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曉
摘 要 在信息社會,網絡時代,信息技術已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各個領域,怎樣去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效果,使學生掌握一定信息技術以便適應社會的發(fā)展,作為信息技術教師值得思考。
關鍵詞 激發(fā)興趣 創(chuàng)設情境 個體差異 小組合作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在科技突飛猛進的今天,信息技術像語言一樣,成為人類社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信息社會中,不學信息技術就不可能具備現代文化基礎,也不能成為真正的現代人。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為總目標,下面淺談幾點看法:
1教學內容的確定
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內容具有應用性強、更新快等特點,我們不能完全生搬硬套大綱和教材的目標要求,應根據學?,F有的計算機設備實際情況而確定。此外,由于學生的個別差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既立足于教材又突破教材。因此,信息技術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對教學內容要做到以下幾方面:一是教學內容的背景化;二是教學內容的新穎化;三是教學內容的過程化;四是教學內容的應用化;五是教學內容的整合化。
2教學方法的選擇
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既有趣味又苦澀難學的學科,若是脫離實際講一些枯燥的理論知識,學生會覺得乏味,而且不容易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那么,教學的成功與否,教學方法的選擇和使用是關鍵,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將對教師的教、學生的學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教法選擇應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練習為主線的有機結合。
(2)教法選擇應注意激發(fā)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興趣越濃,注意力越高度集中,求知欲最高,知識遷移最快,信息交流量最大,從而達到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
(3)教法選擇應注意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有了自學的習慣,必然會在平時也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探討,課堂上再經過教師的講解、指點及自己的練習,所掌握的操作技術就會更快、更多,這樣也使整個課堂教學更快、更高質量地達到預期的目標,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3教學步驟的采用、練習要充足
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學科,教學步驟設計不好,安排不緊湊,將會影響上課效率。教學步驟要具有整體性。所謂整體性是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而使教學諸環(huán)節(jié)銜接自然,協調有序,有機結合,渾為一體,從而產生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益。因此,要求每個步驟都有明確的目的,嚴密的邏輯,預期的效果,步驟中無重疊、無脫節(jié),因此,必須精心設計教學步驟,設計好供學生練習的樣板資料,珍惜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果。
信息技術課就是要求教師悉心輔導,學生反復練習,體會通過某個操作所得的結果,尋找操作的技能技巧,最終達到能綜合運用的目的。練習的設計不拘泥于傳統的模式,是信息技術課堂練習的主要特點??偸且粋€模式,不管學生的個人情況如何均必須完成同樣的作業(yè)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例如:要求學生畫一棵樹。如果大家都畫同一棵樹,而且連樹枝的形狀數量都完全一樣,這是美術課臨摹的要求。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如果仍是這樣做,只能是抑制學生創(chuàng)新的欲望和動力。長此以往,學生形成完全依賴老師的心理,任何事情都要老師布置了才知道怎樣去做,否則就無從下手。信息技術課的練習應該是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發(fā)表自己見解的舞臺。如果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只追求進度,不給學生充足的練習時間,一味地要求學生一個操作接一個操作快速地練習,那就導致學生當時好像掌握了而課后全部忘記的結果。因此,學生的課堂練習時間要安排充足,并強調學生珍惜有限的課堂練習,勇于嘗試,同時教師應對學生的操作及時作出評價,讓學生在得到教師的肯定及指導后,興趣更濃,學習的勁頭更足,這樣課堂教學效率更高。
4估計課堂可能出現的問題,確定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信息技術課上,一方面,教師不可能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另一方面,教師也沒有必要做到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是由于:其一,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突飛猛進,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想做到無所不能簡直是天方夜談;其二,教師作為課堂上的組織者、引導者,不可能完全理解學生的思維,也不可能全部覆蓋他們的知識面。因此,教師除了課前必須檢查有關設備問題之外,在授課過程也經常碰到或這或那需要及時解決的問題。比如:因學操作不夠熟練或錯誤的操作??赡軙玫较喾吹男Ч踔脸霈F死機現象,而學生有未能自行解決;又如,計算機操作課需要使用計算機等有關設備,在授課過程中,有時設備會出某種故障等等,而有關這些問題都要求教師及時解決,才能確保教學的順利進行,確保學在45分鐘內掌握所學的有關操作,才能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才能提高教學效果。所以信息技術教師需要做的是擺正自己的位置和角色,掌握規(guī)律性的、本質的為人師表的責任的道理,并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及教學內容估計課堂可能出現的問題并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
5進行教學反思,提高教學效果
“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貽”。反思在學習教學過程中可以不斷審查自己,進而培養(yǎng)自己不斷發(fā)現新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教師而言,反思極為重要,只有對自己的行為深刻反思,才能使教學水平更進一步。教師應多學習,多思考,可以通過撰寫教學日志、心得、教學隨筆等形式來反省自己的教學工作;也可以用BBS論壇、E-mail等形式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看法、觀點積極思考,總結教學經驗,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學效果。