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吉吉
摘 要: 開展特殊教育課堂中參與式教學有效運用研究對促進特殊學生素質全面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針對相關問題的研究還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本文以此為視角對相關問題展開嘗試性研究,希望通過本文研究更好地促進特殊教育高效課堂構建。
關鍵詞: 特殊教育 參與式教學 運用原則 運用策略
針對特殊教育課堂中參與式教學的有效運用開展研究,對提升特殊教育課堂教學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針對相關問題的研究還存在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因此,以特殊教育課堂中參與式教學的有效運用研究作為重點研究內容。
一、在特殊教育課堂中應用參與式教學的原則
1.參與式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
參與式教學究其本質來說,是以學生作為教學實施根本出發(fā)點與落腳點的,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特殊教育課堂中參與式教學的實施應以學生為教學實施中心。以學生為本為特殊教育課堂中參與式教學實施的重要原則。以學生為中心在特殊教育課堂中開展參與式教學活動有其合理依據,因為首先根據多元智能相關理論,特殊學生在不同方面的潛能是非常大的,只有充分重視學生的潛能挖掘,以學生潛能發(fā)揮作為教學實施方向,才能更好地發(fā)揮特殊學生的潛能,促進特殊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其次,在特殊教育課堂中應用參與式教學,就要關注學生在教學中的興趣趨向和學習需要,不以學生為中心,這些問題在參與式教學中很難得到有效解決,對參與式教學在特殊教育課堂中的高效實施是非常不利的。只有以學生作為參與式教學的核心,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才能得到有效發(fā)揮。再次,在特殊教育課堂中實施參與式教學,要給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空間,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實施的真正主人,特殊教育課堂教學活動的實施都要圍繞學生學習活動進行,從這個角度來說,參與式教學在特殊教育課堂中的應用有必要以學生作為教學實施中心。
2.參與式教學要遵循差異性原則
差異性原則是參與式教學在特殊教育課堂中應該遵循的一個重要原則,應該承認人生而不同,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教育、不同的才能結構與智力情況等,都使不同個體存在諸多差異。特殊學生之間彼此存在的差異更突出。如果在參與式教學實施過程中,采用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那不同的學生就會很難適應,這樣的參與式教學實施很難實現(xiàn)預期效果。因此差異性原則是特殊教育課堂中應用參與式教學應該遵循的一項重要原則。在開展參與式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關注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在教學計劃的制訂過程中,既要制訂出適應全體學生的整體性教學計劃,又要針對不同學生個體差異,制訂出與不同學生相適應的個性化教學方案,要制訂這樣的個性化教學方案,教師在課前就要下足功夫,要深入研究每一個學生的特點,根據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量身制訂差別化教學方案,從這個意義上說,在特殊教育課堂中開展參與式教學遵循差異性原則是非常必要的。
3.參與式教學要遵循開放性原則
參與式教學不是一味強調重復教學,更不是對知識的機械傳授,而是一種以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共同研究為基礎的開放式教學。開放性不僅在參與式教學目標制定上充分體現(xiàn)出來,在參與式教學實施過程中也得到很好體現(xiàn),并且參與式教學實施的結果充分體現(xiàn)了開放性。參與式教學在特殊教育課堂中的開放性不僅體現(xiàn)在學生方面,同時體現(xiàn)在教師方面。因此,在特殊教育課堂中實施參與式教學遵循開放性的教學原則是非常必要的。
二、在特殊教育課堂中應用參與式教學的實施策略
1.精心開展教學設計
特殊教育課堂中參與式教學的實施要以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要作為基點,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要盡可能引導學生了解自身學習情況,根據自身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狀況,制定出科學的學習目標。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要想在教學中實現(xiàn)參與式教學目標,就要在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中引導特殊學生自主設計“我的學習需要檢核表”,以此促進特殊學生自我參與意識更好地培養(yǎng)。操作過程中諸如此類的教學設計在付諸實踐的過程中,要根據不同情況靈活地加以調整。為了突出參與式教學特征,教師在基礎教學設計過程中,如進行語文、數(shù)學等學科教學設計時,要把設計重點著重放在教學目標確立上,教學目標要盡可能是學生通過參與學習、自主合作探究可以實現(xiàn)的,這樣的教學目標確立有利于參與式教學有效開展。此外,基礎學科教學設計過程中,要開展好參與式教學,教師要充分重視教材與教法的選用,盡可能選用那些有利于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教材,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優(yōu)化現(xiàn)有教材讓教材內容更具參與性。而職業(yè)類學科則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意愿,選擇那些學生需要并且感興趣、社會需求量比較大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學生參與學習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以此促進參與式教學活動高效實施。
2.重視參與式教學執(zhí)行
在以往參與式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更關注的是學生參與學習的行為,對參與式學習的心理投入則缺乏應有的關注[1]。特殊學生與普通學生在心理方面存在很大差異,尤其特殊學生認知能力與普通學生相比較是比較弱的,同時特殊學生的社交能力與普通學生相比較不占優(yōu)勢,因此,在參與式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要針對這一狀況,使參與式教學的實施盡可能適應特殊學生的心理狀況,避免參與式教學中虛假主體現(xiàn)象的發(fā)生。另外,開展參與式教學時教師要根據特殊學生的心理需要,了解特殊學生的參與興趣點,開展一些游戲性活動,還可以開展一些學生有能力參與的動手操作的教學活動,如開展制作卡片、角色扮演等活動。在教學中盡可能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個性化需求,針對不同學生群體的需要,精心開展分層次教學活動,讓不同學生在分層次的個性化教學中更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這樣的參與式教學一定是事半功倍的。
3.開展有效的教學評價
特殊學生之間能力結構異質性比較大,其能力需求存在很大差異,因此,教師在特殊教育課堂中開展參與式教學時,要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合作和自我比較。教師開展參與式教學時要對學生進行教學評價[2]。評價不只關心全體同學的參與學習情況,也不是設定一個檢驗學生參與式學習的統(tǒng)一評定標準,更多關注的是每一個鮮活學生個體的學習情況,以此促進每一個學生更快地成長。此外,在參與式教學評價實施中,教師要盡可能簡化程序,在教師有效評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針對個人表現(xiàn)自評。引導學生思考自己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存在哪些優(yōu)點,存在哪些不足,還要根據學生的自我評價情況,引導學生開展相互間評價,探尋提升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在此基礎上,教師再根據上述評價情況提出學生開展參與式學習的建議,以此促進參與式教學活動更好地實施。
開展特殊教育課堂中參與式教學的有效運用研究對促進特殊教育教學工作效率提升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現(xiàn)階段針對相關問題的研究還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之處,因此,本文開展相關問題研究非常有價值。
參考文獻:
[1]胡偉斌,趙斌,趙吉昌.參與式教學在特殊教育課堂中的應用[J].綏化學院學報,2015(04).
[2]謝智娟.參與式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成人教育,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