱讀其實不光可以將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進行回顧,而且閱讀的過程其實也是學生將課堂上相對緊張的氣氛轉(zhuǎn)移到了輕松的層面。諸如閱讀題材的詼諧以及故事構造的獨特都能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這就是閱讀對提升學生在學習上的積極性的特有功能。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其實小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運用過程之所以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xiàn),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對于閱讀的專注度不夠造成的,假如學生需要掌握新的溝通技巧和待人處事的態(tài)度,那么閱讀或許就是一個不錯的
選擇。
三、閱讀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由于小學生這個群體的特殊性,有一些閱讀的題材是需要教師提前進行引導的,并不是所有的閱讀都適合小學生。良好的題材可以幫助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習到知識,幫助其塑造良好的人格魅力,但是不良的題材會帶給學生不小的影響,教師的提前預判能力在這個時候就會顯得十分重要。教師不僅需要對學生的基本學習進行管控,還需要對閱讀的行為以及基本的閱讀技巧進行引導提醒。比如說在閱讀的過程中對于一些生僻詞作標注或者對作者的寫作思想進行分析等都需要學生在老師的提醒下去完成,當然如果學生具有這樣的意識固然是最好的。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在閱讀教學中也能慢慢地得到很好的引導,但前提要求是,閱讀的題材能夠吸引到學生,因此教師需要在學生選取題材時給予一定的指導意見,雖然小學生的文化程度不高,但是閱讀的過程就是提升文化水平以及語言素養(yǎng)乃至塑造良好人格的機會。
總的來說,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主要集中在對學生語文知識的全面升華方面,學生對一些基礎語言的運用可以通過良好的閱讀習慣去提高,而教師則需要監(jiān)督學生善于總結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這樣閱讀教學的效果也會更好。對于小學生而言,閱讀所帶來的幫助主要集中在對基礎語言的綜合運用上,特別是對于寫作的幫助和對我國語言藝術的基本認識,學生在啟蒙教學階段顯然是需要加強這方面的學習的。
參考文獻:
羅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增強實踐性的策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