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順建
【摘 要】 在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圍繞著高考考試大綱的要求經(jīng)行“功利性”很強的知識教學,如文章大意、詞匯、短語、句型、和語法層面進行教學,一切以提高學生應試技巧和考試成績?yōu)檎n堂中心,教學只要求接受和消化語言知識,不鼓勵學生表達個人看法,思辨、質疑、表達能力等創(chuàng)造性,結果學生僅在枯燥無味的尋找問題的答案中完成淺表的閱讀任務,不能夠體會到閱讀的快樂,英語課堂也隨之枯燥無味,久而久之,學生厭倦甚至恐懼英語閱讀理解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從而導致學生疲于英語學習,英語教學效果甚差,學生成績更是一落千丈,惡性循環(huán)。本文意在闡明思維型閱讀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及在閱讀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性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關鍵詞】 思維型閱讀教學;新課程改革;英語學習興趣;創(chuàng)新型課堂;英語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8-0-01
一、思維型閱讀教學符合新課程改革下的語言教學要求
英語閱讀教學與語文閱讀教學有異曲同工的教學策略,新課改對語文閱讀教學的要求也值得我們去參考,那么語文的閱讀教學是怎么定義的呢?閱讀教學就是指教師指導學生通過視覺認識書寫的文字符號,從中獲得閱讀技能和思想的程序。其實質就是對書面信息進行理解的復雜過程?!遍喿x教學本身就需要思維能力訓練,認知、理解、運用本身就是思維的過程。許多教師在實踐中把閱讀教學重心移到了思維訓練上。語文特級教師于漪說:“教師應從學生思想感情、知識能力的實際出發(fā),運用文章精要之處,開啟學生思維的竅門……”閱讀是思維的過程,閱讀教學就是訓練、發(fā)展思維的過程。再來看看新課標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要求:《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規(guī)定:“高中階段要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要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思維是智力和能力的核心,青少年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目標。閱讀課作為高中英語最重要課型之一,肩負著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培養(yǎng)學生閱讀技巧、文化意識、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重任。對比兩種語言學的教學要求,英語文本的思維型閱讀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更有著直接的體現(xiàn)。所為思維型閱讀的教學策略符合新課標下英語閱讀,而且應該被大力推進及普及。
二、采用思維型閱讀教學才能真正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教師往往圍繞著高考考試大綱的要求經(jīng)行“功利性”很強的知識教學,如文章大意、詞匯、短語、句型、和語法層面進行教學,一切以提高學生應試技巧和考試成績?yōu)檎n堂中心,教學只要求接受和消化語言知識,不鼓勵學生表達個人看法,思辨、質疑、表達能力等創(chuàng)造性,導致課堂存在簡單的完成任務,即,找出問題的答案,劃出重點詞組和重點句型,課堂枯燥無味,學生昏昏欲睡,在處理了語言點知識,對文章有了整體認識后,教師可精心設計一些深層理解的問題,如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的寫作意圖、預測事件情節(jié)發(fā)展或后果等,進一步促使學生去了解作者觀點、態(tài)度,提高捕捉加工整合材料信息的能力,這些問題可讓學生相互討論。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深讀文章,使其發(fā)揮潛能,引起發(fā)散性思維,提高對文章的全面理解和認諷激發(fā)其學習興趣,使其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
如在“l(fā)ifestyle”一課中可以通過開放性問題,“What kind of lifestyle do you prefer?”讓學生來比較兩種生活方式并且規(guī)劃自己的未來生活。正是因為許多任務是來自于課文單一的教學內容,又被納入到更為寬廣的社會大背景和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去的,因此學生們的積極性也被充分調動。閱讀是一個積極主動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過程。其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可能關系到閱讀教學的整體質量。教師要深入鉆研教材,充分了解學生,在日常教學中不斷總結和探索并且勇于實踐,同時,應注重對課內外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和整合,全面規(guī)劃,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們愛上閱讀,從而提高閱讀能力。
三、采用思維型閱讀教學能夠不斷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型英語課堂
課堂氛圍的形成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必然要求學生暢所欲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就要求課堂必須是一個相對自由的載體,至少在思想上。課堂氛圍如果是沉悶的,教師的地位超然,學生處于弱勢,那么課堂中學生形成的批判性思維就無法完成說明和自我校準這幾個環(huán)節(jié),思維處于被壓制的狀況,常此以往,不能激發(fā)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教學模式也不能得到改進,傳統(tǒng)的老師教,學生聽的課堂效率低,采用思維型閱讀便可創(chuàng)造寬松的課堂氛圍,教師和學生師生一致的學習方向和基于文本討論的無指向性,教師要通過微笑、鼓勵的語言、啟發(fā)性提問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覺得課堂是一個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對所閱讀文本提出問題,甚至是挑戰(zhàn)作者想法的一個平臺,讓學生覺得課堂是學習到知識,形成自己的看法,并將之陳述出來的地方。可分小組討論等方式來創(chuàng)造新型課堂模式,只有在寬松、平等的課堂中,教師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訓練才有意義,學生才能真正發(fā)出自己的聲音,培養(yǎng)英語閱讀課中批判性思維,課堂中的訓練是為了學生的自主學習作延伸,批判性思維是學生主動學習,不同的課堂表現(xiàn)方式才能讓學生找到自我學習的鑰匙。
四、采用英語思維型閱讀教學才思維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
語言的學習強調語言思維,思維型閱讀教學需要創(chuàng)新設計,即符合了學生認知規(guī)律,創(chuàng)新設計的效果應該體現(xiàn)在語言運用的有效性上,設計思路要始終使學生發(fā)揮主體作用,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路,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并充分考慮到學生現(xiàn)有基礎、學習潛能、興趣愛好、學習風格等方面的客觀差異。思維型閱讀教學需要創(chuàng)設情境,大部分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處于想說、樂說、愛說的狀態(tài),設計意圖是力求形成“以應用為動力,以應用為目的,以應用為核心”的教學途徑,形象地說,就是“為用而學,用中學,學了就用?!彼季S和語言一樣,也是一種語言習慣,或稱為語言形式的思維。思維的行為是內在的言語運動。思維是無聲的說話,言語是出聲的思維。讓學生的語言和思維能力和諧統(tǒng)一地發(fā)展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具備活化教材的能力,多啟發(fā)、多引導、多擴展學生的思維,使其通過一系列主動、積極的思維活動,理解和表達思想,接受和輸出信息,培養(yǎng)思維的流暢性和獨創(chuàng)性。采用思維型閱讀的教學策略就是能夠鼓勵學生愉快思考,主動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自由發(fā)揮的學習天地,提供積極參與的思維空間。從而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
五、結束語
思維型閱讀符合新課改的英語教學要求,課堂上的創(chuàng)新思維型閱讀任務或活動能從根本上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才能真正激發(fā)學生的英語閱讀熱情,才能讓英語閱讀課堂不斷涌現(xiàn)新型的教學設計,最終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從而讓學生真正體會英語的樂趣,掌握英語知識,成為真正的英語達人。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黃振遠:《高中英語思維型閱讀教學模式初探》2012年
[3]汪朝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問題設計》,《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