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
內容摘要:“陌生化”是形式主義理論的核心概念,它以增加藝術作品接受的難度和時間的長度,喚醒人們對藝術作品的感受能力,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發(fā)揮著巨大作用。本文介紹一種細節(jié)描寫中對時間的處理方法——陌生化,讓細節(jié)描寫變得簡單易操作。
關鍵詞:“陌生化” 細節(jié)描寫 時間
“陌生化”是形式主義理論的核心概念,它以增加藝術作品接受的難度和時間的長度,喚醒人們對藝術作品的感受能力,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發(fā)揮著巨大作用。筆者在這里介紹一種細節(jié)描寫中對時間的處理方法——陌生化,讓細節(jié)描寫變得簡單易操作。
先看這樣兩處描寫:“腦海此時風平浪靜,波瀾不驚,目光也因而顯得迷離失焦,猶如降生時的懵懂單純?!薄爱斘矣妙澏兜慕廾屩車目諝忾_始跳動,我的皮膚開始舒展,感受每一滴陽光的溶解;我的靈魂從遙遠的阿爾卑斯的雪中蘇醒,再給這世界一秒鐘,靜止?!鼻罢邔憽鞍l(fā)呆”,后者寫“早晨賴床”,但都運用了細節(jié)的時間靜止的寫法,讓那一瞬間停滯,然后把這一瞬間無限放大,鋪陳渲染。
這樣對時間的陌生化處理也經常出現(xiàn)在經典的文學作品中。最典型的就是莫言在《爆炸》中對父親那個“一巴掌”情節(jié)的描寫:
父親的手緩慢舉起來,在肩膀上方停留了三秒鐘,然后用力一揮,響亮地打在我的左腮上。父親的手滿是棱角,沾滿著成熟小麥的焦香和麥秸的苦澀。六十年的勞動賦予父親的手以沉重的力量和崇高的尊嚴,它落到我的臉上發(fā)出重濁的聲音,猶如氣球爆炸。幾顆亮晶晶的光亮在高大的灰藍色的天空上流星般飛馳盤旋,把一條條明亮潔白的線畫在天上,縱橫交錯,好似圖畫,久久不散。飛行訓練,飛機進入拉煙層。這聲響初如圓球,緊接著便拉長拉寬變淡,像一顆大彗星。我認為我確鑿地看到了那聲音,它飛躍房屋和街道,跨過平川與河流,碰撞矮樹高草,最后消融進初夏的乳汁般的透明大氣里。我站在我們家打麥場和大氣之間,我站在我們家打麥場的邊緣也站在大氣的邊緣上,看著爆炸聲消逝又看著金色與烏黑的樹木年輪般旋轉;極目處鋼清色的地平線被陽光切割成兩條平行曲折明暗相諧的洶涌的河流,對著我流來,又離我流去。烏亮如碳的雨燕在河邊閃電一般消失。我感到一種猝發(fā)的狂歡般的痛苦感情在胸中郁積,好象是我用力叫了一聲。
在父親打“我”一巴掌的一瞬間時間猶如靜止了一樣,這一瞬間容納了嗅覺、觸覺、聽覺、視覺等感覺,充分調動起了五官感受和體驗,把所有的感覺都變成了全新的、細致的、奇異的了。對瞬間的這一細節(jié)描寫,時間的舞者就定格在了那一秒,但并不像雕塑一般僵硬麻木,而是給人的感覺如夢境一般,多姿多彩,夢幻迷人。
同樣,在中學作文寫作中,我們也可以運用陌生化的手法,在細節(jié)描寫方面,調動我們的想象,通過對時間順序的調整、變換,讓時間停滯或放慢,主要集中在對一些特殊感覺、瞬間感覺的描寫上,正是對一些敏感的過程的纖毫無遺地細致描繪和傳達,才產生了一種刺激效應。
例如對“剝桔子”這一細節(jié)進行描寫,有同學這樣寫:“拿起這個橙黃的桔子,食指插進桔子里,用手一撕,一片桔子皮掉下來……”假如對時間進行陌生化處理:“看著這片溫潤的橘黃暖色,只是小心翼翼地用手指伸入其中,我觸碰到冰冷的脈絡。我明白,這是一段來自某棵樹枝頭的悲傷。水霧、烏云、紅日抑或雷霆,它默默地站在田野中哭泣了整整三季。如今,凝結成眼淚落入我的手中。有時候看似溫暖的東西卻冰涼徹骨,但是為了心中的寧靜,卻不得不殘忍地逼迫自己面對他。我定了定心神,用力撕開這層面具。霎時間,香霧如血,彌漫在我指間,我彷佛聽見真誠而竭力的哀號,從那遙遠的古代戰(zhàn)場傳來。這世界,只要有人存在,本來就不會安寧,我早應該知道的。桔子,你只是生長了一年,我已經生長了二十三年,人世間的喜怒哀樂,難道你見得可有我多?你可知道快樂王子和燕子是如何倒下?一個純粹的善良的人,在自己洪水般的悲傷和憐憫中苦苦搏擊,心從來就是碎的,而這一切永遠不會現(xiàn)于史詩當中。要不然,你同我的心交換吧?把我的碎心,去填補那些傷心的人。一瓣桔子塞入口中,一滴眼淚滴在被拋棄的桔皮上?!?/p>
這些細節(jié)描寫把時間拉長、放慢,然后對描寫對象進行纖毫無遺地細致描繪和傳達,比喻、擬人、夸張、通感等修辭手法的大量運用,一串串色彩艷麗、極富誘惑力的果實,懸掛在行文中,在作文中形成一種奇異狂歡的景象,讓作文變得成熟飽滿、豐富多彩。
(作者單位:江蘇海門市證大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