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煒成
摘要 英語作為全球性的語言,在促進民航業(yè)的國際化發(fā)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對飛行學員的英語教學,提升其英語能力顯得至關重要。飛行院校開設飛行英語相關課程,提升飛行學員的英語水平及應用能力。但目前教學工作中存在教材內容不合理、教學周期較短、教學手段少等問題;學員學習則存在認識不到位、基礎不一致、方法有錯誤等問題。因此,為改善教學效果與質量,飛行英語課程教學應得到改革,已存在問題應得到解決。
關鍵詞 飛行英語 英語教學 飛行學員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7.049
飛行員的專業(yè)英語水平及應用能力,對于行業(yè)的發(fā)展至關重要。圍繞飛行英語教學及PEPEC考試,相關文獻從不同角度分別進行論述。文獻多集中在針對考試的課程設計、教學方法等,較少有從教學及受眾(飛行學員)兩個角度全面論述教學中所存在問題研究。本文通過對民航業(yè)對飛行員英語水平的要求、飛行英語課程特點、結合目前中國民航飛行院的飛行英語教學現(xiàn)狀,從教學及學員學習兩個角度,全面論述并分析相關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合理化的改善建議。
1民航業(yè)飛行員英語學習重要性及學習現(xiàn)狀
因為語言障礙所產生的飛行事故,乃至空難,都給了我們足夠的教訓。因此,對于飛行員來說,提高英語語言能力與運用水平,對正常開展工作,促進民航業(yè)有序發(fā)展,至關重要。
1.1飛行英語教學與學員學習現(xiàn)狀
目前飛行員的英語教學主要有以下兩個渠道,依據(jù)其培養(yǎng)階段而不同。在飛行學員階段,飛行員培養(yǎng)單位(院校等)負責對學員進行飛行英語教學,此階段教學偏向于基礎教學階段,目的在于為學員打下良好基礎,并通過相應的認證考試。學員結束訓練回到航空公司,或由航空公司直接招募學員后,公司將組織英語培訓。
學員結束院部地面理論后,在飛行訓練分院訓練階段,“養(yǎng)成生”(普通高中畢業(yè)進入飛行學院學習的學員),以及“大改駕”(在校大學生改學飛行器駕駛)學員仍需接受飛行英語教學。由于此階段飛行訓練任務安排緊湊,英語教學時間有限,且教學重點為提升學員飛行英語運用能力,因此以《飛行英語聽說教程》(著重訓練學員飛行英語專業(yè)知識聽記能力,后統(tǒng)稱“聽說”)、《飛行英語口語教程》(著重訓練學員飛行英語相關話題、知識的英語表達能力,以及陸空通話能力,后統(tǒng)稱“口語”)為主,兩門課程授課周期2~3月,合計64課時。
以上課程均為必修課,學員需修學并通過結業(yè)考試方可取得對應學分。兩門課程分別從聽力角度(含陸空通話)以及口語表達(含日??谡Z、專業(yè)口語)對學員的聽說讀寫能力進行綜合訓練。
1.2飛行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材內容復雜,準備及授課困難。教學過程中,作者切身感受到飛行英語專業(yè)課程的準備及授課困難重重,具體表現(xiàn)為:課文難理解,備課時需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查閱大量資料并理解課文等。由于資料較難查閱,且教師相關專業(yè)知識缺乏,并且部分課文語言極難理解,都給備課增加了較大難度。而授課時,教師一方面需詳細講解課文,另一方面還需顧及教學效果,使用輔助手段(如展示并講解發(fā)動機剖面圖、播放視頻等),因此教學工作量有明顯增加。
(2)教學內容無法完全展示,存在部分趕進度的情況。飛行英語相關課程的教材包含內容多,但授課周期普遍較短,無法對全部內容進行教學。以閱讀為例,教材包含16個課程,而授課時間僅有64課時(1周4課時共16周),意味著1周即需完成1個課程教學。但每個課程包含兩篇課文、若干練習及閱讀材料,全部內容(包括練習)均為新知識點。因此,在規(guī)定教學范圍之外,教師可講解的內容十分有限。并且,緊張的教學時間,使得教師存在一定程度的趕進度情況,授課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部分知識點講解不細致的情況。對學員來說,短時間內接受大量教學內容,也確實存在困難。因此,在短時間的教學中,很難有效保證學員得到整體提高。
(3)教學手段選擇困難,較難有效提升學員興趣。由于飛行英語課程內容與飛行專業(yè)密切相關,內容多不易理解,傳統(tǒng)教學手段效度受到較大影響。傳統(tǒng)的教師授課、學員聽課模式,長期執(zhí)行效果較差。目前雖有多媒體輔助手段,但集中在計算機展示部分教學內容的階段,對于不同類型不同難度的飛行英語知識并不完全適用,教學輔助效果也不盡相同。因此造成教師授課難以講解,學員聽課興致不高,影響整體教學效果。
2飛行學員英語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在教學過程中作者發(fā)現(xiàn),除教學本身問題之外,飛行學員對相關課程的態(tài)度、學習動機、學習動力、學習方法等均存在思想認識不到位、飛行英語學習效果參差不齊、學員存在錯誤的學習方法等問題。其原因分析如下:
2.1教學方面的原因分析
(1)教材時間長,存在不合理處。上述飛行英語課程中,通話所用教材為1996年出版,距今已有二十年,教材內容與當今民航業(yè)發(fā)展變化確有差距。
除教學內容滯后外,教學材料內容晦澀難懂,缺乏足夠的上下文供理解等也很不合理;部分文字材料使用復雜句式、使用英語俚語及口語等不規(guī)范表達等;教材內容過多,部分教材課文、練習材料均為新內容(如閱讀教材),教學安排困難;教師缺乏教輔資料,影響最終教學效果。
(2)教學周期很短,教學內容多。飛行英語教學意義重大,但教學周期普遍較短:院部閱讀及陸空通話課程,僅有一學期64課時;而分院聽說及口語總課時僅為64(2~3個月內完成教學)。授教師面對大量教學內容和較短的教學時間,不得不舍棄部分教學內容,甚至出現(xiàn)趕進度的情況。對于學員來說,很難保證周期內的知識習得程度。
(3)教學手段選擇少,與課程特點結合不緊密。飛行英語教學中,傳統(tǒng)教學手段(教師授課學員聽課)在教學發(fā)展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飛行英語類課程類型不同,應用類課程(聽說、口語)強調學員的訓練與提高,不適用。由于飛行英語的專業(yè)性特點,傳統(tǒng)教學模式與飛行專業(yè)其它知識的聯(lián)系不緊密,限制較大。
2.2學員學習方面的原因分析
(1)態(tài)度不端正、方法不到位。學員對課程認識不夠、上課不認真等,歸根結底為態(tài)度問題。飛行學員自大學二年級開始,即在院部學習閱讀及通話課程。兩門課程,均有大量講解飛行英語單詞、短語、表達、通訊等內容。但學員下分院后,對己學內容仍不熟悉,仍無法做到運用。
同時,學員在院部學習時,以“課程安排較滿”為理由,下分院后以“訓練任務重、訓練壓力大”等為理由,對英語學習產生畏難情緒,尋找各種機會請假不上課,甚至出現(xiàn)曠課行為(以分院學習為甚)。并且,大部分學員課后很少花時間復習相關內容,甚至不進行復習,故而知識掌握不牢,能力也得不到提升。
(2)學員入?;A不一,學習效果有差異。飛行學員入校時,英語雖均達到分數(shù)線,但由于入校前受英語教育程度不同,導致學員入校之初水平即存在明顯差異。院部學習期間,基礎英語分AB班(類似快慢班),飛行英語未分快慢班。但由于總體課程量大、教師教學水平差異,以及學員學習態(tài)度方法不一等問題。導致學員下分院訓練時,飛行英語基礎不一。同時,學員下分院后,因自身飛行英語基礎已經(jīng)存在差異,同時學習態(tài)度及學習方法不同,導致差異進一步分化。
(3)部分學員學習方法不到位,存在錯誤認識。部分學員態(tài)度端正,明確自身需要提高英語,對英語學習也有積極態(tài)度:課堂上有效回應、積極配合教師工作、上課出勤良好、課后花時間鞏固提高等。但這部分學員中,仍有授課結束后很難甚至無法通過結業(yè)考試的情況。
究其原因,一些學員對自身存在的具體問題認識不到位不透徹,理解較為表面。導致采用不正確的學習方法(諸如大量做題卻不加以分類總結、死記硬背知識點不懂靈活運用等)盲目努力,白費力氣甚至適得其反。另一些學員具有投機心態(tài),表現(xiàn)為聽課、練習的目的為通過相關水平考試。從而輕信各種“小道消息”、“做題技巧”等,花錢購買所謂“題庫”。心態(tài)上表現(xiàn)為急功近利,試圖通過所謂技巧僥幸通過考試。此類方法費時費力但收效甚微。
3飛行英語教學及學員學習改革建議
3.1優(yōu)化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
(1)教材內容優(yōu)化,教師加強學習。教材內容本身需要優(yōu)化,同時,教師應獲得教材的對應參考資料。因飛行英語的專業(yè)性質,教材本身不易理解。提供諸如教參、教材所選材料的上下文本以及諸如專業(yè)知識解讀等輔助資料,將大大減少教師的準備時間與精力,實現(xiàn)對課文的深入理解,從而提高并確保教學質量。
教師自身,也應加強對飛行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力度。課前準備時,教師應系統(tǒng)查閱資料,盡全力理解課文內容;課堂上可請飛行學員糾正教學過程中專業(yè)知識方面的錯誤,實現(xiàn)教學相長;課后應及時進行總結,查漏補缺。教師專業(yè)水平提升,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與水平。
(2)適當延長教學周期,合理優(yōu)化教學內容安排。教學周期較短,教學內容多,對教學效果的影響較大。因此,教學單位應分析當前飛行英語課程教學現(xiàn)狀,在不影響整體教學安排的基礎上,可適當延長教學周期(如院部課程增加至2學期共128課時,分院課程適當增加時長)。同時,對于必須教授的內容可做適當靈活化處理,由教師根據(jù)教學情況適時調整。課后練習的內容和時間可做適當規(guī)定,從而幫助學員鞏固所學知識。對于教師而言,無論教學周期是否改變,均應從自身下功夫,主動對教學內容安排進行優(yōu)化。
(3)探索傳統(tǒng)教學與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有機結合。由于飛行英語的專業(yè)性特點,傳統(tǒng)教學方式存在著教學方式單一、教學內容相對不直觀等問題。因此,教學單位及教師,均應探索使用多媒體手段進行輔助教學?,F(xiàn)有的計算機演示手段(使用計算機投影進行PPT文稿演示、音視頻播放)的基礎上,可根據(jù)飛行專業(yè)的特點,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方式創(chuàng)新。如探索CBT(計算機輔助訓練軟件)的結合使用、使用模擬飛行軟件進行直觀展示等方法,提升教學的直觀性,增強學員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同時,在當前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不斷進步、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迅速發(fā)展情形下,教學單位在有余力的情況下,可適當對網(wǎng)絡教學進行探索,如研究建設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自主學習及教學平臺,逐步實現(xiàn)學員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從而使得教學安排愈發(fā)靈活,教學手段更為多樣化。
3.2提高認識,提高學習效率
(1)明確課程重要性,轉變觀念。無論校本部教學還是分院教學,英語教師在授課前,應向學員明確講解飛行英語的重要性、對英語水平的要求以及相關課程的重要意義,使得學員在授課之初即建立正確認識。教學過程中,教師若發(fā)現(xiàn)學員不正確的心態(tài)(如畏難情緒、急功近利等),應及時進行正確引導,促使學員轉變學習觀念。同時,教師需引導學員自主發(fā)現(xiàn)學習的意義。
(2)因材施教,提升整體水平。學員入校時水平不一,下分院時基礎不一,因此教學不能進行一刀切。而應摸清學員水平、具體問題等,在對學員現(xiàn)狀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根據(jù)教學階段的不同進行針對性教學。
院部理論課程(閱讀、通話)學習階段,應著重打好飛行英語基礎。對于閱讀課程的單詞、短語、專業(yè)表達應重點進行教學,并督促學員進行理解記憶。分院應用類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對于基礎較差學員,應進行兩步走(查漏補缺、跟上現(xiàn)有教學進度),而占據(jù)大部分的一般學員,則應在強化基礎的情況下,重點訓練并提升其應用水平,力求全面提升。
(3)引導學員改進學習方法。學員認識到飛行英語的重要性、態(tài)度發(fā)生轉變之后,英語學習方法就是一個重要問題。教師要利用自身學習、教學的經(jīng)驗,結合英語專業(yè)素養(yǎng)與飛行學員學習階段特點,向學員傳授正確的學習方法,并加以正確引導,從而促使學員改進方法、提高學習效率,進而提高英語水平。
對于不正確的學習方法,教師應向學員講明其危害性,并且在掌握學員情況的基礎上,進行分別診斷(向學員分析所存在問題)、對癥下藥(告知學員如何改善,教學中重點進行關注)。實現(xiàn)改正錯誤方法,掌握正確方法。
同時,教師可通過優(yōu)秀學員的傳幫帶作用,促進其他學員的學習與提高??梢哉垉?yōu)秀學員分享學習經(jīng)驗,探索成立學習小組等方式進行促進提高等,逐步實現(xiàn)傳幫帶的作用,達到對所有學員的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